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3 15:3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五单元第16课
学习目标
1. 运用时空定位,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文献、图片史料的分析,了解中英两国在战前的冲突和差异,能够对两国进行客观的分析,并得出战争的实质;
3.通过分析不平等条约,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强化主权观念和国家意识。
英国
中国
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 大约会要6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19世纪40年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吸食鸦片的人们
这场战争实际始于1839年完成于1842年,而这第一发子弹却是在46年前的1793年射出的。
——[美] 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等 著;《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所做的尝试:
——萧致治《西风拂夕阳: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 》
伊丽莎白时期
1583年、1596年
纽伯利、伍德
夭折
詹姆士时期
1610年、1613年
不详
夭折
乔治三世
1787年
凯茨卡特
夭折
乔治三世
1793年
马嘎尔尼
失败
乔治三世
1816年
阿美士德
失败
1793年8月乾隆帝在热河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团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所做的尝试:
面对英国的要求,清政府的态度如何?
材料二:乾隆致英王乔治三世赦谕:……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
——《英使马嘎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
材料一:乔治三世的表文:贵国兴盛,为各国所敬仰,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平等友好往来的好时机。本国臣民曾常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受益。
——《1793年乾隆英使觐见记》
阅读材料,英国的要求是什么?
中国顺差(出超)英国逆差(入超)
中英正常贸易
1818年 1820年 1827年 1831年
英国输华总值
中国输英总值
单位:千万元
1
0
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所做的尝试:
探究思考: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过程中,英国多次试图打开中国市场,均未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天朝上国观念
闭关锁国
……
封闭的小农经济,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建立;
强邻环伺,扣响国门





材料三: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平等的自由贸易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1852年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
材料四:乾隆致英王乔治三世赦谕:朕批阅表文,词意诚恳,具见尔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英使马嘎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
清政府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种政策的思想根源是什么?
中国 政策:闭关锁国;思想根源:天朝上国的思想。
阅读材料,英国对外理念是什么?
英国 理念:平等的自由贸易;
朝 贡 贸 易
封闭的经济
闭塞的外交
天 朝 上 国
自负的观念
自由贸易
日 不 落 帝 国
一、新旧帝国的冲突
——探原因

1.战争导火索
2.双方的冲突
经济:
思想:
政治差异:
英国 资本主义社会
中国 封建君主专制
军事差异:
中国 主要是冷兵器
英国 使用热兵器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目的
起止时间
导火索
侵略国家
签订条约
打开中国市场
1840-1842
英国
《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虎门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英国、法国
1856-1860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虎门销烟
亚罗号事件
二、几无悬念的结局
——看过程
阅读教材98页—99页,填写表格
鸦片战争期间,民众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五:1841年,英国士兵到广州三元里抢劫财物、屠杀村民,激起当地民众愤怒,一万多民众组织结集起来,向英军围攻袭击。民众手持大刀、长矛等传统兵器,重重围困英军。直到广州知府出面,广州民众才撤走。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民众大规模自发保卫家园抵抗外来侵略的战斗。
面对这场战争
民众的反应
传统的“天朝”观念,遮挡了他们的视野,近代国际知识的缺乏,又使之看不见认不清真正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之所在。
材料六:“战争结束后,道光帝曾下令各省修筑海防工事。祁唝……因仿造火轮船……提议从澳门雇觅“夷匠”。这……触动了他(道光)的神经,宁可不要火轮船,也不能让这些危险的“夷匠”入境”。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政府的因应
三、被迫卷入世界的开端
——论影响
内容
特权
《南京条约》
《虎门条约》
《黄埔条约》
《望厦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11口通商;
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赔偿军费。
割让100多万平方公里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土主权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从我国获得了哪些的特权。
内容
特权
《南京条约》
《虎门条约》
《黄埔条约》
《望厦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11口通商;
外国商船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赔偿军费。
割让100多万平方公里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
协定关税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领土主权
司法主权
关税主权
贸易主权
利益均沾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列强从我国获得了哪些的特权。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赔款
割地
通商
关税
司法
从主权独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开眼看世界 学习新技术
大冲突下的思想微澜
林则徐 《四洲志》;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徐继畬《瀛寰志略》
阅读课本99—100页,找出思想界的代表人物、著作及其主要内容
闭目塞听—开眼瀛寰
魏源·《海国图志》
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用侵略的手段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结合史实分析、评论观点
政治
思想
经济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中国开始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三、被迫卷入世界的开端
——论影响
1.政治:
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2.思想:
了解西方,新思想的萌发;
3.经济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一、新旧帝国的冲突
——探原因
二、几无悬念的结局
——看过程
三、被迫卷入世界的开端
——论影响
小结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中国一步步被卷入世界市场,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化进程由此开始。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