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 教案(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 教案(3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1 21:5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三
1.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
(2)说一说表示程度的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3)积累背诵熟语,理解有关季节气候的谚语的意思。
(4)交流运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
(5)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细致描写。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积累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有礼貌说话、听话好习惯。
(3)培养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2)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爱眼护眼的意识。
1.积累背诵谚语。
2.学会多感官、连续、细致观察事物,并能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
多媒体课件
3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感受眼睛的重要。
1.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眼睛是获取知识的源泉,是传递信息的门户,人们有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取的。一个正常人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眼睛,生活、工作、学习,离开了眼睛简直难以想象!但是,眼睛又是很脆弱的,我们平时是否注意保护眼睛了呢?
二、火眼金睛,发现用眼不良习惯。
1.播放PPT(四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他们的做法对不对。
2.小组交流,说一说图中小朋友错误做法的危害。
3.出示课件:小学生视力调查情况
我国8~12岁的小学生中,约有47个儿童就有一个近视眼,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
三、深入调查,了解用眼情况。
1.通过以上数字,面对现在孩子们的视力问题,了解我们班的视力情况。
2.分小组调查,汇报调查结果。
3.分小组调查孩子们视力下降的原因,统计哪种原因所占比例大
教师提示从以下几方面调查:
(1)遗传因素
(2)用眼过度(经常长时间看电视、看手机、玩游戏、看书)
(3)不良习惯(读写姿势不正确、读书环境)
(4)用眼不卫生
(5)视力下降时没有及时配合治疗。
4.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提出保护措施。
1.教师谈话:眼睛近视了,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多烦恼。
2.让近视的同学诉说自己的烦恼,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3.我们平时应该怎么保护眼睛呢?
4.小组讨论,制定出保护建议。
交际引导:小组讨论时,注意说话音量,避免干扰其他组。
不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看法接近,可以先认同,再补充。
5.汇报结果,师生共同评议。
6.集体评议。评选大方响亮奖和认真倾听奖。
五、立下誓言,爱眼护眼。
1.根据大家的汇报结果,记录保护眼睛建议。
(1)读书写字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边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不在车上或走路看书,不躺着趴着看书,强光弱光不看书。
(3)看书、写字等每隔一小时小休息10分钟。
(4)坚持做眼保健操。
(5)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作息要有规律。
(6)眼睛疲劳的话,不要用手揉眼睛,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就会好很多。
(7)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偏食,可以适量吃些明目的食物。
2.小结:
我们从现在起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激趣导入。
1.说新发现
学生谈谈今天的新发现并说说怎么发现的(板书:看、听)
2.我发现……板书:仔细、认真。
小结:观察的“好帮手”:眼睛、鼻子、耳朵、舌头、双手、大脑
3.本组课文我们学习2篇与观察有关的课文。它们都写得具体、生动、有趣。同学们知道这些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有趣吗?
(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与作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
4.小结:对,同学们说得很好。它们都与作者平时的认真、连续的观察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这些文章才显得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法,把它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让自己的习作也显得生动有趣。
二、审题。(本次习作写什么)
本次作文要求写观察日记。
三、方法指导。
1.确定观察什么?我们可以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可以观察树叶的变化,可以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还可以观察自己家的小猫、小狗等。
2.怎样观察?
(1)学习本单元课文作者的观察方法。选择观察重点,规定观察时间,安排观察顺序。
(2)五官观察法,观察不仅仅需要视觉,还要充分调动听觉、嗅觉、触觉各种感官参与,抓住事物特点及变化,仔细、全面的观察。
(3)观察细致有序。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重点观察。首先要对事物的全貌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然后从诸多方面考虑什么才是事物的特点。观察对象的不同,所采取的观察顺序也不一样。
(4)将观察所得及时记录。
(5)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养成观察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进行观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选材立意。(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1.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自己用什么方法观察的。
3.观察的过程是怎样的,你当时有什么想法或心情。
4.写作文时学习本单元作者是如何把事物特点写清楚的,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一定要有自己的情感。
5.为了使观察的内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还要抓住重点内容把细节部分写具体,其余的内容则略写或一笔带过。
五、交流分享,评议作文。
1.整理自己的观察日记,在小组内分享。
2.讲评的方法有:
(1)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小组互相读、听、评出每一组的一篇好作品,看谁观察的细致,内容记录的准确、形象。全班宣读,挑出最佳作品全班讲评。
(2)用范文对比讲评,说明应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指导学生从模仿走向独立。
(3)同一内容,优、劣对比讲评,为学生指出不足和修改方向。
(4)对其中有不足的也挑一篇讲评,让全班寻找不足,从对比和修改中取长补短,激励学生互相督促、不断进步。
(5)小结:“文章出自苦寒来”,要想文章写得好,只有勤观察、多记录、善思考、常运用。
第三课时
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一、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作者是如何进行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其中我们学习了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运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观察事物的方法。
2.体会范例。首先出示“交流平台”中的例句,各自读一读,然后全班交流我们从课文和课外阅读中我们还有哪些体会。
3.迁移练习。各自找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的,交流心得。
4.拓展练习。在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中,找一找作者如何观察事物并且如何把事物特点写生动具体的,和同桌交流交流。
二、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部分
1.出示课件。
狗 鼠 鸟 猪 马 鱼 牛 虎
窝 洞 巢 圈 塘 厩 穴 棚
2.大家认真思考:
你能为这些小动物们找到家吗?它们的家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吗?动手连一连。
3.提示:鸟窝也可以叫鸟巢。
4.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5.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1)自由读记,读中正音。
(2)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6.按组听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
(二)第二部分
1.出示课件:
A.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B.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2.学生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3.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说一说每组句子的不同,体会表示程度的副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4.仿照第一句提示,同桌交流第二句,说一说“最多”这个词写出了什么?
5.自己从本单元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说一说表示程度的副词在句子中的好处。
三、日积月累。
1.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学习有关季节气候的谚语。
2.出示课件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3.老师简介句子的意思。
(1)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由读,再点名学生试读。
(3)自由朗读。
(4)比赛背诵这几句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