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历史, 就是人类精神进步的行程史。
——(法国)孔多塞
第四单元第8课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实现共产主义
人类的历史是人类解放的过程。
首先人解放自己的双手,
其次人解放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世纪
(5世纪-15世纪)
“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宗教教会的世界?
王权借宗教重建秩序
教会借王权固化权威
神性遮蔽了人性
科学是神学的脚本
哲学是神学的奴仆
艺术是神学的工具
文学是神学的婢女
西欧中世纪(476—1500年前后)
5
11
6
8
476年,日尔曼
人灭王西罗马,
古典时代终结
罗马隶农制
蛮族氏族制
基督教结合
法兰克王国宫相
查理.马特实行
采邑制改革
封建割据,二元
格局,等级社会
庄园经济,神学
统治
进入中世纪
封建制产生
封建制发展
封建制确立
商品经济
城市自治
等级君主
社会渐变
商品经济,城市
复兴,等级君主
制,市民文化,
大学兴起
启蒙运动
宗教改革
宗教生活中的人
政治生活中的人
生活中的人
文艺复兴
人的世界?
文艺复兴
但丁对地狱中的另外一个教皇尼古拉三世说:
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的刑罚是公正的……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
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你们把金银看作你们的上帝,
你们和偶像崇拜者有什么不同?
春风回来了,送来明媚的时光, 花儿和青草—春的伴侣回来了; 燕子啾啾乱啼,
黄莺呖呖欢唱 纯洁、璀璨的春天:
草原粲然微笑,天宇碧净明朗, 宙斯露出欣喜的面孔,迎接他的小女, 柔爱荡漾在空气、流水、原野, 万物的生灵全在把爱追寻。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人的幸福。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拥有生命。”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高尚的生活是受爱的激励并且有知识引领的生活”。
教徒
善
功
教会
上帝
教徒
信仰
《圣经》
上帝
因行称义
因信称义
宗教改革
结论:
通过政府对司法、教育,宗教、经济的全面管理,从而奠定了想近代国家过渡的基础。
国家------部分摆脱来罗马教廷的控制,形成国家管理宗教事务的新型宗教关系,
邦国-----出现了带有近代早期色彩的领地国家
城市和农村-----出现了市民阶级的掌权和百姓共和国。
哥白尼
伽利略
牛 顿
达尔文
爱迪生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16——19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
瓦特
法拉第
天文学革命
物理学革命
生物学革命
科学理论
科学技术
伏尔泰的《牛顿哲学原理》1783版封面
牛顿以他对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的荒谬。
——伏尔泰
启蒙运动
1.搭建舞台——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解开枷锁——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3. 突破阻力——民族国家政治中央集权化
4.提供方法——科学革命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卢梭人民主权思想
材料一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制约权力。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个万古不变的真理。
材料二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也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
启蒙思想的内在理路
近代思想启蒙缘何要凸显个人“自由”的路标?
唯物史观:
前资本主义(传统社会)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与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个人因而不得不隶属、依附于某种社会共同体(诸如氏族制、奴隶制、城邦制、封建制、行会制等等
“人的依赖关系”或“直接的统治和服从关系”,由此就必然要产生“群体本位”的、以排斥与否定个性为特征的前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普遍的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人们的自主实践能力凸现出来,摆脱了传统人身依附关系的束缚,获得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呼唤个人的自由、平等,酝酿出以“个体本位”为特征的近代意识形态。
“人类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
----布莱士·帕斯卡(17世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
一是自然人,即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是社会人,即做一个人品高尚的好人善良人,有正确的三观。
三是国家人,即做一个“对自己国家持有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有“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有“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
四是世界人。即具有世界眼光和世界胸怀,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了解世界发展趋势,理解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尊重文明多样性等。
——毛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