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一、选择题
1.如果(m-1)x2+2x-3=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
)
A.m≠0
B.m≠1
C.m=0
D.m≠-12
2.若一元二次方程式的两根为,其中a、b为两数,则之值为(
)
A.
B.
C.3
D.5
3.方程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则的值为( )
A.m=±1
B.m=-1
C.m=1
D.m≠1
4.设一个奇数为x,与相邻奇数的积为323,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x+2)=323
B.x(x-2)=323
C.x(x+1)=323
D.x(x-2)=323或x(x+2)=323
5.下列方程中,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2x2+7=0
B.2x2+2x+1=0
C.5x2++4=0
D.3x2+(1+x)
+1=0
6.已知x1、x2是方程x2-3x+=0的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是(
)
A.3
B.-3
C.
D.1
7.已知下面三个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恰好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则的值为(
)
A.0
B.1
C.3
D.不确定
8.已知α、β是方程x2﹣2x﹣4=0的两个实数根,则α3+8β+6的值为( )
A.﹣1
B.2
C.22
D.30
9.下列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A.
B.
C.+2x?1=0
D.
10.已知m,n是方程的两个根,则的值等于(
)
A.4
B.5
C.6
D.7
二、填空题
11.已知如下一元二次方程:
第1个方程:3x2+2x-1=0;
第2个方程:5x2+4x-1=0;
第3个方程:7x2+6x-1=0;
…;?
按照上述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的排列规律,则第8个方程为___.
12.把方程(2x-1)(3x-2)=x2+4化为ax2+bx+c=0形式后,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________.
13.关于x的方程a(x+m)2+b=0的解是x1=﹣3,x2=1(a、b、m均为常数,a≠0),则方程a(x+m﹣1)2+b=0的解是________.
14.已知a,b是方程x2+x﹣1=0的两根,则a2+2a+的值是_____.
15.若a是方程x2-2x-2015=0的根,则a3-3a2-2013a+1=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设a是方程x2﹣2006x+1=0的一个根,求代数式a2﹣2007a+的值
17.阅读下列材料:
(1)关于x的方程x2﹣3x+1=0(x≠0)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得:x-3+=0即x+=3,
,.
(2)a3+b3=(a+b)(a2﹣ab+b2);a3﹣b3=(a﹣b)(a2+ab+b2).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
(1)x2﹣4x+1=0(x≠0),则x+=
,
=
,
=
;
(2)2x2﹣7x+2=0(x≠0),求的值.
18.已知方程.
(1)当为何值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
(2)当为何值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19.若m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实数根.
(1)求a的值;
(2)不解方程,求代数式的值.
20.解题时,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未必是最简单的,你可以再想一想,尽量优化解法.
例题呈现
关于x的方程a(x+m)2+b=0的解是x1=1,x2=-2(a、m、b均为常数,a≠0),则方程a(x+m+2)2+b=0的解是
.
解法探讨
(1)小明的思路如图所示,请你按照他的思路解决这个问题;
小明的思路
第1步
把1、-2代入到第1个方程中求出m的值;
第2步
把m的值代入到第1个方程中求出的值;
第3步
解第2个方程.
(2)小红仔细观察两个方程,她把第2个方程a(x+m+2)2+b=0中的“x+2”看作第1个方程中的“x”,则“x+2”的值为
,从而更简单地解决了问题.
策略运用
(3)小明和小红认真思考后发现,利用方程结构的特点,无需计算“根的判别式”就能轻松解决以下问题,请用他们说的方法完成解答.
已知方程
(a2-2b2)x2+(2b2-2c2)x+2c2-a2=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其中a、b、c是△ABC三边的长,判断△ABC的形状.
21.设p,q是整数,方程有一个根为,求p﹣q的值.
2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1)x+m(m+1)=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已知方程的一个根为x=0,求代数式(2m-1)2+(3+m)(3-m)+7m-5的值(要求先化简再求值).
23.已知a、b为方程x2-2x-1=0的两根,不解方程,求a2+2b2-2a-4b+3的值.
【参考答案】
1.B
2.B
3.B
4.D
5.C
6.A
7.A
8.D
9.C
10.B
11.17x2+16x-1=0
12.5,-7,-2
13.x1=﹣2,x2=2
14.1.
15.-2014
16.-1
17.(1)4,14,194;(2).
18.(1)
(2)或
19.(1);(2)4
20.(1)x1=-1,x2=-4
(2)1或-2
(3)直角三角形
21.-3
22.(1)略;(2)5.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