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 教学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 八年级下册 教学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9-09 10: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的复习 教学稿
学校组别:: 主备人: 时间:2011年6月8日
一、复习目标:
让学生理解力的基本知识,知道力的三要素。
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理解摩擦力的决定因素,以及摩擦力的利弊。
二、复习重难点:重点:力的三要素,难点:重力,摩擦力
三、合作学习: 第一节:力的复习
考点1: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 。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有力必需有 物体和 物体。
例: 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
A.船浆 B.湖水 C.同学 D.龙舟
2、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考点2: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 和 。
例:1、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2、如图10所示是小运动员在进行体育比赛的情景,请你观察图片,提出两个与物理有关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问题1:
解答:
问题2:
解答:
第二节:怎样描述力
考点: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和 有关,我们将它叫做力的三要素2、知道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的画法。
例:1、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2、如图7所示,一辆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请以0点为力的作用点画出小汽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F和阻力的示意图。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考点:1、力的单位是 ,实验室常用测量力的工具是 ,它的工作原理是:
例:1、如图右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如图2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
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2N C.4N D.8N
第四节:来自地球的力
考点:1、由于地球的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3、重力的方向是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 上。
4、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式是G= ,其中,g= N/Kg,表示的意思是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例:1、刘星同学的质量为40 (选填“Kg”、“g”或“mg”),则他的体重为 N(取g=10N/Kg).
2、运动员将铅球抛出去,铅球在空气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的阻力)则它受到 力,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方向是:
3、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4、在上右图甲中,画出电灯静止时受力的示意图:
第五节:摩擦力
考点: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产生 物体相对运动力,叫做摩擦力。
例: 如图所示,一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当条形磁铁靠近铁块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用点)
考点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和 有关。
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1 2、
4、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 2、
3、 4、 。
例:1、自行车把手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摩擦;自行车刹车时,是通过增大刹车皮与车圈之间的_________来增大摩擦。
2、冰雪天的交通事故相对要多一些,原因是汽车行驶在结了冰的路面上时,所受到的     小,容易打滑;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措施之一是: 。
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4、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摩擦力f摩/N
① 木块与木板 8 l.6
② 木块与木板 12 2.4
③ 木块与毛巾 12 5.0
(1)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序号 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
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应运了 方法,在物理学习中应运了此方法来研究的实验
还有
四、课堂练习:
1、游乐场里的碰碰车是孩子们喜欢玩的,当两辆车对碰时,都会向后运动,这既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又说明力的作用可以_____________。
2、建筑工地上,砖工师傅常用重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________,其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___。
3、在跳板跳水这项运动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和,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是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_____,后者主要是运动员的_____________。
4、在排球赛中,二传手传过来的球,主攻手用大小不变的力扣球,球的落地点和旋转性各不一样,这说明力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5、雨天,在泥路上洒上一些炭渣可以防止滑倒,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__________________。
6、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用电磁力量使列车“浮”起来,再通过牵引力使列车开动的车辆,它利用磁悬浮使列车脱离与钢轨的接触,从而可以使摩擦________而极大地提高行驶速度,矿泉水的瓶盖都制成凸凹不平的条纹,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方便打开。
7、如果人体和其他物体之间不存在摩擦,对人的衣、食、行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试举两例:
例:人将拿不住筷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用下列哪个说法最能说明力的现象( )
A.力能产生响声 B.力是作用是相互的
C.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D.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9、如果没有重力,就不会出现下列哪个现象( )
A.河水不能流动 B.杯中的水倒不进嘴里
C.人一跳起来就会离开地球 D.人无法握住鸡蛋
10、对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测正确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C.一只鸡的重力大约是120N D.一位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60N
11、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易打开。
B.拉链不好拉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好拉了
C.搬运笨重货箱时,可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
D.冬天马路上结冰,可在冰面上撒些细沙,就更安全
五、课后反思:
第八章 力与运动的复习
学校组别:三岔中学理化生组: 主备人:唐啸 时间:2011年6月10日
复习目标: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理解惯性及应用。
2、能够熟练应用力的合成解决实际问题。
3、能理解二力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复习重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难点:二力的平衡条件。
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1: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到 作用的时候,总保
持 运动或 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加推理的条件下得出来的。
例: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 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第一次(毛巾表面) 第二次(棉布表面) 第三次(木板表面)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选填“相等”或“不等”),即小车应从斜面上的____________处释放。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2、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
那么它将做( )
A.匀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加速运动 D.曲线运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 B、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物体受力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
考点2:1、把保持 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也叫 。
3、在任何情况下一切物体都有 。
4、惯性是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故在物理中没有惯性力的说法。
5、请列举三个有关惯性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的例子:
1、 2、
3、 。
例:
1、放学后,同学们在球场上踢足球,小丽用力把球踢了出去,同时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足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球在草地上最终会停下来是由于 。
2、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3、驶员和乘客要系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紧急刹车或发生碰撞时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下列知识能用来解释这种做法的是( )
A.惯性 B.电磁感应 C.生态平衡 D.受到惯性力
4、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四种现象有弊的是( )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C.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第二节:力的合成
考点: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我代替,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 。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 。其合力的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 。公式:
3、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其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 。其合力的方向与其中 力的方向相同。公式: 。
例:
1、向下抛出质量为5kg的物体,它所受的重力是 N。若物体在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3N,它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合力的方向 。
2、一物体受到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与F2,分别为20N和50N,则它们所受的合力为 N。
3、水平放置的水桶重350N,一个用3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则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
A、50N B、650N C、300N D、 0 N
第三节:力的平衡
考点: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状态时,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叫做平衡力。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1、
2 、
3、
4、 。
例:
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15中的位置,
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
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
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运动的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 )
A.自由下落的苹果 B.加速上升的火箭
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D.减速行驶的机车
3、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推桌子未推动,是因为此时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
4、小宇用50N的水平力把重15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面上,木块恰能匀速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N;若减小水平压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 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
A. 1 N,0 B. 0,1N
C. 2N,1N D. 1N,1N
6、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用习惯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
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三、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
A.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B.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
C.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D.“助跑”有利于跳远的成绩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A.汽车车速太慢 B.汽车紧急刹车 C.汽车缓慢启动 D.汽车突然加速
3、有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10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5、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都消失,则该石块将(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
C.落到地面上 D.立即停止运动
6、如图10所示,跳伞运动员在从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没有打开之
前,下落会越来越快,此时运动员受到的阻力 重力;当降落
伞打开后,运动员匀速下落时,受到的阻力 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课后反思:
第九章:压强的复习
学校组别:三岔中学理化生组: 主备人:唐啸 时间:2011年6月12日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并能熟练撑握固体压强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复习让学生开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并能计算液体的压强。
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特点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理解和计算,难点:压强的理解和计算。
复习:
第一节:压强
考点1:1、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 关;只有放在水平面支撑面上的物体压力 重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3、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上用 表示。
例:
1、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用控制变量法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a)一块砖平放在泡沫塑料上 (b)两块砖叠放在泡沫塑料上 (c)一块砖竖放在泡沫塑料上
观察比较(a)、(b)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有关。比较图(a)、(c)的情况可知
压力作用的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用控制变量法还可探究____________实验。(只填一个)
1、将重为2.5N的教科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则书对桌面的压力为_ __N。
考点2:1、物体 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用符号 表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P表示 单位是 。F表示
单位是 。S表示 单位是 。
2、增大压强的方法可以增大 ,减小 。请列举二个增大压强的例子:1 2 。
3、减小压强的方法可以减小 ,增大 。请列举二个减小压强的例子:1 2 。
例:1、通常一个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A.10Pa B.102 Pa C.104Pa D.106 Pa
2、啄木鸟有“森林医生”的美誉,这是因为它有坚而硬的嘴,这样的好处是增大 ,我们有时就能看到它用嘴将树木啄破,吃掉害虫的情景。粗略估计啄树木时施加力的大小约为0.5N,喙与树木的接触面积约为10-6m2,则喙啄树木时产生的 压强约为_____Pa。
3、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4、下列事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 B.压路机上碾子的质量很大
C.载重汽车装有许多很宽的车轮 D.滑冰运动员的冰鞋上装有冰刀
5、为纪念郑和七下西洋将华夏文明传扬于世,闽江口屹立起国内最大最高的一尊石雕像。石雕像和基座的总质量为7×105kg,基座底部呈正方形,面积约为50m2,则石雕像和基座总重力是___ 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___ Pa。(g取10N/kg)
第二节:液体压强
考点:1、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浓度的增加而 ;
3、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
4、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 。
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例:1、如图9是水坝的截面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
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___ ____,
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2、洋一号"是我国一艘现代化综合性海洋考察船,船上配备的机器人系统在6000m深的海底进行探测时,机器人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
3、如图7所示,一平底圆柱状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
子的底面积是80cm2.杯子装上10cm高的水后,杯子和
水的总质量是0.8kg则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是 P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大小是 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 Pa; (杯壁的厚度忽略不汁,水的密度是1 0 xl03kg/m3,g取l0N/kg)
4、小明在一个塑料瓶的侧壁上戳了三个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他在探究报告中画出了图中所示的四种水流喷出时的图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5、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考点2:1、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 。
2、当连通器里只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保持 。
3、请列举三个属于连通器的例子:1、 2、 3、 。
4、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规律被称为 。
5 是属于利用帕斯卡原理工作的。
例:1、洗手池的下水管道常常做成的弯管,弯管的“弯”很多情况下是受地形决定的,但其中的一个“弯”却有着特殊的功能,它能堵住管道,防止污水管内的臭气顺着管道逆行,从而污染室内的空气。其实这个“弯”是利用物理模型 的原理来设计的。
2、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2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第三节:大气压强
考点1:
1、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有力地证明了 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最早测出了 的值为 Pa。
3、请列举在我们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子:1、 2、
3、 4、 。
例:
1、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帕,(760mm汞柱)
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
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
2、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用吸管吸牛奶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3、以下各事例中不足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 )
A.高压锅 B.抽水机
C.拔火罐 D.吸盘式挂衣钩
4、如图5所示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考点2、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 ,液体的沸点 。
例:1、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10m高,
B.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
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0C,
D.同一地区大气压 也是变化的.
2、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水的温度在升高的过程中,高压锅良好的密封性,使水蒸气不易外泄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 ,从而提高水温,所以容易煮熟食物。
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气压_____(填“高”或“低”),球内的气压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将球胀破。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反思:
第十章:浮力
学校组别:三岔中学理化生组: 主备人:唐啸 时间:2011年6月10日
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通过复习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方向,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通过复习让学生了解物体的沉浮条件,并能应用。
4、通过复习让学生了解浮力的应用。
二、复习重难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难点:浮力的应用
三、复习过程:
第一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考点1、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越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越 。
例:
1、如图所示,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 ,
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
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厨房中也包含着很多
物理知识. 如: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 ,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
3、自2009年4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第七次大提速 城市间运行时间大幅压缩。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
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
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
第二节:认识浮力
考点1: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 。浮力的方向是 。
2、称量法测浮力: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石块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为F浮= 。
例:1、一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 ,它的施力物体是 。
2、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一石块重为1N,将石块完全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6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N,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cm3。(取g=10N/kg)
3、下列关于浮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B、只要物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一定越大
C、阿基米德原理只适合于液体,不适合于气体
D、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形状及
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考点2:3、浮力的大小与 , 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 无关。
例: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第三节: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考点1: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被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 ;F浮= ;
例:
1、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所受浮力较大的物体是( )
A、小木块 B、大石块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如图9所示,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
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气泡受到水的浮力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今年4月,为庆祝人民海军建军60周年,我潜艇部队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海军检阅活动。某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3,最大下潜深度350m,此潜艇位于水面以下100m处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受到水的压强是 Pa。
4、体积为100厘米3的实心铁球浸没在水中,铁球受到的浮力
为 _ 牛,浮力的方向是 的。(g取10N/kg)
5、一个重5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
水杯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 __N,溢出水的重力是__ __N。
6、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这就是
著名的 。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得
物体A重4 N,将物体A浸没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
数如图5所示,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N。
第四节:物体的浮与沉
考点1:1、物体的沉浮条件:上浮: F浮 G物 ρ液 ρ物
下沉: F浮 G物 ρ液 ρ物
悬浮: F浮 G物 ρ液 ρ物
漂浮: F浮 G物
例: 1、一只苹果的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用手将其浸没在水中时,苹果受到的浮力为 N(g取10N/kg),松手后苹果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2、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 )
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 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
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 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
3、小刚同学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将同一物块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的液体中。如图3所示,物块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而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小
B.甲杯液体的密度跟乙杯液体密度一样大
C.物块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
D.物块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大
4、某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将重为10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盆中,
有90g水溢出,则( )
A.物块会浮在水面上 B.物块会悬浮在水中
C.物块会沉入盆底 D.不能据此判断出物块的沉浮
5、如图2,物体S在水中静止,当向杯中十分缓慢地加水时,物体S将会( )
A加速上升 B保持静止 C加速下降 D无法确定
6、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比较轮船在长江与东海里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由于轮船始终浮在水面上,所以它受到的浮力不变
B.由于海水的密度大,所以轮船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C.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小,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小
D.由于轮船排开海水的体积大,所以它在海洋里受到的浮力大
考点2: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密度计;盐水选种;潜水艇;热气球
例:1、有一潜水艇悬浮在水中,如右图所示.当用压缩
气体把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
将_______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在未露
出水面之前,潜水艇所受的浮力
将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沉船打捞人员在水面下作业,他在续继下潜的过程中( )
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 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3、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轮船所受浮力变小     B.轮船所受浮力变大         
C.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  D.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
4、如图7所示,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
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所受到的浮力
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________F乙,
测得甲、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和ρ乙,则
ρ甲______________ ρ乙。(填“>”、“=”和“<”)
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
学校组别:三岔中学理化生组: 主备人:唐啸 时间:2011年6月10日
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了解杠杆的五要素,并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2、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并能应用和区分。
二、复习重难点:重点:机械效率的应用;难点:机械效率的应用。
三、复习过程: 第一节:杠杆的平衡条件
考点1:1、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 。
2、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 。
3、从支点到 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4、从支点到 的距离叫做阻力臂。
例:
1、如图所示,是一个Z形杠杆,请在
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练习:1、在下图左中画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拉力F所对应的力臂l.
2、定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杠杆。如上图右所示,某人用绳子沿着倾斜方向通过定滑轮拉住钩码,已知人手的拉力为F,钩码重力为G。
(1)请在图中标出这只“杠杆”的支点O,画出拉力F的力臂(保留作图痕迹);
考点2: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可用公式表示为: 。
例: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
力的省力杠杆(图b),O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
力F2都与杠杆垂直,且AO=5cm,BO=1cm,
F1=20N,则F2= N。
2、将重为5牛顿和15牛顿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杠杆的左右两端。若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当杠杆平衡时,左右两边臂长之比为( ) 
A.3:1     B.2:1     C.1:3     D.4:1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如果杠杆右侧高左侧低,则可将左
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在支
点左侧20cm刻度处挂3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在支点右侧15cm刻度
处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要使弹簧测力计示数最小,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应沿 方向,此时读数为 N.
4、在电视剧《三国》中,有这样一个情景:一群士兵用力拉动
一个杠杆,会将石块抛向敌方阵营。它是一个 杠杆。
要把石块抛出去,图中作用在A点的力沿 方向最小
(填a、b或c)。
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
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
杆_________端将下沉。
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
(1)实验时,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___位置平衡。
(2)若不计杠杆质量和摩擦且杠杆刻度均匀,每个钩码都相同,在C点挂2个钩码时,在D点应挂_________个钩码,杠杆才能恢复平衡。
(3)若钩码所挂位置不动,将左边的钩码拿掉一个,要使杠杆仍保持平衡状态,应将右边的钩码拿掉 个。
由此,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考点3:1、杠杆可分为三类: 、 、 。
2、省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的杠杆;虽然省力,但费 。
3、费力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的杠杆;虽然费力,但省 。
4、等臂杠杆:动力臂 阻力臂的杠杆;既不 ,也不 。
5、请列举三个省力杠杆的例子:1、 ,
2、 ,3、 。
6、请列举三个费力杠杆的例子:1、 ,
2、 ,3、 。
7、请列举一个等臂杠杆的例子: 。
例:1、图1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2、下列工具:①钢丝钳 ②钓鱼杆 ③筷子 ④镊子 ⑤开酒瓶用的起子,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3、图5是各式各样剪刀的示意图,它们都是一对的杠杆。现要用它们来剪开较硬的物体,其中选用最合适的剪刀是( )
4、在图4中,甲是一个金属扳手,乙是一双竹筷.请你
(1)从力学角度分析,写出它们的一种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力学角度分析,写出它们的一种不同之处:
5、园艺师傅使用如图所示的剪刀修剪树枝时,常把树枝尽量往剪刀轴O处靠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 ( )
A.增大阻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B.减小动力臂,减小动力移动的距离
C.增大动力臂,省力
D.减小阻力臂,省力
第二节:滑轮
考点:1、定滑轮特点:不 ,但能 的方向。(实质是个 杠杆)
2、动滑轮特点:省 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实质是 为 二倍的杠杆)
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 。
例1、如图1所示,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杠杆一定能够省力 B.定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C.动滑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D.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个重要的装置是(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D.省力杠杆
4、如图1所示的滑轮是________滑轮,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使用这种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________________。
5、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6、观察右图甲,乙,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中,甲的目的是 ,乙的目的是 。
7、请在图8中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线。
第三节:功
考点:1、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 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物体在 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功的计算公式: ;其中W 表示 ;单位是 ;
F表示 ;单位是 ;S表示 ;单位是 ;
例: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手从地面提起水桶,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B.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
C.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它做了功
D.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
3、王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秒。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哪个值 ( )
A.3W B.30W C.300W D.3000W
4、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3m,所用的时间是5s,则拉力所做的功为 J,重力所做的功为 J,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
5、 青少年在安静思考问题时,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则你在考试的2小时内,心脏做功约为 J,用这些功可以让一个质量为50kg的物体匀速升高 m。(g取10N/kg)
6、如图7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在这个过程中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
B.拉力F做了300J的功
C.重力做了600J的功
D.重力做了1200J的功
7、在校运会中,小翔参加了铅球比赛。如果他用200N的力,将重50N的铅球投到了10m远处。则下列关于他投球时做功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功2000J ? B.做功500J? C.没有做功?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8、如图所示,重力8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1,物体静止后,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F2使物体向左运动10m,在力F2作用过程中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
B.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仍为2m/s
C.拉力F2做的功为300J
D.重力做的功为800J
第四节:功率
考点:1、 内物体所做的功的多少叫做功率;
2、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 程度;
3、功率的计算公式: ;其中P表示 ;单位是 ;
W表示 ;单位是 ;t表示 ;单位是 ;
例:1、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2、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则此过程中( )
A.重力做了3000J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30W
C.推力做了1000J的功 D.摩擦力为100N
3、如图1所示健身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的质量为4kg,滑轮摩擦不计。当向下摆动脚腕使细绳拉着物体A缓慢(匀速)提升时,脚腕对细绳拉力的方向在改变、大小 (选填“也改变”或“不变”)。若2.4s内脚腕将A物体匀速提起0.3m,则对物体A所做的功为 J,功率为 W。
4、王小虎同学听到上课铃响了,他一口气从一楼跑到三楼,所用时间为10秒。那么他上楼过程中,克服自己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下面哪个值( )
A.3W B.30W C.300W D.3000W
5、如图2所示,是建筑工地常用来搬运砖块的两
种机械(滑轮组和起重机)。观察图2中甲、乙
两图,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图1中丙图和_____图可得出:在相等的时间
内,起重机比滑轮组做的功多。
第五节:机械效率
考点:1、人们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那部分的功叫做 ;
对人们没有用的,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叫做 ;
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叫做 。
2、我们把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 ,其计算公式为 ;
由于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所以机械效率没有 ;又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因此机械效率的值总 。
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B、做功时问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l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2、如图5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
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 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则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 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李玲玲同学用水桶从水井中提水做清洁,她在把水从井底提上来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B.对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C.对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D.对水所做的功是总功
4、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
如图4所示的两种方式搬运,F1和F2做功的情况,以下
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B、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
C、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
D、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
5、图2所示,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把同一货物提到同一高度,
使用 滑轮能够省力,使用 滑轮机械效率较高。
6、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及物重的关系,小华在斜面上每次都匀速拉动物块(如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斜面倾角θ 物重G/N 物块上升高度h/m 拉力F/N 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300 5.0 0.25 3.4 0.50 73.5%
2 400 5.0 0.35 4.2 0.50 83.8%
3 500 10.0 0.35 8.4 0.50
(1)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出第3次实验的有用功是______J,总功是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倾角越大,所需的拉力越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重_______ (填“有关”或“无关”)。
7、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800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
(l)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行驶速度的大小;
(3)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8、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为200N,人用125N的拉力向下拉动绳子,5s内可使物体匀速上升2m求:
(1)拉力所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

⑴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 .
⑵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 阻力(填“>”、“<”或“=”).快到站点时,列车鸣笛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
⑶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⑷沪宁两地高速铁路线长是297km,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用时54min,则它行驶的平均速度
是 km/h.
⑸乘客在站台边候车时,为什么站在离轨道一定距离的地方才能确保人身安全?
答: .
机械能
学校组别:三岔中学理化生组: 主备人:唐啸 时间:2011年6月17日
一、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
2、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二、复习重难点:重点:动能与势能的理解;难点: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三、复习过程:
考点:1、: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物体的 越大, 越大,动能 就越大。举例:1 2 3
2势能分为 和 。
3、势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物体 越大,被举得越 ,重力势能就越大。举例:1 2 3
4、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的能。物体的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举例:1 2 3
5、机械能: 和 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
6、卫星饶地球转动时,从近地点转到远地点的过程中人造卫星的重力势能将 ,动能 ,速度 。(填“变大”、“变小”、“不变”)。
7、单摆上升过程时是 能转化为 能。下降过程是 能转化为 能。
例:
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下落到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阻力而做减速运动,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返回舱的动能__,重力势能 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受到的所有外力同时消失,它的速度将_____,动能将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所示,把一个金属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将小球拉到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从A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4、下列加点的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弓开如满月 B.箭去似流星 c.云来云又往 D.蜻蜓立杆头
5、一物体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物体在下滑的过程中( )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C.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6、我市竹资源非常丰富,生活中常常用到竹筷。下列关于筷子的“自述”中,错误的是( )
A. 将我放在水里,我就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B. 当人们在餐桌上使用我时,我就成了省力杠杆
C. 当我从桌面掉到地面的过程,我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
D. 将我斜插在玻璃水杯中,我的身子被“折断”是由于光的折射
7、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
B.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C.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8、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比赛项目。小娟同学荡秋千时,在从一侧的最高点荡到另一侧的最高点这一过程中,小娟的 ( )
A.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B.动能一直增大
C.动能先减小后增大 D.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图7
30
30
20
20
10
10
0
O
c
bF2
a
A
图5
图1
A
图5
甲 乙 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