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3.1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3.1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2 19:3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13.1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在国际单位制中,热量的单位是
A.

B.

C.
米秒
D.
瓦?
如图所示,将装有少量乙醚的薄壁金属管固定于桌面,用橡皮塞塞紧,来回快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过一会儿,可以观察到橡皮塞从管口飞出。橡皮死塞从管口飞出,是的内能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
A.
皮绳
B.
金属管
C.
橡皮塞
D.
乙醚气体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B.
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到处移动
C.
当物体的温度为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了,物体的内能就等于零
D.
“摩擦生热”和“钻木取火”这两种方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本质是不同的
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内燃机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
B.
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C.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D.
冬天对手哈气,手的温度升高
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
B.
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
乙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
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如图,烧瓶内水上方存在着水蒸气,瓶口用软木塞塞住,用小打气筒缓慢向瓶内加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塞子跳起来,瓶内出现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瓶内出现白雾,是因为瓶子外部温度低
B.
出现白雾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物态变化过程
C.
该实验能说明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D.
这个实验展示了蒸汽机的工作原理
质量相等的两块金属,在沸水中加热足够的时间后,同时取出放在足够大的冰上,可以判断能使冰熔化较多的那块金属具有
A.
较大的密度
B.
较小的比热容
C.
较大的比热容
D.
较大的体积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小的物体不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B.
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
D.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夏天,一杯开水放在桌面上,水温T与放置时间t的关系的大致图象可表示为
A.
B.
C.
D.
下列现象中,用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
B.
反复弯折后,铁丝的温度升高
C.
铁锅烧热后,铁锅的温度升高
D.
锯条锯木后,锯条的温度升高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如图,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辣椒和肉片的内能增加
C.
蒸: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将饺子蒸熟
D.
香菜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现象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功实现的是
A.
划火柴,火柴燃烧
B.
给发烧的病人测体温
C.
在炎热的夏天,在啤酒中放入一些冰块,啤酒变凉
D.
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的水被晒热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
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任务顺利返回,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神舟系列飞船的外表面都涂有特殊材料,它在高温下______
填写“吸热”或“放热”变成液态或气态,对飞船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______
能转化为软木塞的______
能.
“热”字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还能表示内能,请说明以下列中“热”所表示的含义.
两手搓一搓,会感到发热:______

物体吸热,温度升高:______

燃料燃烧,产生热:______

石家庄这几年的夏天很热:______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于今年6月把搭载三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送入太空。在火箭上升过程中,由于与空气摩擦将导致其头部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内能的;当神舟十号飞船在预订轨道飞行时,其迎光面的温度将很高,这是通过______改变其内能的。
“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______现象。“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______
和______
在使用打气筒时,筒壁下部会发热,主要原因是通过______
方式使筒内空气内能增加,再通过______
方式使筒壁内能增加.
图甲中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使玻璃筒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图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______;填“A”或“B”
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______;填“A”或“B”
水的初温是______,热奶的末温是______,水的末温是______
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_____。这个过程中热奶的内能______,水的内能______。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先做如下的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他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t为时间,T为实时温度,为温度减少量
表一:
0
2
4
6
8
10
12
14
16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0
1
2
3
4
5
6
6
6
表2: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8
0
1
2
3
4
5
6
7
8
8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的温度是______
的填“相同”或“不相同”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降低相同温度时质量______
填“大”或“小”的放出的热量多.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降低的温度的______
值是定值.
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______;
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用力压紧后可以吊起钩码,说明______;
在玻璃试管里,装上一小半试管的沙子,经温度计插在沙子里,用力晃动试管十余下,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沙子的内能______,这是通过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第2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