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音乐小屋
课题:音乐小屋
总课时数:第 1 节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平日的教学中,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
1. 认识音乐力度记号:“f” 和“p”。
2.歌曲学唱《音乐小屋》。
三、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有弹性声音演唱《音乐小屋》,从“跳动的音符”中获得音乐学习的快乐。
2.认识音乐力度记号f和p,并能在歌曲演唱中运用强弱变化来表现。能根据指定音即兴编一编、唱一唱。
四、教学重点: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音乐小屋》。
五、教学难点:准确表现音乐力度记号 “f” 、“p”。
六、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播放《音乐小屋》音频,学生排队进入教室,师生问好,钢琴弹唱)
1.力度记号: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个有趣的地方,我们美丽的音乐小屋。(PPT出示音乐小屋图片)可是啊,在进入音乐小屋前,我们遇到了一些关卡,拦住了大家的去路,我们有没有信心克服?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一个关卡。
活动实践:从身边的现象引出音的强弱。
《大雨和小雨》的故事:体验音的强弱。
①“天晴—小雨—大雨—小雨—天晴”(播放下雨音频)
②出示力度记号“f”、“p”。
③“天晴—小雨—大雨—小雨—天晴”(播放下雨音频)
0 p f p 0
师:现在力度记号们跑来和大雨小雨做游戏了,它们拼在了一起,我们也来和它们做游戏吧。请同学们跟着雨声的大小来拍一拍吧。
2.发声练习:
(1)初步熟悉发声练习,出示曲谱。
门铃声:
① >
5 3 5 3 ∣3 1· ∣
师:哦~ 原来是音乐小屋的门铃声,是我们打开音乐小屋的敲门密码。同学们,你们会唱吗?让我们试着唱一唱。
② >
5 3 5 3 ∣3 1· ∣5 3 5 3 ∣3 1· ∣
叮咚 叮咚 叮咚 叮咚 叮咚 叮咚
师:哇!同学们唱得真棒!咦?我们触发了一个按钮,现在看看,音乐小屋的门铃声出现了什么变化?
(练声的音域:上行1=C至1=F之间练习,下行至1=C)
3. 演唱歌曲《音乐小屋》
(1)初次聆听。
( 2 )二次聆听。
师:同学们,你们听出了歌曲是几拍子的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边聆听歌曲,一边拍出二拍子。
( 3 )旋律学唱。
( 4 )歌词接龙。
( 5 )完整演唱。
( 6 )强弱对比唱。
师:我们试一试第一句:“叮咚,叮咚”第一个叮咚强,第二个叮咚弱。请大家用跳跃的感觉,唱出强和弱的对比。
( 7 )表演唱。
师: 老师想一边表演一边唱,大家仔细看哦。(第三遍聆听)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小屋的喜爱。让我们开始吧。
(第四遍聆听)
4.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音乐中度过了一段轻松、快乐的时光。大家回去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举行一个家庭舞会,希望音乐能带给你们更多幸福和快乐。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播放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