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2 20: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章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北京朝阳?初三一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在公路两旁植树,可以有效防止噪声的产生
D.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音调不同
2.(2019·河北永年?初二期中)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3.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下列对两人声音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4.(2020·上海奉贤?初三二模)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乐器编钟。用相同的力敲击不同的编钟主要可以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5.(2020·丹东市第七中学初三一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得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6.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是控制噪声的三种措施,在图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措施是
A.B.C.D.
7.(2020·陕西延安?初二期末)下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相同
B.甲、乙、丙三者只有响度相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都相同
8.(2017·江苏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初二月考)如图,四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A.甲、乙、丙、丁
B.丙、乙、甲、丁
C.甲、丙、乙、丁
D.丙、甲、乙、丁
9.(2020·四川泸州?初三其他)关于下列小实验、小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录音棚墙壁装隔音棉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图乙是两个声音的波形图,它们的音色不同
C.游泳上岸的人感到冷是因为水汽化放热
D.冰和盐放在易拉罐中搅拌熔化过程中底部出现霜,说明盐使冰的熔点降低
10.(2020·江苏仪征?初二期末)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用无线电才能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丙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丁图B超检查身体应用声能传递信息
11.(2020·山西太原?初三三模)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A.声咅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12.(2020·山东青岛?初二期末)如图,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B.真空可以传播声音
C.听不见闹铃声是因为闹铃不再振动
D.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二、多选题
13.(2020·山东历下?初二期末)如图是课本中关于声现象的一些插图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逐渐抽取空气,音乐芯片的声音逐渐变小,说明发声体振幅变小
B.乙图,用纸片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齿轮,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丙图,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从声源处减弱气流产生的噪声
D.丁图,用声呐探测鱼群的深度和确切位置,这是超声波的重要应用
14.(2020·衡阳市第九中学初二期末)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小
C.小提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三、填空题
15.(2020·山东宁津?初三二模)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产生的倒车雷达利用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探测障碍物,帮助司机倒车.
16.(2020·辽宁望花?初三其他)如图所示为2019年10月1日建国70周年华诞阅兵的情最。整齐的受阅将士喊出亮的口号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播,让主席听到口号声嘹亮是因为声音的______(填“音调高”或“响度大”),彰显出了三军将士的威武站姿。
17.(2019·湖南株洲?初二期末)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如图1),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如图2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据实验结果可推知:真空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18.(2019·山东烟台?初二期末)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_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改变了。如图所示是“声音的特性”的思维导图,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1)________;(2)__________。
19.(2019·湖南新田?初二期中)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_____m/s,人耳能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则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要大于_______
m,才能区分原声和回声。
20.(2020·福建福清?初二期末)“笙”是我国古老的吹奏乐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如图所示。吹奏时,美妙的声音是由竹管内空气柱_____产生的;竹管长短参差不齐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填声音的一种特性)
21.(2020·广东阳江?初二期末)如图甲是安装在公路边的噪声监测仪,噪声监测仪
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降低噪声.如图乙,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下同)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来判断周围同学距离他的远近。
22.(2019·盘锦市大洼区田家学校初二期中)甲、乙两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所用时间之比为________;倒车雷达是利用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工作的。
23.(2019·四川金牛?成都外国语学校初二期中)如图甲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发生改变(选填“响度”、“音调”、“音色”).如图乙所示,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其中音调最高的是____(选填“A”、“B”、“C”、“D”).
24.(2019·滦南县第三中学初二期中)医院利用超声波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四、实验题
25.(2019·河北石家庄?初二期中)如图所示为小聪、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自制的土吉他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琴弦的长度、粗细、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松紧程度一致。则: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

(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_____;
(3)他们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选择c和d进行研究
;原因是_____

(4)他们还可以选择_____进行哪项研究:_____;
(5)实验探究中他们所用的主要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
26.(2019·安徽省涡阳县丹城中心校初二期中)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产生的.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C
6.C
7.B
8.A
9.A
10.D
11.C
12.B
13.BCD
14.AD
15.
3.125

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为5分20秒
17.1
4
18.甲

19.向右运动
向左运动
向右运动
20.10
甲和丙
西
21.匀速
在相同的时间经过的路程一样
等于
小于
DE
22.气泡的运动趋于稳定,便于计时

不变
气泡的大小
23.

0.24
0.2

24.
匀速
加速
1
0.75
A
25.(1)v=;(2)刻度尺;秒表;(3)便于计时;(4)0.18;0.225;(5)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