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VB程序设计基础
活动八 体验顺序、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第2课时)
一、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通过活动七,走近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程序设计的基本过程,如:需要进行界面设计,需要输入程序代码等,并动手体验了一个简单程序的设计过程。对可视化程序设计的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又通过活动八第1课时的学习,尝试着完成了求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程序设计。了解到程序设计得基本过程:输入、处理、输出。
学生的思维过程基础:初二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在发展阶段,本节课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计划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赋值语句,对部分学生来说有点困难,故教学过程需要引入更为直观的赋值过程展示,帮助他们理解。
然而,让学生学会从问题到程序设计代码的实现,对于初中生而言比较困难,教学过程需要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逐渐迁移过渡到未知的知识,淡化细节,突出重点,才能完成教材要求的活动目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赋值语句的格式及作用
了解如何利用文本框输入与输出信息
了解If 语句格式
编写简单的顺序、分支结构程序
2.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赋值语句进行简单代码的 编写,体验代码编写的过程。
体验分支结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经历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分析问题、构建算法,建立起程序设计思维框架。
2. 教学难点:
如何将这么多的学习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接受。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如下7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 知识回顾
活动内容:
1. 上节课练习(求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完成情况展示。引导学生一起把错误程序改正确。
2. 回顾正确的程序设计过程: 输入—处理—输出。
3. 从易错点:输入、输出过程中文本框放置在等号哪边的问题 引入新课内容:赋值语句。
实施教学效果:回顾程序过程的三步骤,并引出“=”问题,为学习赋值语句做铺垫。
第二环节 探索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探索1:根据赋值语句的定义,顺序执行程序语句,根据执行结果,分析程序作用。
活动内容:
顺序执行以下程序语句
A=2
B=3
A=A+B
B=A-B
A=A-B
注意事项:赋值语句的含义—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活动效果:
通过教师的引导,对照A和B的值得变化,学生观察得出程序的作用:数字交换。
对程序语句的逐步执行,加深了对赋值语句含义的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总结程序作用。
探索2:根据探索1得出的程序作用:数字交换,思考是否有其它方法能达到相同作用?
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实物体验,通过左右手各拿一个物品,尝试交换。
注意事项:左右手均不能同时拿两个物品。
活动效果:在学生探索过程中,很自然会想到找帮手来暂时拿其中一个物品,这正是数字交换的第二种方法的核心。最后,师生共同梳理出完整的数据交换的三步思维过程。
第三环节 编程练习,思维过程转化为代码过程
活动内容:
1. 教师演示完成数字交换的小程序编写。
2. 升级练习:图片交换程序。
因交换思维是相同的,学生能理解图片交换的原理。再加上之前强调了赋值过程类型需相容,学生很容易理解了中间变量必须为图片属性。最后由教师引导思路后,演示编程过程。
活动效果:
在理解交换数据思维的基础上,加上教师演示了一遍代码的书写过程。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第一个数字交换的程序,及第二个程序的代码补全。
第四环节 趣味提高,体验分支结构
活动内容:
1.比一比谁更快猜中小明包了几个粽子?(男女生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比赛)
(高级版猜粽子)
2. 教师提问: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答:猜中小明包了几个粽子
教师提问:猜的过程中有几种情况?
学生答:三种:多了、少了、猜中了!
3. 教师展示高级版猜粽子程序,提醒学生注意IF语句格式。
4.教师演示如何完成一个基础版的猜粽子程序:
图中①②提问,让学生来填写。
5.总结IF语句格式
活动目的:让学生感受分支结构,体验分支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
活动效果:由猜粽子游戏引起学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再自然引导到分支判断的思考,学生们基本了解了分支结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完成了代码补全。
第五环节 结合所学,拓展思维
由猜粽子游戏,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决定猜测的次数和准确度?
引出开放性思考,教师提出两方面原因:1.运气 2.算法。
推荐有兴趣的同学下去了解一种能更快猜中粽子的计算机著名算法:二分算法。
第六环节 展示学生练习
用随机点名软件抽取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完成情况良好。
第七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回顾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题,探索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的方式去体验编程的乐趣。
本节课从上节课习题情况作为导入,引起学生对于赋值语句的思考,然后通过“数据交换”的编程练习,让学生深入学会赋值语句的使用过程。然后通过趣味提高,让学生体验分支结构语句的作用。整体设计中考虑到了学生思维的引导,设置问题恰当。不足之处:由于时间原因,知识拓展方面只提及了二分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