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3)信息技术第二册 2.6.1For循环语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2013)信息技术第二册 2.6.1For循环语句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21 22:0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程序设计初步之For—Next循环语句(第一节课)》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程序的循环结构》是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初中第二册第二章《程序设计初步》的第6节的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在此章节之前,学生经过几节课VB的学习,对于程序的基本要素、顺序结构、分支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学习上已经有了分化现象。而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不让学生的分化加剧,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应循序渐进的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循环语句的结构和格式。
3、学习画同心圆的程序。
4、根据需要修改及编写程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和修改画同心圆的程序,逐步掌握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和功能,了解循环结构程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方法,学会利用循环语句处理已知重复次数的循环问题。
通过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的任务和情景设计以及学生对程序的修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理解程序对日常生活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循环语句的格式和作用。
2、知道循环语句画同心圆的功能。
教学难点:
1、分析和理解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
2、根据实际问题,修改和编写简单的程序。
教学策略
本章旨在让学生体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并初步学会分析、修改、设计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的问题。
VB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而本节又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化和畏难情绪,为了不让此情况加重,我决定用两节课的时间来教授For-Next循环语句。第一节课中我利用对画圆程序进行修改来引入,通过分析画同心圆的程序,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了解到循环语句的格式和作用。而在接下来任务的设计中,我设计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圆形图案,让学生修改和编辑画同心圆的程序。
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教学系统,教科书,电脑,powerpoint课件,学案。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画圆语句 复习画圆语句circle(x,y),r,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心坐标(x,y),半径r在语句中的作用。 学习与观察。 为新课引入做准备。
新课引入 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用画圆语句画一个圆,那如何画20个同心圆?如果画100个同心圆呢?有没有简便的方法? 观察与思考。 通过让学生思考画20和100个同心圆,引入新课For-Next循环语句。
新课讲授 如果画20个同心圆,就要20个circle语句,画100个同心圆,就要100个circle语句,这样非常不方便,那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For-Next循环语句,它可以使我们随心所欲的画若干个圆。
For-Next循环语句
For i =100 to 2000 Step 100
r = i
Circle (2500,2500),r
Next i
For-Next语句的格式:
For <循环变量>=<初值>to<终值>step<步长>
<循环体>
Next <循环变量>
对照上面的程序讲解“循环变量”、“初值”、“终值”、“步长”的作用
讲解执行过程
i=100, 由于i的值没超过终值2000,因此 i赋值给r,r=100, Circle (2500,2500),100
画第一个圆 ,然后i增加一个步长值100
i=200,由于i的值没超过终值2000,因此 i赋值给r, r= 200, Circle (2500,2500),200
画第二个圆 ,然后i增加一个步长值100
i=300,由于i的值没超过终值2000,因此i赋值给r, r= 300, Circle (2500,2500),300
画第三个圆 ,然后i增加一个步长值100
……
(20) i=2000,由于i的值没超过终值2000,因此i赋值给r, r=2000, Circle(2500,2500),2000
画第二十个圆 ,然后i增加一个步长值100
(21)i=2100,由于i的值超过终值2000,循环结束。
由于圆心位置不变,因此画出20个半径从100、200、300……1900、2000逐渐增大的圆。
观察程序输出结果,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思考循环语句中“循环变量”、“初值”、“终值”、“步长”的作用,理解画圆的过程。 通过分析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理解画同心圆的程序,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任务一 发布任务一:修改For-Next语句,半径从100到2000,画10个同心圆。辅导学生进行程序修改。 完成任务一:修改程序。 通过修改程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For-Next循环语句画同心圆的功能。
讲解任务一 让学生讲解程序
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修改的程序,我们可以得知,在实际应用中,恰当地控制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步长,可以取得不同的循环效果。 演示程序并进行讲解,其余学生积极思考如何通过不同的修改方法画同心圆。
方法一:
For k =100 to 2000 Step 200
r = k
Circle (2500,2500),r
Next I
通过让学生演示,学会具体程序具体分析。
学习任务二 发布任务一:修改For-Next语句,计算“1+2+3+4+……+100”
分析:确定不断变化的是哪些量,它们的初值、终值和步长值分别是什么,定义一个变量。 完成任务二:修改程序。 通过修改程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For-Next循环语句的功能。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将此内容分为两节课来讲授。在第一节课中,我没有涉及纯数值的程序,而用画圆程序引入和贯穿到底。一是因为学生对于画圆比较感兴趣,这样容易理解和接受循环语句,也可以减轻他们对程序设计的畏难情绪。二是因为此前在讲授顺学结构和分支结构时,也是运用画圆来引入。这章书中三种基本结构的知识点我都是围绕画圆语句进行拓展和延伸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每节内容之间有所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架构。
在本节课中,我认为第一次接触For-Next循环语句,一定要将画同心圆的程序执行过程分析清楚,只有学生真正理解循环语句的执行过程,他们才能了解循环语句的结构和格式,并根据需要修改及编写程序。
上完该课后,我感觉到有部分学生对循环结构还是理解不够,有些同学画圆也是模仿或随意修改“初值”、“终值”、“步长”,并没有真正理解,这需要在下节课和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