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9-08 18:37:14

文档简介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案
执 笔:杨 华 审 核:魏运双
课件名:地球和地球仪 编 号:070101
一、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
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掌握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度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经纬度位置。
教学难点:
东西半球的划分。
2、经纬度位置的确定。
三、教学教法:
课件展示、学生讨论、教师讲述,用三课时完成
教具:地球仪、手电筒、纸船
四、学法与要求:
查阅:1、地球形状的具体表述 2、麦哲伦 3、月食原理
购买:小地球仪,了解上面的经线、纬线、南极、北极等地理位置。
五、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你知道吗?请你给大家讲一讲。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什么?
自学指导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至P4上方“活动”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时间为5分钟)
1、地球的形状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 、 、 、 四个发展过程。
2)请你给大家演示一下月食是如何发生的?从中你可以得出结论: 。
3)你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4)地球的形状是个规则球体吗?
2、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是 平方千米。
赤道的周长约是 千米。
自学指导二:地球仪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的正文内容,并观察自己的地球仪,分组讨论:(时间为2分钟)
1、定义:地球仪是人们仿照 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 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它是一个 球体。
2、构成:地球仪与地球的真实面貌是一样的吗?若不一样,有何差异?
自学指导三:纬线与经线
请同学们看教材P6——P7的图1.10至图1.13,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下表:(时间10分钟)
纬 线 经 线
形状特点
长度特点
指示方向
半球划分
纬 度 经 度
起始线
表示符号
数值的递变规律
特殊的线
自学指导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正文内容,然后在自己的地球仪上找到以下几个地理位置:
1、400N、1160E 2、400N、1160W 3、400S、1160E 4、400S、1160W
本节小结:
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诵读,并向组长背诵本节所学的知识点(通过的同学加1分,今天之内不能通过的扣1分),然后合上课本,完成以下练习。
一、选择题
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总是先看至桅杆,再看到船身。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 B、地球是个球体
C、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地球绕太阳公转
2、有关地球仪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仿照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
B、用不同颜色、符号和文字表示地理事物
C、地球仪就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
D、地球仪能够反映地球的真实形状
3、(2010,福州)本初子午线是指( )
A、1800经线 B、00经线
C、东西半球分界线 D、南北半球分界线
4、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的: (  )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5、2010年,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隆重举行,上海位于( )
A.162°W 30°S B. 10°E 50°N
C.121°E 31°N D.100°W 20°S
6、下列各点中符合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A.20°W 60°N B.0° 26°N
C.180° 17°N D.19°W 15°S
7、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 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 除赤道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二、填空题:
1、(2010,漳州)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2、度数自西向东增加的是____经度,度数自北向南增加的是____纬度。
3、国际上习惯用西经______度和东经______度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零度经线叫_____ _,零度纬线叫___ ___。
5、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是______,与赤道垂直相交的线是______。
6、经度分东经和西经,习惯上用英文字母“______”、“______”分别作为东经和西经的代号。
三、连线题:将下列地点与所在半球用线连起来。
①东半球 A.40°N、116°E
②西半球 B.70°N、21°W
③南半球 C.10°S、10°E
④北半球 D.30°S、159°W
四、综合题:
1.读下图,完成填空。
(1)A点的经纬度是 ,B点的经纬度是 。
(2)图中,位于赤道上的点是 ,位于本初子午线上的点是 ,位于北极的点是 ,位于西半球的点是 。
(3)A点在C点的 方向,C点在B点的 方向, C点在D点的 方
向。
2.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标出各经纬度的东经、西经、南纬、北纬的符号。
(2)图中A点的位置是________经________度,________纬________度。
B点的位置是是________经________度,_______纬度________度。
A点在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半球。
B点在东西半球的________半球,在南北半球的________。
教与学反思:(用红笔填写)
学习了本课,我有以下内容还没有弄懂或要补充:
1、
2、
3、
教师反思:
1、
2、
3、
D
C
B
A
0o
30o
30o
60o
90o
0o
20o
20o
40o
60o
40o
60o
PAGE
4(共34张PPT)
地球与地球仪
预习P2-P4,要求:
会讲一个故事;
记住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猜测地球是个球体)
(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
(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地球是个球体吗?
月 食
1961年4月16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绕地球航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全貌的人。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同志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23分,行程长达50多万千米,环绕地球飞行了14圈后,于16日6时23分在预定的内蒙古主着陆场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
2、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半径
6 378 千米
极 半 径
6 357 千米
“妙招巧记”:
径六,面五,周四万
(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牢。)
地球的构造
自主阅读教材P4-P5,并观察地球仪,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地球仪 2、地球仪的构造 3、地球仪作用 4、找地球仪与地球之间的不同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找不同”:观察地球卫星照片和地球仪,
地球仪和地球有何不同?
底座
地轴
支架
(纬度尺)
纬线
经线
赤道
南极
北极
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地轴
两极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赤 道
地 轴
南 极
北 极
地心
北极星
不一样:
1)地球仪是个标准球体,而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
2)地球仪上有地轴、经纬网、国家名称等,而地球上没有。
自学指导二:
请完成自学指导三。
三、纬线与经线
北 纬
N
南 纬
S
纬线
0o
15oN
30oN
45oN
60oN
北极
60oS
45oS
30oS
15oS
南极
75oN
75oS
赤 道
纬度
赤 道
南 回 归 线
北 回 归 线
北极圈
南极圈
0o
0o
23o26’
66o34’
90o
90o
几条重要的纬线
23o26’
23o26’
23o26’
66o34’
66o34’
66o34’
90o
低纬度
中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0o
0o
30o
30o
30o
30o
60o
60o
60o
60o
90o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纬 线 经 线
形状特点
长度特点
指示方向
半球划分
圆 圈
不相等
东 西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
南、北两个半球
纬 度 经 度
起始线
表示符号
数值的递变规律
特殊的线
赤道(00纬线)
南北纬的度数分别自赤道向南、北逐渐增大至900
00: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
23.50:回归线
66.50:极圈
300:中、低纬度分界线
600:中、高纬度分界线
900:极点
北纬(N)、南纬(S)
南极
北极
W
E
15o
15o
60o
45o
30o
30o
45o
60o
0o
本初子午线
2.经线
东经 E
西经 W
想一想:为什么不用00和1800经线划分东西半球?
怎样确定地球表面某点的东西半球位置? (20°W、160°E 划分东西半球)
不看纬度,看经度。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东经(E):小于1600,东半球;
大于1600,西半球。
西经(W):小于 200,东半球;
大于 200,西半球。
如,教材P8
哪个半球
90oN
90oS
160oE
20oW
20oW
A
B
C
D
E
F
东半球
西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0o
纬 线 经 线
形状特点
长度特点
指示方向
半球划分
圆 圈
不相等
半 圆
相 等
东 西
南 北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
南、北两个半球
20°W、160°E 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三、纬线与经线
纬 度 经 度
起始线
表示符号
数值的递变规律
特殊的线
东经(E)、西经(W)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赤道(00纬线)
南北纬的度数分别自赤道向南、北逐渐增大至900
东西经的度数分别自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0
00:赤道,南北半球分界线
23.50:回归线
66.50:极圈
300:中、低纬度分界线
600:中、高纬度分界线
900:极点
北纬(N)、南纬(S)
00、1800: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200 W、1600 E:东西半球分界线
请完成自学指导四。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00
150
150
300
300
450
450

00
300
150
300
150
450
A
B
A: 300N、150W
B: 150S、300E
C
C: 300N、300E
450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1、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2、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3、C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大小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2)地球的形状
1)平均半径
2)最大周长
3)表面积
二、地球仪
1、定义
2、构成(与地球的差异)
三、纬线和经线
1、纬线和经线
2、纬度和经度
1)形状特点
2)长度特点
3)指示方向
4)半球划分
1)起始线
2)表示符号
3)数值的递变规律4)特殊的线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和地球仪
课堂小结:
C
D
E
W
N
S
评一评:
1.你认为你在课堂上的表现好吗?如果好,今后准备怎样发扬?如果不好,你将怎样改进?
2.你认为在今天的课堂中,谁的表现最好,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