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2 10:3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
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探究活动一
阅读教材P133,P134内容,结合P138学习拓展,完成作业:
1、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四个方面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统治的特征。
2、南京国民政府代表谁的利益?
3、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中国的路在何方?
探究活动一
项目
国民党前期统治特征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探究活动一
项目
特 征
政治
一党专政;形式上统一
经济
官僚资本摧残、压迫民族工商业
军事
内战(军阀混战,围剿红军)
外交
对外妥协,不抵抗
探究活动一
项目
特 征
政治
一党专政;形式上统一
经济
官僚资本摧残、压迫民族工商业
军事
内战(军阀混战,围剿红军)
外交
对外妥协,不抵抗
代表大地主、大官僚、大资产阶级
一、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
第一,南京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为帝国主义对华扩张敞开了大门。
据统计,抗战前夕,在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即控制了煤产量的55.2%,新法采煤量的77.4%,发电量的77.1%,冶铁业的95%,石油工业的99%,在中国的现代工业和运输业中,外国资本占到了71.6%,外国银行资产也要比华裔银行多1/3。
补充材料
第二,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社会经济活动和土地关系中仍居于统治地位。
蒋介石甚至公然宣称:“今日中国之土地,不患缺乏,亦不患地主把持,统计中国人口,与土地之分配,尚属地浮于人,不苦人不得地,惟苦地不整理。”
据1934年抽样调查无锡104个村长的身份,地主占91.3%,富农占7.7%,商人占1%。又据国民政府江苏省民政厅于1928年至1934年间的统计,该省有1000亩土地以上的大地主共374人,其中77人为国民党军政官吏。
第三,利用超经济的力量,即依靠国家政权力量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巧取豪夺,聚敛了大量财富,逐步形成了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和陈果夫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对全国的经济控制。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果夫
针对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甚至胡适也在《独立评论》上说:“大多数农村所以破产,农民所以贫困,是由于国内政治不良,剥削太苛,搜刮太苦,负担太重。现时内地农村最感苦痛的,是抽税捐太多,养兵太多,养官太多。纳税养官,而官不能做一点有益于人民的事;纳税养兵,而兵不能尽一点保护人民之责。剥皮到骨了,血髓全枯了,而人民不能享受一丝一毫的治安幸福。在这种痛苦之下,人民不逃亡、不反抗、不做共产党、不做土匪,那才是该死的贱种哩。”
——转引自匡长福:《权与钱——蒋宋孔陈聚财录》,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66—67页)
旧问题与新局势:我们能从上述事实中得出什么结论呢?
旧问题: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否改变?南京国民政府能不能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
于是,敢不敢开辟新路?开辟怎样的新道路?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必须回答的两个根本性问题。
关于第一问题,这里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共产党员夏明翰(1900—1928)就义前,写下了: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郭亮(1901—1928)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仅27岁。就义前留给妻子李灿英的遗书中写到:
“灿英吾爱:
亮东奔西走,无家无国,我事毕矣,望善抚吾儿,以继余志!” 。
“有名的工人运动的组织者”——郭亮
二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探究活动二
阅读教材P134——P137内容,结合P138探究与拓展,完成作业:
1、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四个方面概括中国共产党在1929-1937年开拓革命新道路的史实。
2、从史实中看出中国共产党代表谁的利益?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的革命新道路有何意义?
探究活动二
项目
中国共产党开辟新道路的史实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探究活动二
项目
中国共产党开辟新道路的史实
政治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经济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军事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反围剿斗争;长征
外交
从俄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
探究活动二
项目
中国共产党开辟新道路的史实
政治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经济
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
军事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反围剿斗争;长征
外交
从俄国道路到“走自己的路”
代表人民群众、中华民族利益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形成的重大意义:
1、从实践上看,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形成对促进中国革命从低潮走向复兴、并最终走向胜利指引了正确方向。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也是两者相结合的第一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是在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主要是“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中形成的。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勇于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
探究活动三
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
探究活动四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
红军长征途中,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长征路上,红军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日平均行军74华里,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 5条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通过6个不同少数民族地区。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时86000人,到陕北是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长征胜利:锻炼和保存了大批骨干
谢 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