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2013)信息技术第一册 3.3声音的采集与简单加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2013)信息技术第一册 3.3声音的采集与简单加工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22 09:5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声音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声音的采集;2、声音文件的加工。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多媒体的组成元素与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流程,掌握了多媒体中图像元素的采集与简单加工,在此基础上,学习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的采集与简单加工。由于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较少,对声音制作方面的内容了解得更少,所以这节课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跨度也比较大。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讲解得更基础,更细致,可通过反复的练习以提高学习效果。这节内容比较多,将其分为两个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声音的简单加工。
教学对象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培养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特别是课堂上所观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较多,学生对多媒体的组成与制作非常感兴趣。而平时经常接触到电视网络上的歌唱选秀节目,学生对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的采集与加工尤为感兴趣,但由于本校农村学校的学生,平时接触计算机的时间不多,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实践的时间少,动手能力相对较差,需要给以他们更多的时间与耐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音频加工文件——Audacity界面及常用的工具按钮;
掌握音频文件的简单加工,如调整音量大小,截取、删除、重组音频文件;
了解制作特效音频文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声音文件通过加工后的变化效果;
通过学生实践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声音文件加工的方法及过程,提高学习软件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精神;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截取、删除、重组音频片段。
教学难点:音频文件的高质量加工。
教学策略
教师以实例引入,并布置呈阶梯式难度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引导整个课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学习的完成各个任务。整个课堂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教师给以辅导,最后以成果展示的方式演示各小组的代表作品,并评出最佳小组和优秀个人作品。
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平台、麦克风、局域网、多媒体课件、Audacity声音编辑软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请一位女同学上来唱一小段歌。
教师利用电脑自带的“录音机”录制歌声,生成shengyin.mp3文件。
学生上来唱歌
引起学生兴趣,复习旧知识:声音的采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提问】我们可不可以将这首歌女生的声音变成男生的声音呢?
【教师操作】展示“变声”后的效果。
【提问】怎么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老师刚才使用的是什么软件?
小声讨论,欣赏,跃跃欲试。

认识Audacity 2.0音频加工软件 【课件展示】音频加工软件——Audacity 2.0的界面及常用的工具按钮,重点提示选择工具、多功能工具、时间移动工具等。如图:

观看课件,听老师讲解
通过图像认识新软件,并了解常用的工具按钮(与已学软件的异同)。

学生操作软件,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将学习任务(三个)发送到学生电脑,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任务。【任务一】将音频文件“动画.mp3”前20秒文件截取出来,并将音量调整为适合音量,保存文件;【任务二】将文件“朗诵.mp3”前10秒和后10秒的文件删除,并对音频段的开头结尾做“淡入”和“淡出”的效果处理;【任务三】将简单加工后的两个文件重组为新文件,命名为
“动画朗诵.mp3”
启动软件,熟悉工作界面,练习操作,并完成任务。操作过程中向小组或老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初步了解Audacity软件,熟悉基本的操作:调整音量大小,截取、删除、重组音频文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示学生音频文件 【展示成果】播放2-3个学生完成的音频文件,指出存在的问题。
【内容讲解】重点讲解重组音频文件的操作方法与需要注意的问题:多个音频文件的选取与移动连接。
欣赏学生完成的音频文件,检查自己的练习,做出修改。听教师讲解操作步骤,加强印象。 即时反馈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让学生的教师的讲解中巩固操作步骤。

综合练习:打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 【布置主题任务】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录制一首歌(应用电脑自带的“录音机”或Audacity 软件)。具体要求:音频文件的前30-40秒是旁白朗诵,必须有伴奏,对采集后的声音文件进行合理的剪辑加工,以达到最佳效果。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讨要演唱的歌曲,朗诵的旁白内容。对采集后的声音进行加工,添加特效。 将声音的采集与加工综合一起,学生在兴趣与任务的驱动下,愉快地学习,完成作品。
成果展示 通过教学软件“学生演示”功能,挑选2个小组的组长展示并讲解小组的作品。 小组长展示作品,介绍各成员工作,并讲解添加的特效。其它小组认真聆听并作出评价。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精神。
课堂小结 【内容小结】没有声音媒体介入的多媒体让人感到有所欠缺,声音是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音的采集与简单加工,声音的特制效果都显得尤为重要。 在电脑H盘填写评价表,自评、互评,并提交到教师机。 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制定的自评、互评,结合教师评价,选出最佳小组,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反思
声音是多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同学们对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加工,特别是声音的加工,制作特效等操作非常感兴趣。在制作小组音乐专辑的过程中,是兴趣与知识非常融洽的整合,基本的操作,简单的加工同学们掌握得不错。同时由于时间关系,大家对声音的细节处理得不够顺畅,如声音的衔接等,对声音的特效处理有待提高。可在后面的课程上给以学生更多的时间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