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3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件35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2 10:45:31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概念解读----文明
现今史学界一般把“文明”界定为:……除了政治组织上的国家以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宫殿和官署)、经济(手工业以外,又有商业)、文化(包括宗教)各方面活动的中心。它们一般都已经发明文字和能够利用文字作记载,并且都已知道冶炼金属。文明的这些标志中以文字最为重要。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
请思考:构成文明的标志有哪些?(关键词)
仰韶文化的陶文符号
仰韶文化姜寨遗址复原图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黄河流域:
马家窑文化--铜刀
齐家文化--铜镜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黄河流域:
大汶口文化刻画陶尊
黄河流域: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龙山文化玉琮
 龙山文化(白营城)遗址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黄河流域:
龙山文化墓葬遗存
河姆渡文化猪纹钵
良渚文化玉琮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长江流域:
红山文化玉发箍
红山文化玉龙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辽河流域:
新石器早期
仰韶文化 姜寨村落
新石器晚期
龙山文化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红山文化玉发箍
良渚文化玉琮
龙山文化玉琮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10000---4000年)
一、文明起源:远古遗址的诉说
新石器时代----文明曙光
时间:历史悠久,传承不断
空间:分布广泛 多元汇聚
关联:独立发展 相互交融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概念解读----国家
国家形成的标志: 一是阶级和阶层的存在, 二是公共权力(公共权威,稳定的公职人员(官僚机构),强制性机构和统治的存在等)。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2013》
请思考:构成国家的标志有哪些?(关键词)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於甘。 ……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司马迁《史记 夏本纪》
“夏后氏百官” ---《礼记》(战国至秦汉著作)
“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监狱)” --《竹书纪年》
(春秋著作)
文献记载中的夏朝
问题:夏朝具备国家的特征吗?请找出关键词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於甘。 ……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司马迁《史记 夏本纪》
“夏后氏百官” ---《礼记》(战国至秦汉著作)
“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监狱)” --《竹书纪年》
(春秋著作)
文献记载中的夏朝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文献资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考古资料)……我辈固得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
历史学家
王国维
考证历史之法——二重证据
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
考古发掘中的夏朝?
二里头宫殿基址复原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二里头宫殿基址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考古发掘中的夏朝?
差异悬殊的随葬品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1.夏朝
王位世袭
公共权力(设官分职,监狱,军队)
(有待探索)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甲骨文中的商朝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问题:你认识这几个字吗?其中透露出哪些历史信息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问题:你能通过卜辞发现哪些历史信息?
甲骨卜辞中的商朝
丙子卜,其登黍于宗。(《合集》30306) 月一正,曰食麦。(《合集》24440)
己巳卜,? 贞我弗[其]受穄(ji)年。(《合集》9946正甲)
庚申卜,贞我受粟年,三月。 《前3303》
贞,弗受稻年,二月”。 《後上31·11》
丁未卜,大兄受禾。” 《佚653》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兽面纹爵 青铜带流觚 青铜觥 父己祖辛尊
青铜文物中的商朝
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 兽面纹斝(jiǎ)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商朝
政治:相对完备的公共权力
经济:手工业:青铜冶炼 酿酒
文化:青铜器(体现礼制和等级)
甲骨文
神权色彩浓厚:垄断神权 强化王权
农业:相对发达,木石工具
同姓亲族
功臣
殷商降族
请思考:分封的对象有哪些?主体是什么?
     分封内涵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分封内涵---- 汉字寻踪    
  
    (国)   
  
    (封)   
  
请思考:受封诸侯享有怎样的权利?
(土地、人口、武装)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分封故事: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分封规定:诸侯“一不朝,则削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灭其国”。
----《孟子.告子》
请思考:两则材料说明诸侯对周王承担怎样的义务?
(随从作战、朝觐纳贡、效忠臣服)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分封内涵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等级序列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西周分封
分封广泛 王族主体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实例体会
等级在西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体现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西周分封
分封广泛 王族主体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二、早期国家:文献与考古的探寻
诸侯权力相对独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