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三)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三)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9-22 16:5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地球的公转
SHERRY
地球的公转
1.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其轨道形状是什么样子?
2.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
3.太阳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
4.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哪里?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
温故知新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
(4.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哪里?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待解)
温故知新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太阳的回归运动
春分
23.5°
23.5°

夏至
秋分
冬至
生活体验
春季
四季的划分
夏季
秋季
冬季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节气
时间
北半球获得热量情况
夏季
秋季
冬季
春季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3、4、5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

相反
最多
最少
比夏季少,比冬季多
比冬季多,比夏季少
季节划分
逆向思维
假如地球是直立着身子(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90度)围绕太阳公转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呢?
冬季南北热量差异
哈尔滨
海南
五带分布图
五带分布图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太阳的回归运动
春分
23.5°
23.5°

夏至
秋分
冬至
考考你
北回归线、北纬20°一年中各有几次太阳直射的机会?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
全年太阳高度,低纬度地区平均较大,高纬度地区平均较小,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总能量具有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的规律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
南极
有阳光直射现象
热带
五带分布图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极昼
极夜
极光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北极
南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寒带
南寒带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北极
南极
有阳光直射现象
无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无极昼、
极夜现象
北寒带
南寒带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小结:
夏季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获得的热量多,我们感觉热;冬季太阳高度小,白昼时间短,获得的热量少,我们感觉冷;春秋则在二者之间。
辩一辩
太阳照射、昼夜长短、气候、景观、人们的生活、物产。
那种温度带最优越?
课堂练习
1、中国主要位于
哪个温度带?
中国大部分地区
位于北温带,
小部分位于热带,
没有寒带;
2.全球最炎热的
大陆是哪个?
?非洲大陆
3.全球最寒冷的
大陆在哪里?
南极大陆。
课堂作业
1、画圆
2、画出五带的分界线
3、标出五带
4、写出五带的特点
巩固练习
在图中标出地轴、赤道、自转方向、公转方向
巩固练习
在图中标出地轴、赤道、自转方向公转方向
SHERRY
谢谢
!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拓展知识
地球的公转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
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扑克牌的秘密
1)扑克牌共54张,除大小王两张牌外,余52张共计多少点?(J计11点,Q计12点,K计13点)(
)。如果加小王(计1点)共为多少点(
),若再加上大王(计1点),又共为多少点?(
)与一年的天数有何关系?
364点
365点
366点
2)扑克牌除大小王外,余52张,与一年的什么数相同?(

扑克牌的秘密
52周,大小王分别代表日、月
扑克牌的秘密
3)四种花色分别代表一年的什么?(
)黑、红两种颜色代表什么(

四季
昼夜
扑克牌的秘密
4)每一种花色共有多少点?(

大约与什么时间长短相同?(

91点
约等于季长
生活中的地理
由此可见,扑克牌与历法有很多关联,娱乐中也有学问,要多观察生活。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课时三
课题
地球的运动
版本
人教版
年级学科
七年级地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和产生五带;(2)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3)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2.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能将地球公转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四季形成和五带产生等自然现象。3.情感、态度和价值?(1)初步形成对地球运动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培养学生学习数量的兴趣;(2)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重点
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3、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产生。
难点
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请同学们回忆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承转:地球公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新课教学:板书: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活动一:地球公转演示教师把手电筒(拎下灯罩,当作太阳)立在讲台中间,请一位同学手拿地球仪绕其转动。请学生注意观察,回忆并回答上节课提出问题: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时,其轨道是什么形状?地球公转时是斜着身子还是直着身子?地球公转时地轴指示的方向有没有发生变化?(4)太阳直射点最北可以到达哪里?最南可以到达哪里?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几次经过赤道?生:答略师:请同学们看教材13页“地球公转示意图”
地球在公转时,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有个夹角,所以,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就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板书:(1)形成四季活动二:分组讨论填表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月份北半球季节南半球季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说明:二分二至是我国24节气中的4个节气。生:答略师:假设地球是直立着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哪里?还会有四季吗?同学们课后讨论完成。活动三:用两个手电筒,一个垂直照射黑板,一个斜射黑板。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生:垂直照射黑板的光圈小,亮度大;斜射黑板的光圈大,亮度小。师:如果手电筒是太阳呢?会有什么现象?生:答略师:直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多,温度高;斜射的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少,温度低。活动四:教材15页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小结:夏季正午太阳高度高,白昼时间长;冬季正午太阳高度低,白昼时间短。这种正午太阳高低和白昼长短的变化,决定了该地得到太阳光热多少的变化,进而反映出了四季的变化。承转:刚才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地方,季节不同,太阳光照不同;那么,在同一时间,不同纬度的地方,太阳光照的情况相同吗?师:由于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冷热就有差别。因此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随纬度而不同,从而产生五带。板书:(2)产生五带活动五:读教材14页“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以下问题:找出五带的名称和界限哪个带获得太阳热量最多,哪个带最少?(3)热、温、寒带各有什么气候特点?(教师展示几副热、温、寒带的景观图片给学生观察)有无阳光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些带?(5)中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生:答略师:可见,由于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不但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还形成了五带。课堂练习:1、太阳直射的最北界限是_____________
,直射的最南界限是______________。2、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
之间来回移动。3、春秋二分日,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全球各地    平分,各为   小时。  4、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    (节气),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南半球为    季。5、画出地球上的五带图。
课后作业布置
课堂小结
本节教案的教学设计注重对教材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落实和突破,教师尽量引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和相关的基础知识,通过创设情景---设计问题---观察思维---得出结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循序渐进的互动中,学生学得轻松、主动,同时由于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化解了教学难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机的交互操作,设悬质疑,让学生在探索中培养思维能力,感悟教材的内蕴,及时反馈,拓展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还注意发挥传统教具的作用,注意从多层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板书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二、地球的公转1、绕转中心、方向、周期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形成四季(2)产生五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