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北伐战争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1 16: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怪现状:无头欤?多头欤?
军阀
帝国主义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5课 北伐战争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历经“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皆告失败……正是在孙中山急需帮助的情况下,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国共两党谋求第一次合作
我们相信在今日列强的半殖民地的中国,想脱除列强的帝国主义及那媚事列强的军阀的二重压迫,非依全国国民即全民族的力量去作国民革命运动不可!……我们认在这种国民革命运动中,不宜使国民革命的势力分歧而不统一……非以全民族之心力集中于一党不可。
——陈独秀
阅读书本70页正文,回答问题:
1.国共两党第一次正式合作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采取了什么方式?
3.两党合作的政策基础是什么?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革 命 者 来
??国父孙中山先生深感于革命事业的屡遭挫折,未竟全功,乃种因于缺少坚强的革命武力为后盾,所以早思建立一支真正具有革命思想的武力,以担当革命的任务。
——《“美国军事密档” 看黄埔军校的创立》
阅读书本71页,回答问题:
1.黄埔军校创建于何时何地?
2.黄埔军校的全称是什么?
3.黄埔军校有哪些主要的领导人物?
1924年5月;广州黄埔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兼任学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的宿舍
黄埔军校学生的草鞋
“到黄埔去”
课目分类
课目名称
军事学
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地形学、马学、卫生学、经理学
军事训练
教练课目
制式教练、阵中勤务、典范令、服务提要、技术、马术
演习课目
野外演习、战术实行、野营学习
政治党务
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史、世界革命、帝国主义、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进化史、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党的组织问题、军队政治工作等。
军事课程
政治课程
“不仅知道枪是怎样放法,而且要知道枪向什么人放。”
从1924年5月到1927年7月,
黄埔军校总共招收了六期学生,合计两万余人。
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或学生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召开
1924年5月
创建黄埔军校
1925年3月
孙中山病逝
弥留之际,孙中山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
1925年7月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国民政府宣布它的职责是履行孙中山遗嘱,对外消灭帝国主义势力,对内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消灭军阀势力。汪精卫任主席。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阅读书本71~72页正文,回答问题:
1.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北伐军总司令是谁?
3.北伐初期的主要战场是哪里?
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蒋介石
湖南、湖北
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浙江
福建
河南
上海
北京

西
江苏
直隶
广东
广西




山东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湖北
兵力20万
兵力35万
兵力20万
广东
广西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军阀
控制地区
吴佩孚
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
孙传芳
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
张作霖
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和直隶
冯玉祥部支援北伐
蒋介石
吴佩孚
孙传芳
1926.7.北伐开始
广州
叶挺
长沙
广州
上海
南昌
南京
1927.1.迁都武汉
杭州
郑州
济南
北京
沈阳
武汉
武汉
贺胜桥战役
汀泗桥战役
冯玉祥部
武昌战役
胜利进军
①吴佩孚主力被基本消灭。
②在江西歼灭孙传芳主力。
③一路攻占南京,另一路由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震动全国。
“南军军令之森严与士气之勇敢,不能不使玉春为之心折也。......一日以一团来攻,激战久之,竟至无一人还者。明日又至,仍复如前,盛气不为稍挫。其转战千里,终以制胜,固有其道也。”
——刘玉春《百战归田录》

铲除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农民
贪官污吏
土豪劣绅
农民运动高涨
反帝爱国运动推向高潮
(1)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推进;
(2)北伐师出有名,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3)北伐作战方针正确,官兵英勇作战;
(4)北洋军阀各自为战,力量分散
1926.7
北伐开始
1927.1
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1924.1
国民党
一大召开
1924.5
创建
黄埔军校
1927.4
蒋介石发动“___________”,在南京建立“______”
1927.7
汪精卫在武汉召开“________”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民政府
分共会议
受三民主义洗礼之军队竟向徒手群众开枪轰击......我神圣之革命军人,乃竟忍心出之国民党反动派向昔日战友、同志举起了屠刀......
——上海文化界代表
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
军阀
旧官僚
老政客
北伐虽胜利进军,
国民革命却失败了。
1926.7
1924.1
1924.5
1927.4
1927.7
国民党
一大召开
创建
黄埔军校
北伐开始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汪精卫叛变革命
东北易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
第15课 北伐战争
1928.12
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让国民革命终成黄粱一梦。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北伐,是中华儿女用爱国主义的热血来挽救民族危亡的英雄般探索。
?1.《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使得人们再次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2.近代中国一所军校的大门上赫然写着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该学校的创办?( )
A.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培养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B
D
3.“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周恩来 C.叶挺 D.张学良
C
4.四位同学对下表中中共党员人数骤变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小军:五四运动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被捕
B.小敏:北伐战争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牺牲
C.小明:国共合作中大批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国民党
D.小华:蒋介石等叛变革命后大肆屠杀共产党人
D
材料一: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 国民党出师北伐宣言(摘录)
材料二: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说北伐的原因。
?(2)北伐战争以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作战目的。请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当时北伐军主要想打倒哪些军阀?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
?(3)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请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