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天鹅舞曲》教学设计
备课人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时间
课题 《四小天鹅舞曲》 第( 1 )课时 课型 欣赏
教 材
分
析 《四小天鹅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里的一段舞曲。这部尽人皆知的《天鹅湖》完成于1876年。
《小天鹅舞曲》是在舞剧第二幕里,王子和公主互相表白爱情之后,四个小天鹅跳的一段欢乐舞蹈的伴奏音乐。在这支舞曲的后面,是《三个大天鹅舞
曲》和《天鹅的集体舞曲》,它们表达了天鹅们的欢乐心情。 《四小天鹅舞曲》篇幅不大,它是f小调,4/4拍,中庸的快板。开始,由大管吹奏出八分音符的、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一小节以后,双簧管首先用二重奏形式奏出轻快的乐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小天鹅天真可爱的形象。然后长笛在高八度上进行重复。在他们演奏的乐句的长音上,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十六分音符几次穿插在乐句结尾的长音上,显得很有生气。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熟悉乐曲的主题音乐,感受管弦乐队的乐器音色,并了解乐曲的背景。
2、能用线条、图形、动作、打击乐器等体验方式,表现《四小天鹅舞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3、体验音乐的节奏和拍子,感受音乐的舞曲风格,初步体会舞曲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 重点 体验乐曲的节奏和舞曲风格,熟记音乐主题。
教学 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理解乐曲,进行综合表演,感受音乐美。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电子琴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组织教学
课前一歌
师生问好
新课教学
故事导入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首先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童话故事,你们想听吗?
教师借助视频讲述《天鹅湖》的童话故事。
乐曲及作曲家简介
那么,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又是谁创作呢?
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于1876年,根据俄罗斯民间故事《天鹅公主》和德国童话《天鹅湖》创作的。
柴科夫斯基一生的作品极多,体裁多样,他先后创作了三部芭蕾舞剧,除了今天我们学习的《天鹅湖》,还有《胡桃夹子》和《睡美人》。
初听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聆听全曲,出示课题,感受乐曲情绪。
复听乐曲《四小天鹅舞曲》,分析乐曲结构
复听乐曲,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模仿小天鹅跳跃的步伐,再次感受活泼跳跃的音乐形象,并思考:这首乐曲分几部分?
那么,在乐曲中乐曲开头和结尾的部分分别叫什么呢?
分段聆听
(1)聆听A段
聆听A段,划分乐句,并介绍主奏乐器的出现顺序及作用。
请同学们用你的食指和中指随着前奏来模仿一下小天鹅跳跃的步伐(注意提示速度)。
复听A段
下面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这段音乐,并随老师一同模仿乐器演奏时的动作。
(3)聆听B段
请同学们聆听音乐并思考:B段中有几个乐句?其中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通过图谱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乐句的开头相同,而结尾不同。其中,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是完全重复的关系。
(4)学习划B段旋律线
下面请同学们再听一遍这段音乐,让我们伸出手指一起来划一划旋律线吧。
(5)聆听A’段
老师请你再听一段音乐,仔细听一听这段音乐与我们前面听到的哪一段音乐相似?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
打击乐器为A’伴奏
用响板、双响筒和三角铁为乐曲伴奏。
(7)聆听尾奏
乐曲的结尾是一段短小的尾奏,请同学们,先来听一遍尾奏。
你们听出来尾奏有什么特点了吗?乐曲结束在两个强音上。
为什么尾奏老师用指挥的图片表示呢?老师就是要让同学们用指挥的方式体验乐曲结尾处的两个强音,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指挥一下尾奏,请你注意在乐曲的结尾处,你的指挥动作一定要体现出强收。
(8)完整聆听全曲
完整聆听全曲,加入动作、划旋律线、打击乐伴奏等形象。
三、创编活动
1、欣赏芭蕾舞剧片段《四小天鹅舞曲》
2、介绍芭蕾舞
你们知道刚刚我们看到的这段视频的舞蹈形式是什么吗?
简单介绍芭蕾舞
3、学生动作创编
找出视频中你印象最深的动作,展示给大家,并邀请同学一起表演。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舞蹈
5、分组展示
四人为一组,分组上台展示,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
课堂小结及作业布置
今天的音乐之旅到这里,也快接近尾声了。请同学们课后将天鹅湖的故事讲给身边更多的小朋友,喜欢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一画你心中的天鹅湖和白天鹅。
以童话故事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芭蕾舞剧《天鹅湖》视频片段,直观形象的展现故事情节,为介绍芭蕾舞做铺垫。
学生对作品和作曲家有初步了解,为更好的学习本课奠定基础。
完整聆听全曲,学生对作品风格、情绪有初步感受。
把握乐曲结构,为分段聆听做铺垫。
用手指模仿小天鹅跳跃的步伐,在聆听中熟悉主题旋律,感受乐曲节奏。
感受主奏乐器的演奏方式,明确乐句的划分,记忆主题旋律。
以图谱的形式展现乐段的旋律走向,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各乐句。
学生以肢体形式感受旋律,加深对旋律的认识。
再次引导学生进行任务聆听,加强对旋律的印象。
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了解不同打击乐器的特点。
对乐曲有整体感知,明确不同乐段的特点。
学生对芭蕾舞的特点有初步了解。
学生自己编创的动作印象更为深刻。在分组表演中,学生反复聆听音乐,加深对旋律的印象。
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艺术形式的美,以多种多样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