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演练测评(一)
(宇宙中的地球)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正确率: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北极星
B.河外星系
C.空中飞行的飞机
D.彗星和陨石
解析:天体必须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根据这一条可排除C、D两项,因为空中飞行的飞机位于大气层中,陨石是降落到地面上的,也没有脱离大气层;河外星系属于天体系统,排除B项。北极星是一颗恒星,是最基本的天体。
答案:A
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据此回答2~3题。
2.材料中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解析:第3题,天体系统的范围由小到大是丁地球或月球构成丙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等构成乙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级是甲银河系,所以根据图判断A正确。第4题,日地距离影响最大的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的,所以C的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答案:2.A 3.C
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据此完成4~5题。
4.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 )
5.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
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D.金星属于巨行星
解析:第4题,由题目中“凌日”的含义,结合金星凌日实例,可推知若出现金星凌日现象,必然是太阳、地球、金星在一条直线上,且地球、金星在太阳的同一侧,金星在内。第5题,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其“左邻右舍”是水星和地球,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答案:4.C 5.C
6.下列选项中,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无关的是( )
A.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
B.各地突发的磁暴现象
C.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D.人口迁移量大幅增加
解析:A、B、C项均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D项人口迁移量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的。
答案:D
太阳能光热电站(如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8.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解析:第7题,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拔较高的地区,选项所列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最符合这些条件。第8题,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塔顶的锅炉加热,所以高温可能会误伤途经的飞鸟。
答案:7.A 8.C
下图为1960-2019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10.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在湖北省东南部呈负相关;在安徽省大部分地区呈正相关;在图中中部地区相关性最小;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即安徽省北部。第10题,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太阳活动最强,耀斑爆发强度增加,易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即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极昼与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相关;不同地区梅雨强度与黑子相关度不同。
答案:9.D 10.B
2020年3月22日至8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有关人员解释:“预计到通信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据此完成11~12题。
11.太阳活动常对地球上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其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①南北两极出现极光现象 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影响无线电长波通信 ④漠河地区出现“白夜”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2.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甲段
B.乙段
C.丙段
D.丁段
解析:第11题,太阳活动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吹袭地球后,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③强调的是长波,故错误;高能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故①②正确。“白夜”现象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散射所致,与太阳活动无关,④错误。故A正确。第12题,读图分析,在丙位置时,火星、太阳与地球三者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的方位来看,火星将会位于太阳的正后方。在这一位置,太阳将会对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信造成干扰。因此,为了防止通信受损,NASA已经决定,暂停NASA和多个火星轨道飞行器以及地面火星车之间的通信。故C正确。
答案:11.A 12.C
下图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情况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回答13~14题。
13.a、b、c、d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14.a、b、c、d四城市按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cbd
B.acdb
C.cadb
D.dcab
解析:第13题,赤道全年昼夜平分。读图可知,a城市在12月22日昼夜等长。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第14题,12月22日,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所以四城市由南向北排列依次是cadb。
答案:13.A 14.C
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段的剖面图,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回答15~16题。
15.该段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南回归线上
16.若该段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该段河流需要特别加固的河堤是( )
A.东岸河堤
B.南岸河堤
C.西岸河堤
D.北岸河堤
解析:第15题,由剖面图可知,该河右岸冲刷严重,所以该段河流位于北半球。第16题,由于该段河流位于北半球,右岸冲刷严重,又因为该段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所以右岸为该段河流的北岸,故该段河流需要特别加固北岸河堤。
答案:15.B 16.D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8.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析:第17题,6月初太阳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且接近夏至日,即图2中春分点与夏至点之间的丁位置,故选D项。第18题,由图2可知,太阳所处的甲、乙两位置关于冬至点对称。乙位置的日期在冬至日之前,甲位置的日期在冬至日之后。甲位置日期的地球公转速度较乙快,排除A项;乙位置日期之后昼长先变短后变长,甲位置日期之后昼长变长,排除B项;甲位置日期时的日地距离较乙位置日期短,排除C项;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地球上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D项正确。
答案:17.D 18.D
下图为“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圈是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
B.生物圈位于水圈与岩石圈之间
C.大气圈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D.岩石圈由地幔和地壳构成
20.关于圈层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①喀斯特地貌是四大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
③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④圈层之间存在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解析:第19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大气圈对流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水圈是连续且不规则的圈层。故选A。第20题,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是四大圈层互相作用的结果;岩石圈的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而不是太阳辐射。故选C。
答案:19.A 20.C
二、非选择题
2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奥运星”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它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108
km,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104
km的高速度奔腾前进,方向与地球相同,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 如图为“北京奥运星”及其相邻行星。
(1)图中所示包括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________。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________,③________。与两行星比较,“北京奥运星”具有________小、________小的特点。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颗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_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________上,说明其意义: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行星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________,这种特殊性存在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解析:由材料分析“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上。①为地球,②为火星,③为木星。第(1)题,图中包括2级天体系统,即太阳系及其行星系统。第(2)题,小行星具有质量小、体积小的特征。第(3)题,偏心率为0.19说明其公转轨道近似正圆;八颗行星和小行星绕日公转轨道的特征为地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第(4)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是有液态水、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及适宜的光照和温度范围。
答案:(1)2 太阳
(2)火星 木星 体积 质量
(3)标注略(逆时针)。 近圆 平面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个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4)存在生命 充足的水分,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
22.读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太阳辐射最不丰富的地区是________。
(2)纬度大致相当的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有什么差异?分析其原因。
(3)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对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耕作制度有何影响?为什么?
(4)请说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对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利用方式。
解析:第(1)题,结合我国地形图可确认,四川盆地太阳辐射最贫乏。第(2)题,从地势(海拔)与大气的密度、天气等对光照的影响方面回答。第(3)题,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热量差异,从而使耕作制度从南向北,由一年三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地区北部仅一年一熟。第(4)题,人们对太阳辐射能的利用方式越来越多,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灶、太阳能汽车、温室、塑料大棚等。
答案:(1)四川盆地
(2)拉萨年太阳总辐射量大于重庆。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尘埃含量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晴天多,日照时间长。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3)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的热量差异,即热量南多北少,从而使耕作制度从南向北由一年三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东北地区北部仅为一年一熟。
(4)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太阳灶、温室生产等。
PAGE(共110张PPT)
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展示
知识网络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合格演练测评·点击进入
天体类型系统组成运动特征内部外部
圈层圈层
自转运动
太阳系
球
公转运动
天体系统太阳太阳普通性特殊性
的等级辐射活动
真题体验
HENTI
知识梳理
ZHISHI
SHI
典例精析
DIANLI
JINGXI
考点演练
KAODIAN
YANLIAN
太限系「
宣屠带
水星
开普勒=22b
金星抛球火星
能随风转动的
随太阳位
风力发电装置
变化而
左右
摆动
的太阳能
板装置
A
B
90°W
90°W
C
90°W
90°E
8090
80
90
90W
图
图B
图C
90
80
太阳光线
90。W
B
P
A
北寒带
有
现象
66°34′N
四季分明
北温带
23026′N
热带
0
现象
23°26′S
南温带
四季分
66°34′S
南寒带
有
现象
③
④4
C
医院
学校升旗台
游泳池
花楼高20m宅
东
楼
道楼间距2
车道
图1
图2
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