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5.3星月童话--画图程序的使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中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5.3星月童话--画图程序的使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21 22:2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星月童话----画图工具的使用
知识目标:
????? 1、继续探索学习“画图”的操作。
????? 2、通过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操作,基本掌握“画图”中“曲线”等工具的使用。
????? 3、学会图形的复制、翻转、旋转等。
????? 4、学会保存图形,并设置为桌面背景。
能力培养目标:
?????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供展现学生个性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创作,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精神。
思想教育目标:
????? 让学生在小组共同完成任务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
“画图”中“曲线”工具的应用;图形的复制;翻转、旋转图形;作品的保存,并设置为桌面背景。能画一幅有创意(思想、意境)的电子图画。
教具学具:
多媒体电子教室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质疑、互帮、讨论
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1.展示几幅图,要求学生完成其中一幅。(图形略)
2.这一节我们来完成一幅《星月童话》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画图技巧,首先让我们先欣赏一位小作者的作品.(略)请认真观察:在夜空中一轮弯月,缀着几颗小星星,在月亮和星星间架着一座银桥,它们在说悄悄话吗?
怎样一步一步用计算机画图程序完成它呢? ? 教师展示问题1,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基础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 教师展示问题2,学生观察《星月童话》图画后提问:看了这幅画你想到了什么?这幅画由哪些元件组成?这些元件你都能完成吗?有哪些元件间有相互联系?
你能完成一幅更有创意(思想、意境)的电子画图吗?(这时本节总的任务) ①??? 回顾知识,引入新课;
②??? 激发学生兴趣;
③??? 观察《星月童话》起到欣赏和示例的作用。
通过观察一幅图画为学生创设一个观察、思考的情境,是本课自然的引入。引导学生初步简单评价的同时对学生提出一项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探索逐步实现学习目标。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2] 要完成《星月童话》这幅漫画首先要画一个弯弯的月亮,那么,怎样来画弯月呢?
1.学习画图工具的使用。
2.试试看怎样把它变成一轮皓月?
3.想一想:能用另外的方法来画弯月吗? ?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师介绍画图工具的用法,然后展示问题2启发学生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技巧;教师展示问题3由学生分组、交流、探索来完成。
在此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对曲线工具使用的掌握情况;②使学生充分体会画图工具使用的灵活性;③学生表现出的观察、联想能力。 ? 活动2是本节课总任务的分任务1,学生从画弯月入手,学习有目的、有兴趣、有效果;通过问题2的学习能更深入地掌握曲线工具的技巧;通过问题3学生思考、分组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3] 图片中有了弯月,还需要星星,如何来画明亮的星星呢?
⒈思考用什么工具来画星星?
⒉天空中有一轮弯月,有多少颗明亮的星星呢?是不是每一颗星星都要重复一个个的画呢?回顾“写字板”中,要重复输一段文字有什么方法?可否仿效?
⒊在天空中每个星星都一样大吗?画图中如何处理?
? ??教师提出问题,先由学生独自完成一颗星星的制作,相互比较,看谁画的更有特征?增强审美意识;展示问题2学习“复制”“帖粘”的用法,通过问题3教师介绍图像拉伸和缩小的方法,后由学生自主发挥。
在此过程中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对星星形状的认识;②在复制是是否能正确选择对象;③改变图像大小时的方法;④学生能否合理搭配星星位置和大小。 活动3是本节课分任务二,主要是学习“复制”“帖粘”的用法,通过星星的制作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创作的空间,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引导学生从实际任务中学习知识,又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活动4] ??在《星月童话》这幅画中有了弯月,星星还需要什么?你们能否为它设计几个场景呢?
1、观察课前展示的图画,让我们共同来完成。
2、用喷枪画一座银桥,再输入“星星和月亮在悄悄说什么?”
3、图形中的两个小木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怎样来完成它们?
4、那个小人在干什么?你能独立完成这幅图画吗?
5、你能说一说在画图过程中有哪些情况会用到翻转和旋转这些方法?现在你会用吗?
6、你能对照这幅画编一则《星月童话》故事吗?要求用三言两语。
7、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你满意的电子图画,图中的元件可以自己画出,也可从其它素材中帖粘。 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分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翻转、旋转图像。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活动,指导、倾听学生意见和见解。争对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引导他们完成一幅满意的电子图画。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①学生在应用翻转旋转时能否正确选中对象;②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交流,鼓励学生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③学生能否完成一幅好的作品,开阔思路是关键,引导学生能与其它学科进行整合。如:要求学生完成一幅《静夜思》的图画等;④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情况及时个别辅导。 活动4是本节课分任务三,是本节课的关键环节,活动中分别用了分组讨论,相互交流,为学生提供创造、设计、画图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能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在相互欣赏、争辨、学习中得到提高。
? 学生通过前四个问题完成知识的学习,用问题5来启示学生知识应用的灵活性;问题6要学生知道每一幅画都有它的含义,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问题7将本节课推向高潮,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相互探讨,互相交流。要求学生在自己画的同时也学会应用已有的素材,同时也可上网搜寻,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活动5] 把作品保存起来,设置为桌面。
1展示各组作品,由小组代表课本组作品的创作方法及其内含,供全班同学欣赏、评析。并请其它组同学提出保贵的建议。
2根据建议完善本组作品;
3把作品保存下来,并设置为桌面背景;
4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画图技巧?请简要说明。 问题1通过大屏幕展示小组作品,组织全班同学讨论,评析,相互取长补短;通过问题2引导学生在不断完善中尝到更多的知识;通过问题3学会珍惜、保存、处理自己的作品;通过问题4学会总结所学的知识。
在此活动中,要重点关注:
①不同学生对一幅画的理解不同;②学生能否从不同的侧面谈感受;③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合作学习的必要性;④学生是否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⑤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活动5是本节课成果检验阶段,也是学生知识再提高、升华阶段,是本节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作品在大屏幕上的展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又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对课堂整体感受。在轻要做好愉快的气氛中体会收获的喜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