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3 19:5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查找资料的作用,学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体会通过朗读表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的方法,尝试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3.体会词语的不同词性,尝试通过恰当运用词语来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通过朗读表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的方法,尝试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交流平台
1.引入新知。
引导学生思考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2.交流心得。
引导学生认真朗读“交流平台”上的三段话,思考每段话所写的内容,并画出关键词句。
学生自读、思考后交流感受。
要点1:学生可借助关键句来了解每段话的主要内容,如“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板书:资料促理解)
要点2:学生可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经历来谈。如了解了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背景,就更能体会到陆游诗中的伤痛和林升诗中的悲愤。
3.内化收获。
请学生朗读本单元令人感动的一段文字,然后师生来共同欣赏并评价。
(板书:朗读)
要点1:教师可从语速、语调和节奏上来引导学生进行微调,从而使朗读能更加恰当地表现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如读《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自然段。
要点2:在读悲痛、庄重、谨慎等内容时,可以读得稍缓一些、低沉一些等。(板书:定基调
讲方法)
4.教师小结。
要点1:对于一些年代较早、远离自己生活的文章,如古诗等,可借助资料来了解写作背景,以便理解其表达的情感;也可以结合一些课外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要点2:可通过朗读,把文本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
学习活动二:词句段运用一
1.揣摩词语的感彩
(1)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自由读,并交流词语的意思。
举世闻名
兴高采烈
足智多谋
呕心沥血
臭名远扬
得意忘形
诡计多端
处心积虑
(2)同桌讨论,词语分组及分组理由
要点1:分成上下两组,第一行的词语表示赞美,第二行的词语表示贬低。
要点2:像第一行表示赞许、肯定等感彩的词,就叫褒义词;像第二行带有讽刺、训斥感彩的词,就叫贬义词。
(板书:感彩
褒义
贬义)
2.辨析词语的感彩。
(1)学生联系生活再说几个褒义词和贬义词。
(2)从上述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并注意褒贬的语境要统一。
要点:请学生互相评价所使用的词语是否恰当
提示:
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加害于他。于是,他想了个法子,要诸葛亮限期打造十万支箭。诸葛亮足智多谋,巧妙地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输得心服口服。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褒义词“足智多谋”,旨在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3.教师小结。
只有正确理解并恰当地使用褒义词和贬义词,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平时要多积累,也要注意辨别,不能闹出笑话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顿号的用法,了解逗号和顿号在用法上的区别,并养成正确使用顿号的习惯。
2.通过鉴赏钢笔字作品来学习笔画、结构、篇章布局的一些书写要点,了解诗句要居中写、上下左右要对齐的要求。
3.积累两组含义不同的成语,并感受其描写的不同情境。
教学重点
学会顿号的用法,了解逗号和顿号在用法上的区别,并养成正确使用顿号的习惯。
教学难点
积累两组含义不同的成语,并感受其描写的不同情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词句段运用二
1.解读标点
(1)出示课本中的两句例句,请学生齐读,要求尽量读出不同标点的停顿节奏。
(2)请学生找一找这两段话用到的标点符号。
(3)揭示、学习新标点顿号。请学生思考顿号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
2.学会区别。
请学生自读句子,并思考顿号、逗号和句号的不同用法,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要点1:逗号属于句内一般性停顿,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或表示句中成分之间的停顿等。顿号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短语,停顿时间比逗号短。句号则表示句意的完结和一句新句的即将开始,停顿时间最长。
要点2:补充《标点歌》
一句话说完,画个小圆圈(句号),
中间要停顿,圆点下带尖(逗号),
并列词之间,点上瓜子点(顿号)。
要点3:再次齐读这两句,注意停顿时间的区别。
3.内化区别。
(1)用课件出示下面的句子,请学生练习填写标点符号。
毽子越做越讲究(
)有黑鸡毛(
)白鸡毛(
)芦花鸡毛等(
)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提示: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2)开展集体交流、订正,分析错误的原因。
学习活动四:书写提示
1.激发兴趣。
出示课文中的两幅书法作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钢笔书法运用实例,激发其写好书法作品的兴趣。(板书:书写)
2.感悟细节。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两幅书法作品,看看两者有什么不同。
要点:一幅是横着写的作品,一幅是竖着写的作品。
(2)再次观察这两幅作品,思考如何写好古诗书法作品。
要点1:每一句诗都居中写,而且上下左右的文字要对齐。
(板书:居中对齐)
要点2:《登鹳雀楼》是竖版作品,书写时候要从右往左、从上往下书写。
3.尝试书写
请学生在作品纸上书写古诗《示儿》或者《登鹳雀楼》,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价
要点: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每个字大小匀称、字间距适中、整体布局合理,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板书:和谐)
5.鉴赏作品
提示:教师可结合书法名家的钢笔字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以拓宽其视野。
学习活动五:日积月累
1.初读体会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16个成语,请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
(板书:成语)
2.思考主题
提示:两组成语都与“国家”这一主题相关。
3.辨析成语
引导学生自由读成语,进一步感知成语的意思。
要点1:师生共同探讨不理解的成语的意思。
太平盛世:指安定兴盛的时代。
政通人和:指政事顺遂、人民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国泰民安:指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要点2:
从第1、2行成语中可感受到国家的和平安定、富裕强大,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从第3、4行成语中能读出战乱动荡、战火连天,老百姓穷困潦倒或流离失所,过着痛苦悲惨的生活。
(板书:太平盛世
多事之秋)
要点3:可引导学生联系当下,表达自己的感受。
4.熟读成诵
(1)指导学生再次朗读成语,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成语所蕴含的不同的情感。
(2)背诵成语。可指名背,也可要求齐背。
5.布置作业.
(1)请学生回家认真写一幅古诗书法作品,并在班级书法作品展上展出。
(2)熟读《语文园地》中出现的词语。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资料
促理解
朗读
定基调
讲方法
感彩
褒义
贬义
书写
居中
对齐
和谐
成语
太平盛世
多事之秋
精彩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2行成语,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自由诵读,然后交流学习心得)
师:课前让同学们查阅了一些有关“治世”的课外资料,相信这些资料一定会对大家理解“日积月累”中的成语有很多帮助。
生1:我通过查资料了解了“文景之治”,这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朝廷釆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国家变得很强大。
生2:我想补充几点。当年文帝的生活十分节俭,而且贵族、官僚也不敢奢侈浪费,使国家的开支减少了很多,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文帝、景帝还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生3:当时的社会比较安定,百姓逐渐富裕起来了。到了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而且府库里的大量铜钱由于多年不动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都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师:大家说得十分到位,看来通过查阅资料你们对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从第1、2行的这些成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4:我好像看到了一个和平安定、富裕强大的国家,在这里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师: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类似文景之治”这样的时期比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请大家带着这种赞赏、怀念的语气,再来读读“日积月累”中第1、2行的成语。
(生齐读成语)
点评:
在本案例中,教师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课前通过搜集与“治世”有关的课外资料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如互相补充不足的地方,以达到对成语的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对一些成语的整体认识,从而感受到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可贵性。这样就帮助学生从理解个别成语逐渐过渡到整体理解成语,这是一个阶梯式的提升过程,它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搜集资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