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态变化 温度 导学案(2课时,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物态变化 温度 导学案(2课时,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1 11:32:57

文档简介

导学案
学科:物理
年级:八年级
备课人:
审核人:物理备课组
课题:第一章
第1节
物态变化
温度(第2课时)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了解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科学的物理方法,科学探究,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试验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2.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重点】理解温度的概念。
【难点】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课型】新授课
【学习过程】
1、激趣导入:
二、集体朗读学习目标(1分钟)
三、导学过程
1、自主学习(①独立完成:3分钟;②小组合作:2分钟③小组展示:2分钟)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用手的感觉去判断温度的高低可靠吗?
问题二:想要具体判断温度的高低,该使用什么工具?
2、合作学习
任务一
温度计
(①独立完成:5分钟;②小组合作:3分钟③小组展示:2分钟)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王红同学的实验小组在探究“水的温度变化”时,三位同学观察温度计的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任务二
正确使用温度计(①独立完成:5分钟;②小组合作:3分钟③小组展示:2分钟)
(1)使用前要看清温度的


(2)
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3)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等,待温度计中的液柱
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
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例: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图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________℃,水的温度是
℃。
任务三
正确使用体温计(①独立完成:5分钟;②小组合作:3分钟③小组展示:2分钟)
(1)量程:
——
(2)分度值:
(3)测温物质:
(4)是否可离开人体读数?
(5)用完后必须完成的操作是

例: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

,每小格是

使用前需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体温计
取出人体读数。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用来测量体温,测量的结果可能不正确(体温计显示较高的温度)
2、体温计使用后消毒方法正确的是


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
B.放在沸水中煮
C.用医用酒精擦拭
D.用清水冲洗
4、课内小节:盘点收获(要求:①独立思考:1分钟;②小组展示:3分钟)
我的收获:
五、当堂评测(另附)
要求:1、合上课本和笔记,独立完成
2、时间:5分钟
六、课外拓展
实验室里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时,它的读数是20℃,在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若把它放在实际温度为60℃的温水中,它的示数是多少?
当堂评测1--1(


日)
(时间:5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小组:
得分:
(1-4每题20分,5-6每题1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读数
B.液体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的
C.温度计每次使用前都要放在沸水中消毒
D.人体口腔的正常温度一定为37℃
2、一支原来示数为38℃的体温计,未经向下甩,便用来测量一个正常人的体温,如果当天气温为35℃,那么体温计的示数为
(
)
A
.37℃
B
.38℃
C
.36.5℃
D.
35℃
3、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示数分别是
(
)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同
B.内径细的升的高,它的示数亦大
C.内径粗的升的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的高,示数亦大
4、某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5cm,放在大气压为1.01×105Pa的沸水中时水银柱长25cm。当水银柱长12cm时,所显示的温度是(

A.28℃
B.35℃
C.48℃
D.60℃
5、右图为实验室温度计的示意图,它的最小刻度为1℃,此时它所示的温度是(
).
6、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为(
)℃.
A
B
C
D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曹操导学案
学科:物理
年级:八年级
备课人:
审核人:物理备课组
课题:第一章
第1节
物态变化
温度(第1课时)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三态以及物态变化;
2、知道温度及摄氏度的规定。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科学的物理方法,科学探究,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试验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2.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重点】物质的状态
【难点】六种物态变化
【课型】新授课
【学习过程】
1、激趣导入:
二、集体朗读学习目标(1分钟)
三、导学过程
1、自主学习(①独立完成:3分钟;②小组合作:2分钟③小组展示:2分钟)
课前准备(预习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你所见过的物体有几种状态?分别是什么?
问题二:自然界中水有哪些“化身”?
2、合作学习
任务一
物态
(①独立完成:5分钟;②小组合作:3分钟③小组展示:2分钟)
1、通常情况下物质有三种状态:
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
没有固定形状,但有一定体积;
既没有固定形状,也没用一定体积。
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
态,酒精是
态,氧是
态。
2、物质
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例:1、写出常温下下列物质的状态:
(1)铁
;(2)玻璃
;(3)水

(4)汽油
;(5)氧气
;(6)食盐
.
2、下列物体中,有一定形状的是(

A.塑料瓶中的水
B.墨汁
C.台球
D.氢气
3、下列物体中,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A.锡
B.二氧化碳
C.水银
D.干冰
任务二
温度
(①独立完成:5分钟;②小组合作:3分钟③小组展示:2分钟)
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_______表示;实验室常用________来测量,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常用的温标是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来表示,这种温标是这样规定的: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摄氏度,沸水的温度为
摄氏度
,在0
摄氏度和100
摄氏度之间分成
个等份,每一个等份就是1℃。
3、冰的温度很低,为-7℃,读作

例:下列关于0℃的水和0℃的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水比0℃的冰温度高
B.0℃的冰和0℃的水温度一样
C.0℃的冰比0℃的水冷
D.无法比较
4、课内小节:盘点收获(要求:①独立思考:1分钟;②小组展示:3分钟)
我的收获:
五、当堂评测(另附)
要求:1、合上课本和笔记,独立完成
2、时间:5分钟
六、课外拓展
阳光下,有甲、乙两盆水,里面都有冰块,其中甲盆中的冰块大,乙盆中的冰块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水的温度高
B.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水的温度低
C.甲盆水的温度等于乙盆水的温度
D.无法判断
当堂评测1--1(


日)
(时间:5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小组:
得分:
(每题20分)
1、下列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B.
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一定是液体
C.
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可能是气体
D.
以上都有可能
2、下列自然现象中,水都表现为固态的是
(  )
A.
霜、雾
B.
冰、露
C.
雨、露
D.
雪、雹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态变化的是(  )
A.
鸡蛋被煮熟
B.
滴水成冰
C.
气球膨胀
D.
把大铁片剪成许多块小铁片
4、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A.扫地时尘土飞扬
B.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
C.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D.高温下铁块变成铁水
5、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1.1-5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图1.1-5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