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噪声及其控制 
当代四大污染是什么? 
水污染 
空气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 
噪声污染 
→ 
↓ 
← 
↑ 
当代四大污染之一 
水污染 
当代四大污染之一 
空气污染 
当代四大污染之一 
固体废物污染 
当代四大污染之一 
噪声污染 
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来源分类 
交通运输噪声:引擎声、汽笛声、刹车声 
施工噪声:搅拌机、 打桩机、切割机等的声音 
工厂里的噪音:机器运转振动发声,机器切割、摩擦、锻造等发声 
社会生活噪声:娱乐场所的音乐声,商店、集贸市场吆喝叫卖声 
噪声的含义: 
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 
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且强度过大。 
噪音的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2.环境保护角度上的噪声: 
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甚至对人体有害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请你说说:你周围有哪些噪声? 
人们把噪声称为“隐形杀手”。这是因为,除了使人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妨碍工作和休息以外,还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 
●听力下降 
●头昏、头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症状 
●噪声还是诱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噪声的危害 
 
 声强级用分贝来表示 ,符号是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超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超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超50dB 
注:0dB是指刚刚引起听觉的声音。 
声强级 
街道上显示声强级的装置 
 既然噪声的危害这么大,那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方法来控制和减弱噪声呢? 
噪声的控制 
 1、 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控制 
 改进声源的结构,采取减振、隔振等技术和加装消声器、禁止鸣喇叭. 
 摩托车的消声器 
是在哪儿减弱 
了噪声? 
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控制 
隔声、吸声和消声,如隔声板、植树种草(吸收噪声)、关门窗. 
树木能够 
吸收噪声, 
所以常说 
“幽静的 
森林”. 
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如戴耳塞、耳罩、头盔、用手捂住耳朵. 
放鞭炮时不由自主地会捂住耳朵 
防噪声耳塞 
直升机驾驶员为什么戴耳罩?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的迅猛增加,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交通运输噪声,我国各大城市于大街等车流量较大的路段设置了禁止车辆鸣号警示牌,加大了管理力度,有效遏制了机动车辆肆意鸣号的不文明交通行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观察空军地勤人员的耳罩, 
这是采取了哪一种减弱噪声的方法? 
公路隔声屏障减少公路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A.此地有乐队, 可以出租 
B.道路弯曲, 行车注意安全 
C.禁止鸣笛, 保持安静 
禁鸣标志 
观察加框的标志,哪种说法是对的? 
 城市高架道路某些路段有高3-4米的透明板墙,目的是: 
  A、保护车辆安全行驶 
 B、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    
 C、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D、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使车辆产生的噪声被屏障、反射或部分吸收而减弱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D 
以下减弱噪声的办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影剧院的墙壁用吸声材料制成 
B.在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汽车禁止鸣笛 
D.住宅小区的楼层之间要求有绿化 
C 
(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吸声) 
(人耳处减弱) 
(阻断噪声传播途径,隔声吸声) 
 体育馆的顶部采用大量吸声材料,目的是什么? 
汽车的发动机在排气时会发出很大的响声,产生噪声污染,我们平时听到汽车发出的 
声音很小,这是因为安装了消声设备,如果让你设计消声器,原理是怎样的呢? 
答.消声器中应有一定的吸音材料,结构上要增加声音的反射次数,减弱声音传出来 
一青年在歌舞厅做服务生快两年了,近日来他感到听力下降,睡眠不好,头疼,经医生检查,他的血压也升高了,你能帮助他找出可能导致患病的原因吗?你认为怎样做才会缓解病症? 
歌舞厅的声音常常超过70db,多时达到90db以上,人长期生活在以上的噪声中,能引起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衰退等,这一青年发病的原因应是噪声所引起的,若离开这样的环境到幽静的地方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得到缓解。 
针对这种现象,请你提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以声消声 
原理: 
 甲声源传来的“密部”和乙声源的“疏部”恰好同时到达某点,他们就会互相抵消。 
应用: 
 有源消声技术。消除空调器、冰箱、汽车发动机等所发出的噪声。 
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往往会感到万籁俱寂,你知道为什么吗? 
刚下过的雪是新鲜蓬松的,它的表面有许多小气孔,当外界的声音传入这些小孔时便会发生反射,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孔径小,所以仅有小部分声音能从入口反射出来,而大部分则被吸掉了,因而导致了万籁俱寂的场面。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雪吸收了。 
你知道吗? 
课堂小结 
一、噪声的来源 
物理:声源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声音且强度过大. 
环保角度: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甚至对人体有害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二、声强级 
 声强级的单位:分贝(dB) 
 
 三、噪声的控制 
 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课后作业 
www1、2、3 
评测练习 
科学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