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化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22 17:23:07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考点展示
知识网络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
2.了解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3.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合格演练测评·点击进入
摩尔质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
知识梳理
ZHISHI
SHUL
典例精
DIANLIJINGX
易错诊晰
CUO
ZHENDUAN
考点演练
KAODIAN
YANLIAN
真题体验
ZHENTI
TIYAN
回景製弹乙~I(9)纵軎起£
)軎起T00s
雅()粼斑雅`骅(ξ)ε¨S(I)龌XI
軎[性刺小
著显(共74张PPT)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考点展示
知识网络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常识。
4.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5.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
仪器图形与名称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于少量物质的溶解;少量试剂的反应;制取、收集少量气体
可直接加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容积的_______。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管口约________处。加热固体药品时管口略向下倾斜,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用于配制、浓缩、稀释、盛装、加热溶液;也可用作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水浴加热容器
加热时垫______,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____。不可蒸干。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____
用作加热或常温条件下较多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
平底烧瓶一般不作加热仪器,圆底烧瓶加热要垫______或水浴加热。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____,也不能太少
用于液体混合物的蒸馏或分馏,也可装配气体发生器
加热要垫______,要加______防止暴沸,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宜在______处
过滤或向细口容器转移液体;倒扣时可用于吸收溶解度很大的气体,防倒吸
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分液漏斗
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不同液体;用于萃取操作;还可用作反应器的随时加液装置
使用前要检漏,分液时“下流上倒”;萃取操作时,要随时打开下端的旋转活塞,调节漏斗中的气压
量取__________体积(精确度为0.1
mL)
无“0”刻度线,刻度由下而上,选合适规格。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能在量筒内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不可加热
用于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常用规格有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等
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要在所标温度下使用,加液体时用玻璃棒引流。定容时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选用的容量瓶要注意规格与所配溶液体积相适合
作热源
酒精量不能超过容积的____,不能少于____。加热用外焰,熄灭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测定温度的量具,温度计有水银的和酒精的两种。常用的是水银温度计
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其量程。注意水银球部位玻璃极薄(传热快)不要碰着器壁,以防碎裂,水银球放置的位置要合适。如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置于_________;做石油分馏实验时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_____
称量药品(固体)质量,精确度为______g
称前调零点,称量时左物右码,精确至______g,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两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易潮解、腐蚀性药品放在______
(如烧杯等)中称量
选项
实验仪器
实验目的
A
分液漏斗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B
普通漏斗
分离固体与液体
C
天平
称量一定质量的固体
D
烧杯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意外事故
处理方法
碱洒在皮肤上
先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________溶液
浓硫酸洒在皮肤上
先用抹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________溶液
液溴洒在皮肤上
用________洗涤
水银洒在桌面上
用________覆盖
酸液溅到眼中
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酒精等有机物在
实验台上着火
用________盖灭
常用方法
装置图
适用范围
应用
举例
过滤
分离不溶性固体和________混合物
粗盐的
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________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酒精和
水的分离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________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用四氯化碳萃
取溴水里的溴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________混合物
水、苯的分离
蒸发
利用溶剂的沸点远远小于溶质的沸点来分离溶质和溶剂
海水晒盐
合格演练测评·点击进入合格演练测评(二)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姓名:      班级:      正确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
A.mol      
B.g·mol-1
C.mol·L-1
D.mol·L-1·s-1
解析: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答案选A。
答案:A
2.标准状况下,64
g
O2所占体积约为(  )
A.44.8
L
B.22.4
L
C.11.2
L
D.5.6
L
解析:标准状况下,62
g
O2的物质的量是64
g÷32
g·mol-1=2
mol,所占体积约为2
mol×22.4
L·mol-1=44.8
L,答案选A。
答案:A
3.CaCO3的摩尔质量为100
g·mol-1。将5.0
g
CaCO3固体完全溶于稀盐酸后,再用蒸馏水稀释成100
mL溶液。该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5.0
mol·L-1
B.0.10
mol·L-1
C.1.0
mol·L-1
D.0.50
mol·L-1
解析:n(CaCO3)=5.0
g÷100
g·mol-1=0.05
mol,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根据钙原子守恒得n(CaCO3)=n(Ca2+)=0.05
mol,钙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n÷V=0.05
mol÷0.1
L=0.50
mol·L-1。
答案:D
4.标准状况下,32
g
CH4所占体积约为(  )
A.44.8
L
B.22.4
L
C.11.2
L
D.5.6
L
解析:标准状况下,32
g
CH4的物质的量是32
g÷16
g·mol-1=2
mol,所占体积约为2
mol×22.4
L·mol-1=44.8
L,答案选A。
答案:A
5.22.4
L
CH4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
A.6.02×1023
B.44.8
C.3.01×1023
D.22.4
解析:标准状况下,22.4
L
CH4气体的物质的量是22.4
L÷22.4
L·mol-1=1
mol,其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A正确。
答案:A
6.精确配制25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选择仪器时,使用500
mL容量瓶
B.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未经干燥的洁净容量瓶中
解析:A项,应选用250
mL容量瓶。B项,容量瓶不能用作溶解的仪器,应在烧杯中溶解。C项,应将溶解NaOH后的溶液恢复到室温后再向容量瓶中转移。D项,容量瓶未干燥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正确。
答案:D
7.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1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的质量分别是(  )
A.950
mL,111.2
g
B.500
mL,117
g
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解析:没有950
mL的容量瓶,只能选1
000
mL的容量瓶,含NaCl
2
mol,质量为117
g。
答案:C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含有氢分子的个数为2NA
B.24
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32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2NA
D.1
L
1
mol·L-1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答案:A
9.如图表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其中有错误的是(  )
答案:C
10.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
解析: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由于二者的摩尔质量相等,由n=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N=nNA知,二者的分子个数相等,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相等,所以其原子个数一定相等,A符合题意;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二者的压强不一定相等,所以其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其分子数不一定相等,则其原子个数不一定相等,B不符合题意;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二者的质量相等,但二者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所以其物质的量不等,每个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不相等,所以其原子个数一定不相等,C不符合题意;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由于温度未知,所以无法判断两者的物质的量大小,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11.有一种气体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28.4
B.28.4
g·mol-1
C.71
D.71
g·mol-1
答案:D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一定是22.4
L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分子数相同,则它们所占体积也相同
C.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的任何物质都是1
mol
D.在非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
L
解析:气体摩尔体积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有关,A错误;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适用范围是气体,C错误;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有可能是22.4
L·mol-1,D错误。
答案:B
13.下列有关1
mol
NaO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OH的摩尔质量为40
g
B.1
mol
NaOH
的质量为40
g·mol-1
C.标准状况下,1
mol
NaOH
所占的体积为22.4
L
D.将1
mol
NaOH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1
答案:D
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
g氧气含有0.5NA个氧原子
B.22.4
L氧气含有NA个氧分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NA个水分子
D.NA个氮分子的质量为28
g
答案:D
15.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氯原子(包含氯离子)个数最多的是(  )
A.448
mL(标准状况)Cl2
B.0.5
mol
HCl
C.13.35
g
AlCl3
D.1
L
0.5
mol·L-1
MgCl2溶液
答案:D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在常温、常压下,11.2
L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常温、常压下,0.5
mol氦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32
g氧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6NA
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都为NA
解析:A中,标准状况下才合理,错;B中,0.5
mol
He含原子数为0.5NA,错;C中,32
g
O2为1
mol,有2
mol
O原子,O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所以32
g
O2含有电子数为2×8
mol=16
mol,即16NA,对;D中,不同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同,错。
答案:C
17.将0.1
mol
NaOH固体溶解在100
mL水中,再稀释成1
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1
mol·L-1
B.0.1
mol·L-1
C.1
mol·L-1
D.10
mol·L-1
答案:B
18.已知6.02×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64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16
g
B.32
g
C.64
g·mol-1
D.32
g·mol-1
解析:本题考查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物理量的换算。因n=,6.02×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又因n=,M===64
g·mol-1。
答案:C 
19.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
mL
1
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75
mL
0.5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2
mol·L-1
KCl溶液
D.75
mL
1
mol·L-1
AlCl3溶液
解析:物质的量浓度与体积无关,100
mL
1
mol·L-1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2
mol·L-1。
答案:C
20.关于1.5
mol
NH3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33.6
L
B.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9.03×1023
C.摩尔质量为17
g·mol-1
D.溶于水制成0.5
L溶液时物质的量浓度为1.5
mol·L-1
解析:NH3溶于水会生成NH3·H2O,若NH3溶于水不考虑化学反应,c(NH3)=1.5
mol÷0.5
L=3
mol·L-1,故D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1.标准状况下,1.7
g
NH3和      L
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答案:3.36
22.2
mol
SO3和3
mol
SO2其分子数之比为      ;相同状况下(均为气体)体积之比为      ;氧原子数之比为         。
答案:2∶3 2∶3 1∶1
23.欲用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浓度为0.25
mol·L-1的稀硫酸1
00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约为    
mL。
(2)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的量筒,应选用    
mL的量筒。
(3)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搅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会使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烧杯中液体在转入容量瓶前应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使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若俯视会使浓度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下同);仰视则使浓度    。
答案:(1)13.6 (2)15 (3)迅速散热,防止液体飞溅 偏低 (4)冷却至室温 偏低
(5)偏高 偏低
PAGE合格演练测评(一)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姓名:      班级:      正确率: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研究经常需要将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下列分离方法恰当的是(  )
A.乙醇中含有乙酸——分液
B.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结晶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溴——萃取
D.氢氧化镁、氢氧化铝——过滤
解析:通过蒸发、浓缩海水,结晶析出氯化钠。
答案:B
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剩的药品不要乱丢,要放回原试剂瓶里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
D.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解析:用剩的药品不要乱丢,一般也不能放回原试剂瓶,应放在指定容器中,故A错误;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B错误;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应垫石棉网,故C错误。
答案:D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
A.过滤
B.测定溶液的pH
C.萃取、分液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解析:过滤需用玻璃棒引流,测溶液的pH时需用玻璃棒蘸取溶液,配制溶液时需用玻璃棒搅拌和引流。
答案:C
4.在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需要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B.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Fe3+
C.MnO2、CuO、Fe三种物质的粉末都是黑色的,用稀盐酸能将它们区别开
D.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可以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含有氯气
解析:由于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a2SO3氧化为Na2SO4,故A项错误。
答案:A
5.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B.蒸馏
C.水洗后分液
D.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分液
解析: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A正确;因酯和酸沸点相近而不易蒸馏分离,B错误;虽然乙酸能溶于水,但乙酸乙酯中也有部分乙酸存在,C错误;氯化钠不能除去混有的醋酸,D错误。
答案:A
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回试剂瓶中
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倾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的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到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答案:D
7.从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四氯化碳,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
解析: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四氯化碳需要用蒸馏方法。
答案:C
8.常用一些图案标识危险化学品,化学物质与其图案标识不相符的是(  )
A.CCl4     
B.KMnO4
C.KNO3
D.浓硝酸
解析:CCl4不燃烧,是油类物质灭火剂。
答案:A
9.下列实验不符合安全操作的是(  )
A.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以稀释浓硫酸
B.做Cl2性质验证实验时,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Cl2的气味
C.将一小粒钠放入盛水烧杯中,用玻璃片盖上,观察钠与水的反应现象
D.将少量铜片放入盛有适量稀硝酸的试管中,离试管口较远,观察实验现象
解析: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有毒Cl2的气味。
答案:B
10.下列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B.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C.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瓶中
D.把NaCl固体转移到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
答案:B
11.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值时,规范的操作是(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解析: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正确规范的操作是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中部,试纸变色,立即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
答案:C
12.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解析:普通漏斗常用于过滤操作,分液漏斗常用于不混溶的液体的分离。
答案:A
13.下列分离、提纯、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鉴别Fe(
OH)3胶体和FeCl3溶液,可以用丁达尔效应
B.干燥NH3,可以将NH3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除去乙醇中混有的乙酸,可以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
D.用浓氨水鉴别MgCl2溶液和AlCl3溶液
解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A项正确;NH3能与浓硫酸反应,故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B项错误;除去乙醇中混有的乙酸,应加入生石灰再蒸馏,故C项错误;浓氨水与MgCl2和AlCl3均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无法鉴别,D项错误。
答案:A 
14.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过程是(  )
A.过滤
B.萃取
C.燃烧
D.分液
解析:过滤、萃取、分液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燃烧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为化学变化。
答案:C
15.无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略低于试管底
B.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引起着火,应立即用较多的水浇灭
C.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用剩的白磷可溶解于CS2后倒入垃圾箱
D.配制H2SO4溶液时,先在量筒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H2SO4
解析:B项,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C项,白磷不可随意丢弃,以免引起火灾;D项,量筒不可用于稀释浓硫酸。
答案:A
16.仪器名称为“量筒”的是(  )
答案:C
17.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A.试管
B.锥形瓶
C.容量瓶
D.圆底烧瓶
解析:容量瓶是精密仪器,不能用于加热。
答案:C
18.下列实验仪器中,常用来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是(  )
A.药匙
B.试管夹
C.镊子
D.坩埚钳
解析:药匙常用来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夹用来夹持试管;坩埚钳用来夹持坩埚。
答案:C
19.向碘水中加入适量CCl4并振荡,静置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
A.形成均匀的无色溶液
B.形成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C.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D.液体分层,上下层均呈无色
解析: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所以二者混合后会发生萃取,碘分子进入四氯化碳中,溶液显紫红色。由于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所以在下层。
答案:C
2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药品时,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C.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
D.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砝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砝码
解析:称量物质时先取大砝码,再依次取较小的砝码。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1.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最佳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 F.升华法
(1)      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2)      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3)      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
(4)      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答案:(1)E (2)C (3)D (4)AD
22.已知硝酸银与氯化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不溶于水的氯化银,化学方程式为AgNO3+KCl===AgCl↓+KNO3。将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固体提纯,某学生进行如下所述实验操作。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       。
(2)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使氯化钾转化为沉淀。
(3)将混合液进行过滤,过滤装置和操作如图所示,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①          ;②          。
(4)为了从滤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选用的两种结晶方法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加速固体溶解 (2)硝酸银
(3)①玻璃棒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一侧 ②漏斗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4)①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蒸发溶剂
23.纳米氧化铝在陶瓷材料、电子工业、生物医药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可通过硫酸铝铵晶体热分解得到。[已知:硫酸铝铵晶体的化学式为Al2(NH4)2(SO4)4·2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906]
制备硫酸铝铵晶体的实验流程如下:
(1)检验上述流程中“过滤”后杂质是否除尽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分离”所包含的操作依次为    、
    、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不变红,则杂质已除尽 (2)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