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教版(2011)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3.3资源管理(第1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教版(2011)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3.3资源管理(第1课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21 22: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资源管理》教学设计
【教材使用】
本课内容是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编写,甘肃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信息技术》模块三第三节。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模块三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第三节内容:资源管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理解计算机中资源的存在形式—文件,掌握了文件的扩展名决定文件的类型,明白了文件需要用文件夹来分类存储与管理,学习了计算机管理资源的另一个工具—资源管理器,理解了资源在计算机中是以“树型结构”存储的,学会了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才能真正理解管理资源、学会分类存储和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WindowsXP这个操作系统。因此本节内容是本模块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再加上本节课教材涉及内容太多,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识比较多,因此需要2课时的教学来完成。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件、文件夹的概念与命名规则;
2.学会资源管理器的启动方法,掌握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左、右两部分的作用,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资源的存储方式;
3.学会资源查找的3种方法,并理解它们的用途;
4.学会使用新建、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等管理资源的方法。
【学习重点】
1. 理解文件、文件夹的概念与命名规则;
2. 掌握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左、右两部分的作用,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资源的存储方式;
3.学会资源查找的3种方法,并理解它们的用途;
4.学会使用新建、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等管理资源的方法。
【学习难点】
1.理解文件的概念,文件夹的作用;
2. 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资源的存储方式;
3. 学会使用新建、移动、复制、重命名、删除等管理资源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件、文件夹的概念与命名规则;
2.学会资源管理器的启动方法;
3.掌握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左、右两部分的作用;
4.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资源的存储方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打比方、对比等方法来理解计算机中资源的存储和管理,并且通过学生观察和实践来理解上述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自主学习以及逻辑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细化和分解能力,讨论学习和观察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乐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观念。
【设计思路】
从学生在计算机上写的作文和画的图画,计算机是以什么形式保存的,又是怎样来存储和管理的引入课题,接着再展示保存在计算机中的文章,画的图画,让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计算机中的资源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的。那这些文件杂乱无章的存储不方便查找,进而引出分类存储和管理文件的工具—文件夹。计算机又是怎样存储和管理这些文件和文件夹—“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然后将“我的电脑”窗口和“资源管理器”窗口进行对比学习,进行深刻体会和理解资源的存储方式—树型结构。
【学习重点】
1. 理解文件、文件夹的概念与命名规则;
2. 掌握资源管理器窗口的左、右两部分的作用,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资源的存储方式。
【学习难点】
1.理解文件的概念,文件夹的作用;
2. 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资源的存储方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打比方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设问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问导入,激发兴趣 1.设问:同学们利用计算机的记事本写的一段话,用画图软件画的一幅画,都被称为资源。那么计算机是以什么形式保存这些资源的?它又是怎样管理这些资源的呢?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资源管理
2.课件展示课题或板书课题 听讲、思考
设计目的 通过设置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学习、理解文件的概念 1.演示:打开一篇文章,一幅图画分别保存起来,让学生观察
2.提问:不论是一篇文章,还是一幅图画,保存起来在计算机都形成了什么?
3.点拨总结:文件是数据、程序和文档等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在形式。
观察
思考、回答
总结、听讲、理解?
?
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深刻理解文件的概念
学习、理解文件名的命名规则 1`.设问:打开一些计算机中的保存起来的文章、图片等文件,问怎样区别这些文件?
2.打比方:这就相当于教室里面在坐的都是学生,老师怎样才能区分大家呢?
3.点拨总结:为了便于区分文件,需给每个文件命名。
4.问:世界上的第一台电脑在哪个国家研制成功?它们要区别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要用名字,展示比尔盖茨和乔丹的名字,问他们的名字有何特点
5.展示两组文件名,和美国人的人名进行对比,点拨总结:文件名由主文件名和扩展名组成,中间用小圆点隔开。它就如同外国人的人名,名在前姓在后,中间小圆点。
6.学生打开D:\资源3,观察主文件名相同,扩展名不相同的文件,讨论这些文件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7.点拨总结:扩展名不相同,扩展名决定了文件的类型。
8.设问:外国人起名字用字母,中国人起名字用汉字,那么给文件命名用什么?
9.展示用数字、字母、标点符号、汉字等命名的文件,指出:文件可以用字母、数学、标点符号、汉字等形式来命名,问是不是所有的字符都能用来给文件命名?
10.要求学生打开画图软件,任意画一个图形,并尝试用2\来命名这个文件命名,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11.教师总结:/ \ ︳< > ? * : “”不能用
11.要求学生再次打开画图软件,任意画一个图形,并用大写字母A来保存文件,再重新画一幅图用小写字母a来保存,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11.[讲解] 文件名不区分英文字母大小写。
主文件名的长度不得超过255个字符。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听讲、理解
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观看演示、思考
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听讲、记忆
思考、回答
观看演示
动手操作、观察、体验
动手操作、观察、体验
听讲、记忆
设计目的 通过不同类型文件的直观展示,让学生理解文件名的组成;通过主文件相同、扩展名不同文件的对比观察,理解扩展名用来表示文件的类型
学习文件夹的作用 1.要求学生打开D:\杂文件,一堆杂乱无章堆放在一起的文件,让学生找“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这个文件。
2.设问:计算机内的文件不能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就像图书室内的书一样,胡乱堆放在一起,有什么不好?
3. 要求学生打开D:\整理好的资源,再次找“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这个文件。
3.点拨:计算机内的文件就要像图书室内的书一样分类存放,才能方便查找。这个分类存放文件的区域就是文件夹。同样,文件夹也要名字来区分,文件夹的命名规则与文件相同。
4.展示分类存放文件的文件夹,让学生直观感受文件夹的作用。
5.展示包含子文件夹和文件的几个文件夹,并讲解文件夹除了存放文件还能存放子文件夹。
6.与学生共同总结文件夹的作用:分类存放和管理文件和子文件夹的区域。
7.设问:这么多的文件和文件夹,计算机又是怎样组织和存储的呢?教师举例画出某个文件夹、子文件夹及文件的结构图。
8.问:这个结构图像日常生活中的什么呢?学生讨论
9.点拨总结:计算机中的文件及文件夹存储起来形成了树型结构。 动手操作、查找找、思考
思考、回答
听讲、加深理解
观看、感受
观看、听讲?
??总结、记忆
思考、回答
思考、讨论
听讲、强化理解
设计目的 通过杂乱无章的文件,让学生感受文件杂乱不方便查找,需要分类存放,进而引出文件夹。再通过绘制文件、文件夹的结构图让学生感受理解文件、文件夹的存储树形结构。
学习资源 管理器 1.计算机里面有许多的文件和文件夹需要管理,它肯定有管理的工具。前面大家学习了的“我的电脑”就是其中的一个管理工具,今天我们再学习另一个管理工具—资源管理器。
2.要求学生打开课本P43页,互相合作的,根据课本提示,同学互相合作动手操作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方法:开始—程序—附件—资源管理器)。
3.找学生演示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的过程。
4.要求学生动手打开“我的电脑”—C盘—WINDOWS---WEB.
5.要求学生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打开“我的电脑”—C盘—WINDOWS---WEB
6.教师演示并讲解强调: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只能看到当前文件夹的内容,看不到树状结构,而在资源管理器中左侧显示了文件夹的树状结构,又侧显示了文件夹的内容。
7.点拨总结:资源管理器窗口有两部分组成,左窗格称为文件夹树状目录区,右窗格称为文件夹内容区。
8.学生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动手打开“我的电脑”—C盘—WINDOWS---FONTS.观察每个文件夹前面的符号的变化,并交流讨论其作用。
9.点拨、总结:+代表折叠,—代表展开,没符号代表它不包含子文件夹。
动手实践,合作完成
观看学生演示,强化记忆
动手实践,体会两个窗口的不同
观看演示、听讲,强化记忆
听讲,加深理解
讨论、交流、合作,汇报讨论结果
设计目的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启动资源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对比两个窗口,理解资源管理器窗口被分为左、右两部分;通过交流合作讨论理解+、-号的含义。
展示目标 屏幕广播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齐读目标,明白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
设计目的 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
巩固练习 课件展示巩固练习题 思考、作答
设计目的 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本学习所学的内定。
课堂小结 对照板书设计与学生共同完成课堂内容的总结 同老师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设计目的 对本节课内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掌握哪些知识,进一步深化对重、难点的知识的理解。
课后思考与探究 尝试用其它方法打开资源管理器
设计目的 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不断探索的精神
下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整理好键盘、鼠标、课本,并从开始菜单正确关闭计算机。 按要求整理学习用品,正确关机
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学习用具,正确关闭计算机的习惯。


板书设计:
课题:资源管理
一、文 件:计算机中的信息的存在形式
二、文件的命名规则:
三、文件夹:分类存放和管理文件与子文件夹的区域
四、文件、文件夹的存储结构—树型结构
五、资源管理器—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与文件夹等资源的工具。
1.启动方法。
2.窗口组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