祁家河初中学案设计
学科:语文 年级:九年级 主备:刘治科 审阅: 时间:2010-11-3 姓名:
课题: 《农夫和蛇两则》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做农夫一样有善心的人,警惕蛇一样的恶人。
学习重点、难点:
多元化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热身:(利用手头资料、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叫寓言?寓言有何特点?
2、你对《伊索寓言》了解多少?你能举出小学学过的《伊索寓言》故事吗?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勇于展示。
1、给加点字注音:
冻僵 胸脯 怜悯 纠缠 后患无穷
2、词语解释:
自如: 致命:
怜悯: 窜:
纠缠: 本性:
自如: 后患无穷
课堂展示1:自信开启智慧 勇气扮靓风采
◆每组两个同学上黑板展示“自主学习”1、2题。
◆每组出两一个人分别复述两则寓言故事。
交流评价:(提示:互相检查、纠正,对同学们的表现与以评价)
合作研讨: 成功源于合作。
一、读第一则寓言,思考问题:
1、农夫为什么要救蛇?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2、蛇为什么要咬救它的农夫,体现了蛇怎样的性格?
3、第一则寓言里,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成了“恶人”?为什么?
4、善良的农夫救了冻僵的蛇,反而被蛇咬死,你认为这和人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矛盾吗?为什么?
二、读第二则寓言,思考:
1、 农夫与蛇之间的仇恨是如何产生的?
2、 仇恨产生之后,农夫和蛇又分别是怎样做的?
3、 农夫的做法体现了他 的性格特征。而蛇的反应体现了它 的本性。
4、当农夫求和时,蛇说的话有道理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三、除了故事结尾告诉我们的道理,你还明白了什么道理?(提示: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课堂展示2:自信开启智慧 勇气扮靓风采
(每组一个同学展示讲解“合作研讨”的内容,其他同学质疑、评价。)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课的学习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善人?怎样对待像蛇一样的恶人?)
课后练笔: 给想象插上翅膀,自由翱翔思维的天空。
大胆想象,以农夫和蛇为主角编一则《新农夫和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