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统编版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统编版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2 09:1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小题3分,第8题5分)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蝉蜕(tuì)
涨水(zhǎng)
一霎时(shà)
B.水藻
(z?o)
粗犷(ɡuǎnɡ)
仿膳(shàn)
C.黄晕
(yùn)
徘徊(huái)
吝啬(sè)
D.应和
(yīng)
憔悴(qiáo)
贮蓄(chǔ)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卖弄
澄清
草垛
呼朋引伴
B.干涩
仁蓄
哄托
山岛辣峙
C.倾诉
蓑衣
郎润
花枝召展
D.骄媚
诱惑
悠远
迫不急待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的生活。
②既能,把握方向,又能,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
闲适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B.①闲适
闲暇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C.①闲暇
闲适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D.①闲适
闲暇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演讲真是精彩,赢得了淅淅沥沥的掌声。
B、十九大即将召开,代表们肩负人民的重托,精神抖擞地走进会场。
C、国庆节放假,和同学呼朋引伴去看场电影,理个时尚的发型是不少学生的选择。
D、公园里,花儿争奇斗艳,蝴蝶轻飞曼舞,一群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在欢快地唱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使大家受到很大的启发。
B.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C.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②师傅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③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④行者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⑤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
③⑤⑥①④②
B.⑤①②④③
C.①⑤②④③
D.⑤②④①③
7.下列对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C.《雨的四季》是老舍的作品,写的是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D.《观沧海》的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8.古诗词默写填空
①春天像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④《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最能体现诗人绵绵乡愁的诗句是:,。
⑤《次北固山下》表达对亲人及家乡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5分)
济南的秋天
老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心须有山有水。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镶着各色绦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向。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好美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浮着水波,做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9.第1自然段的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是( ??
 )(3分)
A、济南的秋天是静谧的  B、济南的秋天是温和的
C、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D、济南的秋天是虚幻的
10.请你分析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的写作手法及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第③自然段写山腰颜色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其作用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第③自然段最后一句的感叹句,它具体赞美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更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13分)
清明的心弦
①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郊外,到公园去游玩。
②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尽,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然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地的骄傲、大树的安慰,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来呢?
③潮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然后,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贴心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垂钓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④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修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瑟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紫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⑤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库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急购,结束了她们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⑥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窠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去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那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
⑦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14、本文的文眼是
(限两个字)。(2分)
15、第②段中作者说"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沉重的与快乐的负担","沉重的负担"、"快乐的独担"各指的什么?(3分)
16、第④段作者用了的手法,用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与初冬时节相比,突出农民们的“”。(加引号的用文中词语回答)
(3分)
17、选出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
(3分)
A、第②节对落叶的描写让人联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歌颂了落叶无私奉献的精神。
B、文章的主体部分先写比较开阔的场景,后写某种景物,再由人及物;排序有致,眉目清晰。
C、第⑥节一连两个“告别”,六个“迎接”,给人以这样的启示:冬天是收获之后、新的搏击之前的暂时休整,它有辞旧迎新、承前启后的意义。
D、无论写树、写水、还是写大地、写郊外,都大量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有趣。
18、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分)
三.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
咏雪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9下列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差可拟:大体
因风起:趁、乘
D.俄而:突然
翻译下列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把雪比作柳絮趁着风飞舞。
D.“尊君”、“家君”,后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前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2.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二)古诗文阅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
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2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
四、作文(50分)
2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结识了新同学。请你为我们大家介绍一位你的新同学,注意采用适当的描写方法和修辞。
请以“我的新????????”为题写作,不少于600字。
(2)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我省涌出大批逆行者,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请以“最美逆行者”为题写作,不少于600字。
①任选一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附: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7DAADDBC
8①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②随君直到夜郎西
③沾衣欲湿杏花雨
④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⑤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阅读一答案:
C?
10.作者用春天西湖的景色和夏天瑞士的风光与济南的秋天作比,反衬出济南秋天之美;用上帝馈赠秋冬两季,衬托出济南好。
11突出山腰颜色变化莫测,给人以动感。
12.赞美塔在蓝天映衬和阳光照耀下,更高了些,棱角曲线更真、更分明、瘦硬。?
13.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二:
喜欢(或“清明”)
“沉重的负担”是“因为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快乐的负担”是因为累累的果实是大树的“安慰”
16.第④段作者用了
对比
的手法,用春天的“适时播种”,夏天的“__龙口夺粮___”,秋天的“_颗粒归仓_”与初冬时节相比,突出农民们的“从容”。(加引号的用文中词语回答)
(3分)
17.C
18.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19.D
20.翻译句子参考译文
21.C
22.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23.【答案】B
【解析】B项中“描写了大海的近景”理解错误,应为“描写了大海的远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4.【答案】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