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2019)必修1《第1章
运动的描述》2020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小明的100m起跑动作时,可以将小明当作质点
B.小明的100m成绩为12.8s,说明他通过终点的瞬时速度约为7.81m/s
C.在100m终点处,小刚与小明几乎同时撞线,以小刚为参考系时小明的速度几乎为零
D.小明用了2分50秒才完成了800m的比赛,他的平均速度约为4.71m/s
2.(5分)一个人从北京到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图所示,则在这几种情况下,该人的( )
A.运动轨迹一样
B.路程相同
C.位置变化不同
D.位移相同
3.(5分)如图是某摄影师“追拍法”的成功之作,在该摄影师眼中清晰的飞翔的小鸟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之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地面
B.静止的树木
C.飞翔的小鸟
D.静止于地面上的人
4.(5分)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这种天文现象称为“金星凌日”,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5.(5分)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0.2~0.5
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0.2~0.5
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C.0.6~0.8
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
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
6.(5分)如图所示,F1赛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F1赛车不仅加速快,而且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s内从200km/h减速到0,则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约为( )
A.10m/s2
B.20m/s2
C.30m/s2
D.40m/s2
7.(5分)将弹性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距地面2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从A到B,小球共用时0.3s,则此过程中( )
A.小球发生的位移的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上
B.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m/s,方向竖直向下
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8.5m/s,方向竖直向下
D.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56.7m/s2,方向竖直向上
8.(5分)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质点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9.(5分)关于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量的方向
B.加速度的大小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
C.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速度的大小
D.正的加速度大于负的加速度
10.(5分)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km/h
D.赛车经过路标C时瞬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11.(5分)据新华社电:中国国产“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沪杭高铁从杭州到上海虹桥试运行途中,行程163.5公里,用时30分钟。最高时速达到416.6公里,再次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这一速度又一次证明中国高铁已全面领先世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列车这次运行通过的路程是163.5公里
B.列车这次运行通过的位移有可能大于163.5公里
C.列车这次运行的平均速度大小是416.6km/h
D.列车这次运行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327km/h
12.(5分)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3.(8分)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
14.(10分)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由于货车质量远大于摩托车质量,两者碰后货车运动状态可视为不变)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为4s、3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15.(10分)如图所示是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图象,试根据图象求出,
(1)汽车在15min、25min、45min时的瞬时速度;
(2)汽车在50min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6.(12分)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一辆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km/h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4s、3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
(3)为避免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多少?
鲁科版(2019)必修1《第1章
运动的描述》2020年单元测试卷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答案】C
【解答】解:A、研究小明的100m起跑动作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同,故不可以将小明当作质点,故A错误;
B、小明的100m成绩为12.8s,说明他100m的平均速度为==≈7.81
m/s,但通过终点的瞬时速度不一定为7.81m/s,故B错误;
C、在100m终点处,小刚与小明几乎同时撞线,以小刚为参考系小明的速度几乎为零,故C正确;
D、小明用了2分50秒完成了800m的比赛,他的位移为2,所以平均速度为0,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该人的位置起点和末点相同,只是具体行走轨迹不同,根据位移定义可知,其位移是相同的,即位置的变动相同,由于轨迹长度不同,因此路程不同,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答】解:由于小鸟和摄影记者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故以小鸟作为参考系,记者是静止的,故小鸟的图片是清晰的,但由于背景相对于小鸟是运动的所以背景相对于摄像机是运动的,所以拍摄的背景是模糊的。故在“追拍法”中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小鸟,故C正确。
故选:C。
4.【答案】D
【解答】解:A、“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A错误;
B、观测“金星凌日”时,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故B错误;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和终点重合,位移为零,故C错误;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答】解:A、A、由图知,0.2﹣0.5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
B、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知8.2~0.5小时内,甲的斜率大,则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B正确。
C、物体的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则知0.6﹣0.5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错误。
D、0﹣0.6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0.3﹣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C
【解答】解:由题意知塞车的初速度v0=200km/h=55.6m/s,末速度v=0,经历时间t=2.9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有加速度
a=
故选:C。
7.【答案】D
【解答】解:A、位移是指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由图可知,小球发生的位移为0.5m,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
B、设速度向下为正,则速度变化量△v=﹣7﹣10=﹣17m/s,负号说明速度变化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
C、小球的平均速度v===m/s,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
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a===﹣56.7m/s2,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C
【解答】解:初速度v0<0,加速度a<0,可知初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速度达到最大,做匀速运动。由于速度的方向未变,则位移一直增大,故C正确。
故选:C。
9.【答案】A
【解答】解:A、根据a=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A正确。
B、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变化量、变化的时间无关,故B错误。
C、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故C错误。
D、加速度的正负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C
【解答】解:A、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108km/h,故A错误,B正确;
C、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为瞬时速率,或瞬时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
D、赛车经过路标C时瞬时速度方向为C点的切线方向,故D错误
故选:BC。
11.【答案】AD
【解答】解:A、163.5公里是列车运动的轨迹的长度,是路程。故A正确;
B、列车的位移一定小于或等于路程。故B错误;
C、416.6km/h是车的最高速度,平均速度小于416.2km/h。故C错误;
D、列车的位移一定小于或等于163.5km,则平均速度小于或等于327km/h。故D正确
故选:AD。
12.【答案】AD
【解答】解:A、两车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在t1时刻两车位移相等,两车相遇,相距为零,故B错误;
C、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t1时刻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故C错误;
D、0到t6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A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3.
【解答】解:(1)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cm
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圆周的轨迹长度,则
cm
质点的平均速率为:cm/s=47.1cm/s
(2)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14.2cm/s和47.1cm/s
14.
【解答】解:(1)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为:
△v=v2﹣v1=﹣72km/h﹣54km/h=﹣20m/s﹣15m/s=﹣35m/s,
故得1667g>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
答:
(2)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15.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汽车在前20min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60km/h,
30﹣50min内,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故45min时的瞬时速度为90km/h;
=60km/h
答:(1)汽车在15min、25min、45min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60km/h、0和90km/h;
(2)汽车在50min内的平均速度为60km/h,方向沿正方向;平均速率为60km/h。
16.
【解答】解:(1)摩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与货车速度相同,因此,摩托车速度的变化
△v=0﹣54km/h═15m/s
(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a1=,a2=
(3)为避免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x=x1+x2=t1+t2=62.5m.
(2)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5:1
(3)为避免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6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