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子和原 第一课时(课件20页+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分子和原 第一课时(课件20页+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22 09:58:2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时1导学案
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
知识点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和原子
阅读教材P48,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

等构成的。
知识点2:分子的基本性质
阅读课本P48,回答下列问题。
1.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
千克,一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以
滴水为一毫升)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这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的

都很小。
2.探究:分子是否在不断地运动
烧杯A
烧杯B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
结论
思考:
我们把蒸馏水加热之后再滴加浓氨水,烧杯A中酚酞溶液会发生什么变化?
将烧杯B中加入少量热水,烧杯A中溶液迅速变红,说明了什么?
探究:分子之间是否有间隙
思考:1.日常生活中水以三态存在,那么它的分子之间间隙上有什么区别?
2.生活中固体难压缩,而气体容易压缩,是什么原因?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
1.每年5月都是栀子花开的季节,栀子花开香飘四溢,这体现了
A.?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
?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的体积很小??
?????
D.?分子之间有间隙
2.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水结成冰是由于(

A.
水分子的运动停止了
B.
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
水分子变小了
D.
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能力提升]
1.下列事实对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说明CO2分子很小
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2.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特性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操作或现象
分子特性
A
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B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C
湿衣服晾干
分子是运动的
D
1滴水中大约有个水分子
分子很小
A.?A??????????????B.?B??????????????C.?C??????????????D.?D
3.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____。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____顺序先后变成____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____具有挥发性。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__。
(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
[直击中考]
(2019年邵阳)1.关于“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B.?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不变,是因为变化前后原子的质量和数目都保持不变
C.?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019年株洲)2.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
湿衣服变干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A.?A??????????????????B.?B??????????????????C.?C??????????????????D.?D
(2019年永州)3.吸烟让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时,也造成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2019年长沙)4.如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②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
课题1.分子和原子
课时1
1、物质是由

、等微粒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特征):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⑵分子总是在不断
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

⑶分子之间有
: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

(附: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基础达标]
B
2.
C
3.
D
[能力提升]
D
2.B
3.(1)胶头滴管;(2)CBA;

;
在不断的运动;
浓氨水;起衬托作用,(3)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4)浓氨水滴在滤纸条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
[直击中考]
A
2.
C
3A
4.1)对比??
(2)?C试管中的酚酞试液较B试管先变红色???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
(4)不污染环境??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我的收获(思维导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0张PPT)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课时1
人教版
初中化学
导入新课
“闻香寻梅,踏雪无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子构成。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点)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讲授新课
思考
(1)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又是什么原因?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品红加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呢?
实验与探究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结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讲授新课
现象:烧杯中的水由无色变成紫色
讲授新课
思考:下面两幅图说明什么?
说明了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从而也证实了科学家的设想。
我们能闻到花香,但是看不到,为什么呢?下列我们来学习分子的性质。
讲授新课
2.分子的基本性质
1.
20滴水为1mL,1mL水的质量是1g,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个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约需要3万年才能完成.
通过估算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l.67×1O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讲授新课
实验与探究
探究1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氨水遇酚酞会变红)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思考:走过盛开的花圃时为什么能闻到花香?
讲授新课
烧杯A
烧杯B
实验现象
解释
结论
溶液变成红色
溶液不变色
烧杯B中浓氨水挥发出来,使氨分子进入烧杯A中,形成的氨水使酚酞变红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烧杯B中只有浓氨水不能变色
点拨
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分子的速率加快;所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
讲授新课
思考:看下图你得到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分子的性质: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观察与思考
讲授新课
所以气体容易压缩,而固体难以压缩。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3.分子在不断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的基本性质: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为预防“冠状“病毒,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B
2.下列化学推理中正确的是(

A.
水由液体变为气态体积增大,说明水分子体积增大
B.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水分子的运动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
C.
物质混合后总质量等于它们的质量之和,所以混合总体积也等于它们体积之和
D.
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大,原子小
B
3、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
67×l021个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
(2)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其体积小于20mL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3)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4)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和固体难以压缩,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间有间隔
构成水银的粒子间有间隙,温度升高间隙变大,温度降低间隙变小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
直击中考
(2019·海南)1.对于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分子的种类变多
B.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6
000
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
L的钢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A
(2019·郴州)2.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如用如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
(2019·成都)3.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的是
(  )
A.品红溶解
B.篮球充气
C.酒精挥发
D.柳絮飞扬
B
D
(2019年衡阳)4.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不变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
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
氨分子不断地运动扩散到B烧杯中去的缘故
没有必要
实验1已经做过对比实验了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