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9-24 16:0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趋势。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3、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
复习提问 1、提问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2、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疆域,真正认识了祖国的幅员辽阔。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讲授新课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主探究题1.2000年我国人口为多少亿?占世界的多少?2.读图1.9“我国人口的增长”,分析以下问题:(1)从公元初到1578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2)从公元初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为什么?3.目前每年新增人口为多少?会给哪些方面带来压力?4.做P11页活动题1,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5.读P11页课文和图1.10“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回答:我国人口应如何发展?我国是怎样做的?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先自学,后对自学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兵教兵,兵练兵展示提高检查提问1题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教师点拨2题(1)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57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较慢的。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2)1578年后,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原因: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解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1970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间某些年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人口总数1875万。从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下降。到199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0.88%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仍新增人口1200万,超过了希腊、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家的人口总数。补充:从我国人口增长图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人口增长减慢。检查提问3题,1200万,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教师点拨4题,就业困难、环境破坏问题日趋严重、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教育落后等。 教师点拨5题,人口的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一致,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补充材料: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如果我国所有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补充课本P12活动2的内容答案,2.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l代人,说明晚婚晚育有效地降低了我国人口出生率,从而降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使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人口东多西少自主探究1.如何计算平均人口密度。是世界的几倍?2.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有什么特点?以哪条线为界?(2)找出江苏、山东、新疆和西藏四省区的人口数和面积数,计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3)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的大小,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学生先自学,后对自学不理解的内容进行合作探究,兵教兵,兵练兵展示提高教师点拨1题,回忆人口密度这个概念。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地区内每平方千米的平均人口数。12.95亿人÷960万km2=135人/km2,这一数字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多,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世界上共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它们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东北部。这些地区大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工农业比较发达。(为分析成因做伏笔)检查提问2题的(1),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教师点拨2题(2),指导学生看1.12图,读出并填上各省区的面积和人口,分四个小组计算各省区的人口密度。教师点拨2题(3),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原因: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以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西部人口稀疏。补充:我国人口东多西少,是不是应该把东部地区的人口采取措施迁往西部呢?看P15图1.13, 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 教师:我国人口东多西少,为了促进西部大开发,我国可以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人才向西部地区流动,从而带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更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不过人口向西部地区的迁移,也应考虑到自然条件和环境容量的问题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完成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完成展示交流学生自主完成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完成展示交流
达标练习 1、我国人口的分布大体以______省的______到_____省的________一线为界,以东人口________,以西人口________。 2、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是________人/km 。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________人/km ,我国是世界的________倍多。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众多的人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2、人口增长3、人口国策二、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