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乐音 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2 乐音 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1 14:1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第二节-乐音-同步巩固练习(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声波具有能量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用大小不同的力击打同一鼓面,鼓面发出的声音的不同点是(?? )
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
3.合唱时“低音声部”和“高音声部”中的“低”和“高”是指
A.?音色?????????????????????????????????????B.?响度?????????????????????????????????????C.?音调?????????????????????????????????????D.?振幅
4.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5.人对远处大声讲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
A.?增大说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使人更易讲话
6.晚上,你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你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这是因为()
A.?每个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每个人声音的大小不同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7.如图所示是超声清洁器在清洗眼镜,使用时先向水槽加水使眼镜完全浸没在水中通电后清洁器开始工作,此时清洁器工作时人站在旁边能听到“滋滋”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传播不需要介质???????????????????????????????????????????B.?人听到的“滋滋”声是超声
C.?超声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低???????D.?超声能用来清洗眼镜说明超声可以传递能量
8.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音调??????????????????????????????B.?音色   ??????????????????????????????C.?响度   ??????????????????????????????D.?声速
二、多选题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超声波、声音、次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40 m/s
C.?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D.?“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10.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
B.?实验时应多次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但要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
C.?用力大小不同,钢尺振动的振幅不同,听到声音的音调不同
D.?物体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11.下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现象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蛟龙”号先进的声呐通讯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走在植物园里,我们闻到阵阵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嫦娥二号”卫星是利用电磁波将月球表面信息发回地球的
D.?沿海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小
12.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13.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或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下列关于所发出声音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甲瓶的音调最高???????????????B.?用嘴贴着瓶口吹气,甲瓶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丁瓶的音调最高???????????????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丁瓶的音调最高
14.有很多成语、俗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对描述声现象的成语、俗语解释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三、填空题
15.音乐厅内正在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在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我们能听出伴奏乐器的种类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的.
16.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
?
17.向暖瓶灌开水时,根据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水快要满了,为什么??________
1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使钢尺振动的________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就不同;若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尺,使钢尺振动的________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就不同 . 换用塑料尺拨动,则发出的________不同 .
19.如图为声音的波形图,甲、乙二者的音色________; 响度________; 音调________(均填“相同”或“不同”).
20.在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他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四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编号
规??????? 格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为 ?________ 、 ?________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为 ?________ 、 ?________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的位置所缺数据是?_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21.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________,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这说明音调是由________决定的
(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 小”),这说明响度与________有关.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
22.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如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23.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
发声频率范围(Hz)
听觉频率范围(Hz)
发声频率范围(Hz)
听觉频率范围(Hz)

85~1100
20~20000
蝙蝠
10000~120000
1000~120000

452~1800
15~50000
海豚
7000~12000
150~150000

760~1500
60~65000
(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
(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
24.如图所示,4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对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1)”“re(2)”“mi(3)”“fa(4)”4个音阶,则:
(1)与“mi(3)”对应的瓶子是________.
(2)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分别是 ??????
A.?水的振动,水的高度???????????????????????????????????????????B.?水的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C.?瓶子的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柱的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
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故“金嗓子”发出的声波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B正确;
C、声波具有能量,故可在很大程度上震慑海盗,故C正确;
D、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1)超声波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人耳听不到的;
(2)减少声音的分散可使响度增大;
(3)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4)减弱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人耳处、在传播中三个方面,据此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 故选A.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3.【答案】C
【解析】【解答】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高度,即音调;
故选C。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4.【答案】B
【解析】A、弦乐器是通过琴弦的振动发声的,琴弦的粗细、长短、松紧会影响声音的音调.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可以改变琴弦的长短,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则改变了发声的音调.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安装在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目的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为了美化环境,D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解析】【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双手放在嘴边可以减小声音扩散,改善声音的方向性,使声音集中向一点传播,这样可以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的响度;
故选B.
6.【答案】B
【解析】
【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
【解答】家门外有人叫门,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仍能判断出他是否是熟人,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同.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相关知识,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7.【答案】D
【解析】【解答】
A、超声传播需要介质,A不合题意;
B、 超声波人耳听不到,所以人听到的“滋滋”声不是超声波,B不合题意;
C、超声的音调比人能听到的声音音调高,C不合题意;
D、 声音有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作用,超声能用来清洗眼镜说明超声可以传递能量,D符合题意 .
故答案为:D .
【分析】超声波是声音,它仍然是振动产生的,只不过振动频率高于人耳的听觉范围,超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声音有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作用 .
8.【答案】B
【解析】【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解答】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音色定义的理解与应用.
二、多选题
9.【答案】C,D
【解析】【解答】A、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A不符合题意;
B、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C符合题意;
D、“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10.【答案】B,D
【解析】【解答】解: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A错误.
B、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它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
C、用力大小不同,钢尺振动的振幅不同,听到声音的响度不同.故C错误.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
故选:BD.
【分析】(1)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11.【答案】A,B,C
【解析】【解答】解:A、“蛟龙”号的声呐通讯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正确;
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我们闻到阵阵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正确;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卫星是利用电磁波将月球表面信息发回地球的正确;
D、沿海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大,故D错误。故选ABC.
【分析】声呐系统是超声波;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水的比热容大
12.【答案】A,B,D
【解析】【解答】解: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体积越大,越难振动,振动的越慢;因此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故A正确,符合题意.
B、探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时,需控制其它因素都不变,因此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B正确,符合题意.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频率越小.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BD.
【分析】(1)物体振动的快慢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当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需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13.【答案】B,C
【解析】【解答】AC、用筷子子轻轻敲击瓶口,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丁的音调最高;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D、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甲的音调最高;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分析】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理解两者的区别.
14.【答案】A,C,D
【解析】【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A正确;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的,故C正确;
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D正确.
故选:ACD.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三、填空题
15.【答案】响度;音调;音色
【解析】【解答】解:(1)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
男中音的声音比女高音的声音大,响度大.
女高音比男中音声音高,音调高.
不同的乐器即便演秦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
故答案为:响度;音调;音色.
【分析】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声音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越高,音调越高.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16.【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解答】解:对不同气孔吹气,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
故答案为:音调;响度.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17.【答案】往暖瓶内灌水时,激起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声音;随着不断灌水,空气柱长度变短,振动频率变快,音调增大,凭着对音调变化的感觉,可知道是否灌满水.
【解析】【解答】往暖瓶内灌水时,激起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声音;随着不断灌水,空气柱长度变短,振动频率变快,音调增大,凭着对音调变化的感觉,可知道是否灌满水.
故答案为:往暖瓶内灌水时,激起空气柱的振动而产生声音;随着不断灌水,空气柱长度变短,振动频率变快,音调增大,凭着对音调变化的感觉,可知道是否灌满水.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大小)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往暖瓶灌水的时候,瓶内空气柱振动的快慢发生变化,影响了声音的音调. 
18.【答案】幅度;响度;频率;音调;音色
【解析】【解答】轻拨与重拨钢尺,钢尺的振幅不同,则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动力度拨动,使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钢尺发出声音音调不同 . 换用塑料尺拨动,因为发声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
故答案为:幅度;响度; 频率;音调;音色 .
【分析】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的长度越大,振动的频率越小,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材料的发声体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
19.【答案】不同;相同;相同.
【解析】【解答】解: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观察图形,相同时间内,经过的周期越多,频率越大.振动物体往返一次叫一个周期.观察甲、乙图可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
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观察甲、乙图可知振幅相同,所以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读图可知,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是不同的,即音色是不相同的.
故答案为:不同;相同;相同.
【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有关.
20.【答案】A;B;A;C;55
【解析】【解答】解:(1)为验证猜想一,可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A、B进行研究.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应选编号为 A、C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应选B、D进行探究,则表格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55.故答案为:(1)A;B;(2)A;C;(3)55.
【分析】(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时,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材料不变.
(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长短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材料不变.
(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时,控制横截面积和长度不变.
四、实验探究题
21.【答案】(1)高;高;频率
(2)变大;变大;振幅;发出的声音是次声
【解析】【解答】解:(1)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越快频率越高,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这说明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锯条的振幅越大,听其响度大,这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很难振动,频率小于20Hz,人耳感觉不到.
故答案为:(1)高;高;频率;(2)变大,变大,振幅,发出的声音是次声.
【分析】(1)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响度与振动幅度、距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动幅度越大、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3)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22.【答案】(1)A;D;F;80;1.02
(2)控制变量法
【解析】【解答】(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
(2)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不变,来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A. D. F;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选择不同材料的琴弦
故答案为:G、H;则应该填入与G、H相同的数据,即长度为80cm,横截面积1.02mm2.
【分析】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五、综合题
23.【答案】(1)答:(答案不唯一)①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
②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
③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大;
④狗可以听到次声波
(2)答: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一些动物能够听到.
【解析】【分析】从表格中比较人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
比较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
比较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
比较人和狗的听觉频率范围.
哪种动物能听到次声,哪种动能能听到超声等等.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
24.【答案】(1)A
(2)D
【解析】【解答】解:(1)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瓶内的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高;由图知:四个瓶子的水位从低到高分别是:C、B、A、D,因此对应的四个音阶是:1、2、3、4,故与“mi”(3)对应的瓶子是A;(2)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瓶内的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选D;故答案为:(1)A;(2)D.
【分析】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