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描述16世纪的历史时写道:“……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840年
宋元
明清(前期)
近代
1368年
明清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社会经济
思想文化
农业
商业
手工业
思想
科技
文学
纪念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和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年)
“临川四梦”
《牡丹亭》
莎士比亚(1564-1616年)
四大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英国:斯特拉斯神福小镇
莎士比亚故居
一、帝国晚霞----明清思想文化成就
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竞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
杜丽娘从小受着严格的封建教育,男女《四书》都能够背诵,她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自由思想, 白天稍为睡一会儿,都被认为是行为放纵,有失检点,她在裙子上方绣了成双成对的花鸟,也要引起封建家长的大惊小怪,被看作是了不得的邪思妄念。 她父亲专门请了一位塾师来教杜丽娘念书,目的倒不在乎要杜丽娘学文化、长知识,而在于用儒家圣贤书籍使杜丽娘“拘束身心”。
“名为国色,
实守家声。
嫩脸娇羞,
老成尊重。”
材料一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能够死,死能够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
探究一 根据材料和所学分析作者的思想主张。
汤显祖
“以情反理”,批判封建礼教,追求人性自由
孔尚任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该剧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展现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热情歌颂了敢于和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情感。
探究二 例举明清时期主要文学成就并分析其主要特点。
一、帝国晚霞----明清思想文化成就
1、文学成就: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作 者
作 品
体裁
特点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曹雪芹
吴敬梓
汤显祖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儒林外史》
《牡丹亭》
小 说
戏曲
反映批判社会现实
思想性和艺术性高
通俗化和平民化
孔尚任
《桃花扇》
材料二 受到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牡丹亭》“以情反理”,憧憬了人的生命的完美现实。
徐朔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探究三 阅读教材P91页,归纳“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主要特点。
一、帝国晚霞----明清思想文化成就
2、思想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特 点
王阳明
李贽
黄宗羲
王夫之
顾炎武
“致良知”,知行合一
提倡个性自由,藐视权威和教条
抨击君主专制,
提倡工商皆本
主张经世致用
材料三“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可见”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李贽《焚书》
材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主张?与汤显祖相比有何相似之处?影响如何?
李贽
李贽(1527-1602),号卓吾,因其大胆,异端的思想,而被正统人士视为“诳诞悖戾”,“惑乱人心”。 李贽在十二岁时,就写文章讽刺轻视农业的孔子,中举后,担任过多种官职,最后辞职,后半生基本靠朋友资助,埋头著书。留下了《焚书》,《续焚书》等著作,而正是因为这些著作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最后被诬下狱,76岁自刎死于狱中。
肯定个人私欲
藐视权威
批判假道学
一、帝国晚霞----明清思想文化成就
2、思想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特 点
王阳明
李贽
黄宗羲
王夫之
顾炎武
“致良知”,知行合一
提倡个性自由,藐视权威和教条
抨击君主专制,
提倡工商皆本
主张经世致用
反理学、
反传统、
反专制
民主启蒙
一、帝国晚霞----明清思想文化成就
3、科技及其他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代表人物
代表作
特 点
科技
李时珍
徐光启
宋应星
徐宏祖
《本草纲目》
《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徐霞客游记》
《永乐大典》、
《四库全书》
典籍
西学
东渐
地理概念、测绘技术
总
结
性
巨
著
中西交融
思想文化成就
思想
科技
文艺
反传统
反专制
民主启蒙
批判现实
通俗化
艺术价值高
总结性
中西交融
承
古
萌
新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衰落
政治腐败,社会危机严重
文化专制束缚思想
礼教纲常压抑人性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传统桎梏
时代曙光
探究四 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思想文化“萌新”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
--人教版必修三教参
社会经济
农业
商业
手工业
探究一 阅读课本89-91页,梳理归纳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分别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二、盛世余辉----明清经济发展变化
第一步:正文部分哪些段落分别反映了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的变化?小字部分呢?图片呢?
第二步: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以下补充材料分小组讨论整理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要求概括,不照搬教材原文。
材料五 (明中后期江西景德镇)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戏目之曰:四时雷电镇。
--明王世《二酉委谭摘录》
材料六 (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清叶梦珠《阅世编》
材料七 仅江南苏、松、杭、嘉、湖五府地区,明中后期便兴起了30多个市镇,到清代前期增加到204个。
--岳麓版教材《必修三》
社
会
经
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经济作物品种增加,面积扩大
引进高产作物,粮食总产量增加
农副产品大量流向市场
第三步:归纳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
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
出现新的经营形式,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
白银成为普遍货币
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地域性商帮兴起
工商业市镇发展
探究二:阅读课本90页的“历史纵横”,回答:
1、根据所学分析材料中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类似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早期形态”的具体表现。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自由雇佣劳动
徽商主要经商路线图
探究三:阅读课本91页的“史料阅读”,分析徽商有哪些经商习俗与商业精神。
世代经商传统;勤俭、吃苦耐劳;诚信无私、善用人才;团结互助;外出经营范围广。
探究四: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明清经济的认识
材料八 (清朝前期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以其生产及其内容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材料九 1840年,中国人均粮食仅200千克左右,而美国已接近1000千克,英国每个农场都有一台蒸汽机。中国年产铁约2万吨,不及法国的十分之一,英国的四十分之一。西方铁路总里程达9000千米,而中国陆地还在用牛马拉车运输。
--岳麓版教材《必修三》
农耕文明的高峰,工业文明的萌动
传统经济体制依旧,落后于世界潮流
明清经济与文化
社会经济
思想文化
农业
商业
手工业
思想
科技
文艺
1、农耕文明的高峰
2、工业文明的萌动
3、近代前夜的危机
材料十 14-19世纪西欧大事记(部分)
14-16世纪:文艺复兴
15-16 地理大发现,早期殖民掠夺开始。
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宗教改革开始。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1787年美国颁布《合众国宪法》,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1789年法国法国大革命爆发,宪会议通过《人权宣言》,宣称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公民有言论、著述与出版自由
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
三、近代迟滞----明清时代局限与危机
塞万提斯
(1547-1616年)
汤显祖
(1550-1616年)
莎士比亚
(1564-1616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帝国晚霞----明清思想文化成就
二、盛世余辉----明清经济发展变化
三、近代迟滞----明清时代局限与危机
1、文学
2、思想
3、科技及其他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农耕文明的高峰
工业文明的萌动
近代前夜的危机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来考察中国古代社会,可以看到,至明代中后期,古代封建社会业已高度成熟,在明成化、弘治与正德年间(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初叶),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苗头已经出现;明嘉靖年间至明末(16世纪初叶至17世纪中叶),新的近代社会因素更为普遍而显著地增长起来,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开始启动。
——摘编自张显清《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端》
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课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