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从毫升到升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从毫升到升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09-09 19:5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从毫升到升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从毫升到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的操作,认识毫升和升,并初步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2.知道可以使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3.知道毫升和升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4.在初步形成毫升、升实际多少的表象基础上,能与生活中的常见实物建立联系,正确运用单位。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认识1L=1000mL;通过自己动手制作1L的量具,并用来测量身边容器的容量,积累关于升与毫升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教学重难点: 1.建立毫升和升的量感。2.进行毫升和升之间的换算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师:昨天老师请你们回家收集家中有关毫升和升的物体,你们收集了吗?来小组里先交流一下。再集体交流。通过交流你对毫升与升有哪些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毫升和升的知识。(出示课题:从毫升到升)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生:表示容积或液体用毫升和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mL,升用L表示。液体较多时用升,较少时用毫升。生:还想知道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个别学生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核心推进过程 (一)用毫升和升描述液体的多少。1.你们收集的可真不少,说明毫升和升在我们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些物品,请你说说该用什么单位。(投影出示:电热水器、立邦漆、洗脸盆、盐水瓶)2.在( )中填入升或毫升(投影出示P28/3) (二)单位进率、换算和简单的计算1.那么升和毫升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做个实验。把纸盒中1000mL饮料倒入1L的量杯中,刚好倒满。出示:1升=1000毫升2.填一填,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000毫升=( )升 7升=( )毫升90000毫升=( )升 80升=( )毫升72000毫升=( )升 840升=( )毫升2.拿出你们收集的物品,同桌两人加起来,看看共多少?3.试一试6000毫升+7升=( )升 80升-72000毫升=( )毫升4.算一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9000毫升-5升 =()毫升72000毫升+8升 =()毫升56000毫升-43升 =()升847升-49000毫升=()升 小组可讨论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反馈交流 升和毫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通过学生的收集、讨论、交流可以知道些有关知识,也应该有能力正确填写单位名称。让学生先同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反馈交流,这样更加深学生对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又一次复习了单位的换算这一知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1.出示:在3000毫升的浓缩橙汁里加上10升水,看了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可以制成多少毫升橙汁饮料,可以制成多少升橙汁饮料?) 自己解决这两个问题。如果把这些橙汁饮料平均分给15名同学,每个人最多可以分到多少?还剩多少?2.从1升海水中可以得到26克盐,从374升这样的海水中可以得到多少克盐?小胖已经得到1464克盐,如果小胖要得到5000克盐,还需要多少升这样的海水? 讨论学生试做,反馈交流独立练习 增加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容积单位加减法
四、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收获到的新知? 系统梳理所学的知识。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