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辛亥革命 课件(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3 15:4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在他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前言
第19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概念
01
辛亥革命之由
02
辛亥革命之路
03
辛亥革命之痛
04
辛亥革命之思
05
第19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概念
01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行的一系列斗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概念
辛亥革命之由
02
民族危机加剧,阶级矛盾激化
督办政务处(新政)
预备立宪
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陈天华著《猛回头》《警世钟》
章炳麟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兴中会成立和同盟会的国外分布
同盟会①
1905年8月
东京
兴中会
1894年11月檀香山
①关于同盟会的性质,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Ⅰ》(岳麓版)、《历史?必修Ⅰ》(人教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部编本)等教材;另一种认为它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如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民主义
《民报》发刊词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同盟会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理论基础
推翻君主制
建立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保障
前提

核心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兴
喻培伦
林觉民的《与妻书》
林觉民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四川保路运动为革命提供了机遇
辛亥革命之由
3.组织准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2.思想准备: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4.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5.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为革命提供了机遇
1.时代背景:民族危机加剧,阶级矛盾激化
辛亥革命之路
03
(一)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主力: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
3.结果: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名国
4.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二)三大成果
1.成立中华民国
时间
国都
国旗
临时大总统
纪年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概况表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二)三大成果
2.宣统帝溥仪退位
1912年2月12日
时间:
意义:
标志着清朝260多年统治结束
《清帝逊位诏书》
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三大成果
(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主权归属有何特点?
主权在民
(2)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3)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2)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观念?
(3)权利分配采取什么原则?
三权分立
责任内阁制
自由平等
根本上否
定了君主专制
体现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
防止专制独裁
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性质)。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的一座丰碑。
内容
意义
辛亥革命之痛
04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2月15日,南方的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及与各国公使合影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辛亥革命之思
05
角度1
材料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动政府,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辛亥革命之思1
问题:阅读下列材料,以小组为单位任选角度谈谈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提示:可从政治、思想、经济、社会习俗、局限性等角度思考。)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治上:
材料2:“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吴玉章文集》
角度2
辛亥革命之思2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思想上:
材料3: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角度3
辛亥革命之思3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经济上:
材料4: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
——许金城《民国野史》
材料5: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角度4
辛亥革命之思4
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革
社会习俗上:
角度5
材料6:正如参加过中国同盟会的董必武所说:“辛亥革命……为新的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它“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辛亥革命之思5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局限性:
探 究
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革命,五十年来,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从上述材料可知,毛泽东同志认为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那么,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怎样的呢,结合所学,请谈谈你的看法。
小 结
课标要求: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未改变社会性质。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解决土地问题
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革。
前提
核心
保障
作业:结合所学,写篇有关辛亥革命成败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意义
局限:
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留给我们的仍旧是不尽的思考!中国人民争取独立民主的道路依然漫长 。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同志是谁呢?他们又将为中国的革命作出怎样的努力呢?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后的学习。
后记
第19课 辛亥革命
真题训练
(2016北京文综,17,4分)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解析:1911年11月,武昌起义已成功,广告《专制与共和之过渡》不可能成为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①错误;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②错误;广告中“人造自来血”的功能由“救世纪贫血症之良药”到“专制与共和之过渡”的变化,折射出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③正确;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④正确。故选C项。
真题训练
(2014广东文综,16,4分)右图所示为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一则日记。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新知事(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事(上任)后,即谓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新知事)由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出身,非新派一流人,可望其布泽于民也。
B
解析:材料显示民国初年山西某些地方官员出身科举,并且仍行清代官僚之礼仪,说明辛亥革命并未彻底扫清封建传统习俗,故B项符合题意。1917年维新变法运动早已结束,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落后现象,并不能体现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故C项错误。1917年国民革命尚未发生,故D项错误。
真题训练
(2012福建文综,16,4分)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解析: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结果的理解。题干中“空壳”“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等关键信息,说明辛亥命最终结局是失败的,但是作为辛亥革命成果的象征——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却保留下来。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不久即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民主共和成为一块空招牌。后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被袁世凯废除,成为一纸空文。据此分析D项是最符合题意的。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分别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和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它们都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故可排除A、B、C三项。
真题训练
(2010全国II,17)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
解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特征。陈天华是资产阶级革命家。由材料信息可知,陈天华认为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皇帝和官府分别是为东家服务的舵工、水手;东家可以解雇舵工和水手,即百姓可以“解雇”皇帝和官府。因此可知陈天华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不正确,尽管天赋人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但材料井未涉及;C项不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皇帝”与“人民”的共主关系;D项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B
真题训练
(2012 山东文综,36,10分)以下是选自1911年11月2日《神州日报》的一段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救亡之策,惟泯汉满,和革党,调新旧,速建联邦共和大国。……务乞亿兆同胞,军民一心,速迎天机,各守公法,速建共和立宪国。袁世凯资格,适于总统,外论亦协,方不可折入满洲,存帝自扰。
——《伦敦华侨致全国同胞电》
(1)据材料,概括指出伦敦华侨支持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的理由。(5分)
(2)结合史实,说明伦敦华侨建立“共和立宪国”的愿望是否真正得以实现。(5分)
答案:
(1)他们认为袁世凯做临时大总统,有利于调和矛盾,稳定局势,有利于推翻帝制,实现民主共和,可以避免外国千涉。
(2)没有真正实现。
袁世凯践踏民主,实行独裁,中华民国名存实亡;(或答出两条具体史实也可)
袁世凯取消共和,复辟帝制。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由材料中“救亡之策”的具体措施与袁世凯“适于总统”的表现回答。第(2)问,根据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破坏民主共和的史实回答即可。
谢谢聆听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