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章末检测试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局部)”。读图回答1~2题。
选择题
25
1.图示区域表示的半球和该半球季节分别是
A.北半球,夏季
B.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冬季
D.南半球,冬季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图中风向是由中心向南北两侧吹,判断为高气压带。根据位于回归线附近,可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说明该半球为南半球,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位于30°S以北,说明气压带北移,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南半球的冬季,选D。
选择题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N为低纬信风带
B.P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M给大陆西岸带来降水
D.M为极地东风带
选择题
25
√
解析 N为西风带;P为副热带高气压带;M为东南信风带,在大陆西岸为离岸风,炎热干燥。B正确。
3.①所示的大气运动特点和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下沉 干热
B.上升 湿热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暖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图示意某季节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3~4题。
√
选择题
25
解析 读图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湿热,以上升运动为主。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该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我国华北地区寒冷干燥
B.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北半球昼长夜短
选择题
25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气压带、风带整体向南移动,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我国华北地区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5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完成5~6题。
解析 据图可知,甲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C正确。
5.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F为一岛国,1月份该岛西侧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选择题
25
解析 F位于35°N的大陆东岸的海洋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气候偏海洋性。1月均温大于0℃,冬季盛行西北风,该岛西侧处于迎风坡,降水较多,A正确。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0·湖北省黄州中学月考)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纬度相差不大,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离海洋远近不同,气温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7~8题。
选择题
25
7.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由材料和图可知,乙、丙两站最冷月均温大于15℃,位于热带地区。甲站可能因海拔高,气温略低。热带地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多雨,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一般少雨,选A。
选择题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选择题
2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5
解析 由材料和上题结论可知,三个气象测站都为热带气候,又因一年之中有干、湿季之分,因此为热带草原气候;三个气象测站最冷月为7月,应位于南半球,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0·山东济宁市第二中学月考)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
选择题
25
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A.西南部
B.东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
解析 由图中的等日期线可知,图示区域东南部夏季风在5月底、6月初到达,10月15日后退出,持续时间最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图中甲地的天然植被为草原,原因包括
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西南季风难以到达,季风气候不显著 ③高原内部地形平坦,水汽抬升少 ④东西两侧受山地阻挡,降水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选择题
25
解析 由位置和地形分析,甲地位于德干高原,虽然两侧有山脉分布,但山地海拔在1
000米到1
500米之间,对西南季风的阻挡较小,夏季风仍然能够到达高原内部,为热带季风气候,故②说法错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1.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大气环流为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盛行西风
选择题
25
√
解析 斯利那加位于30°N以北,不可能受东北信风影响;东北季风来自内陆,降水较少;西南季风在3月份还未到来;3月份北半球西风带位置偏南,斯利那加处于30°N~40°N,很可能是受暖湿的西风带影响,导致降水量较大。
12.与我国冬季风的形成有关的气压中心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图中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12~13题。
√
选择题
25
解析 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与图中甲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图中⑤地的风向及其主要成因是
A.东南风 海陆热力差异
B.东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
移动
C.西南风 海陆热力差异
D.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
移动
选择题
25
√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地的风向为西南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导致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0·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下图分别为“‘瓶子树’景观图”和“南美洲地图”。读图完成14~16题。
选择题
25
14.“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瓶子树”分布区降水季节差异显著、干湿季分明,应位于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图中甲处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乙处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处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丁处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正确。
选择题
25
解析 “瓶子树”储水时期应为当地的雨季;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雨季应为所在半球的夏半年,故选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5
15.“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A.4月~9月
B.6月~9月
C.7月~8月
D.10月~次年3月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洋流
D.海陆位置
选择题
25
√
解析 “瓶子树”的独特体型是为了适应当地降水分配不均匀的气候特征,故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读图回答17~18题。
选择题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造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 山脉走向
B.纬度位置 气压带和
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沿岸洋流 植被覆盖率
D.地势起伏 人类活动
√
选择题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5
解析 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均位于30°N至40°N之间,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30°N至40°N之间,南部纬度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冬雨率较高,年降水量较小;北部纬度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冬雨率较低,年降水量较大。故正确答案为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A.东水西调
B.西水东调
C.北水南调
D.南水北调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北部降水较多,南部降水较少,应该是把北部多余的水调往南部地区,所以调水工程为北水南调,故正确答案为C。
选择题
2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0·广西南宁三中月考)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8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甲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19~20题。
选择题
25
19.图甲中
A.降水量多少决定于①气流的强弱
B.水面结冰后②环节增强
C.③过程的原理类似于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空气中水汽含量及气温的影响,①气流的强弱会影响该地区的温度,对降水量有一定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②环节为湖面蒸发,水面结冰后会阻隔湖水蒸发。③过程是①近地面冷空气经过湖面增温增湿形成暖气团,在湖泊另一岸与冷气团相遇,暖气团主动爬升、冷气团被迫形成环流后退的过程,类似于暖锋。④为高空冷空气的水平运动,离湖水较远,受其影响较小,不存在受热抬升,故选C。
选择题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图乙中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出现在
A.1月 甲地
B.5月 乙地
C.9月 丙地
D.11月 丁地
解析 图乙为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降雪量最大的月份最可能是冬半年的月份,排除B、C;
而甲地位于背风湖岸,降雪量较少,排除A;
丁地既位于向风湖岸,又位于山脉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雪量更大,D符合题意。
√
选择题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20·浙江嘉兴一中期中)右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21~23题。
选择题
25
21.图示气压分布状况最有可能是
A.1月
B.6月
C.7月
D.10月
√
解析 此时亚欧大陆上为高压,太平洋上为低压,说明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应为北半球的冬季,选A。
22.P点的气压值为
A.1
000
hPa
B.1
005
hPa
C.1
015
hPa
D.1
020
hP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5
√
解析 图中等压距为5
hPa,锋面发育于低压槽中,故P点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结合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P为1
000
hPa,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图中M点向N点航行(虚线为海轮航线),其天气变化可能是
A.气温:高→低→高
B.气压:低→高→低
C.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
D.降雨:晴→雨→晴
选择题
25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5
解析 图中M点位于冷锋锋后,N点位于暖锋锋前。故从M点到N点,气团将从冷气团→暖气团→冷气团,气温将经历低→高→低变化;气压将经历高→低→高变化;风向由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冷锋主要为锋后降水,暖锋为锋前降水,故降雨将呈现雨→晴→雨变化,选C。
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据此完成24~2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择题
25
24.两地的夏季气温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
√
解析 由两地气温曲线可知,里斯本夏季气温低于雅典,这是由于里斯本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因而气温低于与其纬度相差不大的雅典。
25.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
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 雅典年降水量低于里斯本,这是由于雅典离大西洋较远,受西风影响较弱,从大西洋上带来的水汽较少,所以雅典年降水量小。
选择题
25
√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1)在图中填写出①~⑦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用箭头标出②④⑥风带的风向和三圈环流中各圈环流的方向。(2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答案 ①为赤道低气压带;
②为东北信风带(东北风);
③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④为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⑤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⑥为极地东风带(东北风);
⑦为极地高气压带。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各环流的方向即可。
(2)全年受①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2分)
(3)受③气压带与④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___(填“东岸”或“西岸”),而在与其纬度相近的大陆另一岸却形成了_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
______________。(4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全年高温多雨
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两地
大气环流不同
(4)一般来说,全年受④风带控制的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4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不明显
④风带控制的地区全年降水季节分
配均匀
2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1)A为____月图,B为______月图,说明判断理由。(3分)
答案 A图的亚洲大陆,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说明海洋气压低于陆地,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是北半球冬季;B图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是北半球夏季。
1
7
(2)A图中高压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一带,如无海陆热力差异,在其纬度上分布着______________带。高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蒙古、西伯利亚
副极地低气压
冬季大陆降温快,
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
(3)①为_____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____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②为____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_____季。(2分)
东北
旱
风从陆地吹来,比较干燥
西南
雨
28.(2020·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期末)读“世界四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4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1)分析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2分)
答案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解析 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都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2)当我国华北正值雨季时,甲、乙、丙、丁四地中,正处于多雨期的是哪些地区?(2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答案 甲、丙。
解析 我国华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季在夏季,地中海气候是冬季多雨,所以应该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的甲、丙两地处于雨季。
(3)该气候类型在丙地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6月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3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答案 丙地在30°S以南地区的陆地面积较小。
解析 由轮廓可知,丙地位于非洲大陆,非洲最南端大陆纬度不超过35°S,所以地中海气候范围小。6月是南半球冬季,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
温和多雨
(4)丁地及其周围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分布面积与乙地气候类型的分布面积有什么不同,并分析乙地气候如此分布的原因。(4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答案 该气候类型在丁地及其周围沿海地区的分布范围比乙地区大得多。 乙地东侧有南北走向
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只能影响山脉以西的南北狭长的沿海地区。
解析 丁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该气候类型分布范围大。乙地东侧有南北走向、高大的落基山脉阻挡,西风只能影响山脉以西的南北狭长的沿海地区,导致地中海气候分布南北较长,东西较窄,范围较小。
综合题
26
27
28
29
(5)丙地附近海域是世界重要航线,该海域气象条件在冬、夏两季对航海的影响有何不同?(3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答案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风浪较小,利于航海;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大浪急,不利于航海。
解析 丙地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较小,利于航海;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西风从海上吹来,摩擦力小,风大浪急,不利于航海。
29.读“我国两幅部分地区的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1)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解释其原因。(4分)
答案 甲>乙。 甲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大。
解析 甲地等压线比乙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甲地比乙地风力更大。
(2)图1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状况是怎样的?(2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答案 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
解析 图1中天气系统A是冷锋,到达北京时,北京是冷锋过境天气,天气状况是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
(3)图1中A和图2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6分)
综合题
26
27
28
29
?
图1所示A天气系统
图2所示天气系统
自然灾害名称
①_____
②_____
对农业的影响
不利:③______
有利:④________
不利:⑤_________
有利:⑥_________
寒潮
台风
冻害
减轻虫害
淹没农田
缓解旱情
解析 图1中的A天气系统是冷锋,强烈发展可能形成的自然灾害是寒潮。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冻害等,有利影响包括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等。在图2中,用平滑曲线将数值是875、900、925、950、975、1
000hPa的点分别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六条等压线。可以看出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该天气系统是气旋(低气压)强烈发展形成的自然灾害——台风。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狂风暴雨,引发洪水,淹没农田等,有利影响是其常形成于夏秋季节,可缓解旱情等。
综合题
26
27
28
29章末检测试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局部)”。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表示的半球和该半球季节分别是( )
A.北半球,夏季
B.南半球,夏季
C.北半球,冬季
D.南半球,冬季
2.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为低纬信风带
B.P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M给大陆西岸带来降水
D.M为极地东风带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图中风向是由中心向南北两侧吹,判断为高气压带。根据位于回归线附近,可判断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风向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转,说明该半球为南半球,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位于30°S以北,说明气压带北移,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南半球的冬季,选D。第2题,
N为西风带;P为副热带高气压带;M为东南信风带,在大陆西岸为离岸风,炎热干燥。B正确。
下图示意某季节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3~4题。
3.①所示的大气运动特点和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下沉 干热
B.上升 湿热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暖湿
4.该季节,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我国华北地区寒冷干燥
B.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北半球昼长夜短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湿热,以上升运动为主。故选B。第4题,读图可知,图中气压带、风带整体向南移动,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我国华北地区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完成5~6题。
5.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6.F为一岛国,1月份该岛西侧( )
A.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大
B.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大
C.月平均气温大于0℃,降水量较小
D.月平均气温小于0℃,降水量较小
答案 5.C 6.A
解析 第5题,据图可知,甲地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C正确。第6题,F位于35°N的大陆东岸的海洋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且气候偏海洋性。1月均温大于0℃,冬季盛行西北风,该岛西侧处于迎风坡,降水较多,A正确。
(2020·湖北省黄州中学月考)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纬度相差不大,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离海洋远近不同,气温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7~8题。
7.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8.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题,由材料和图可知,乙、丙两站最冷月均温大于15℃,位于热带地区。甲站可能因海拔高,气温略低。热带地区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多雨,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一般少雨,选A。第8题,由材料和上题结论可知,三个气象测站都为热带气候,又因一年之中有干、湿季之分,因此为热带草原气候;三个气象测站最冷月为7月,应位于南半球,选D。
(2020·山东济宁市第二中学月考)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
A.西南部
B.东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10.图中甲地的天然植被为草原,原因包括( )
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西南季风难以到达,季风气候不显著 ③高原内部地形平坦,水汽抬升少 ④东西两侧受山地阻挡,降水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大气环流为(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盛行西风
答案 9.B 10.C 11.D
解析 第9题,由图中的等日期线可知,图示区域东南部夏季风在5月底、6月初到达,10月15日后退出,持续时间最长。第10题,由位置和地形分析,甲地位于德干高原,虽然两侧有山脉分布,但山地海拔在1
000米到1
500米之间,对西南季风的阻挡较小,夏季风仍然能够到达高原内部,为热带季风气候,故②说法错误。第11题,斯利那加位于30°N以北,不可能受东北信风影响;东北季风来自内陆,降水较少;西南季风在3月份还未到来;3月份北半球西风带位置偏南,斯利那加处于30°N~40°N,很可能是受暖湿的西风带影响,导致降水量较大。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和风向图”,图中①~⑥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12~13题。
12.与我国冬季风的形成有关的气压中心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图中⑤地的风向及其主要成因是( )
A.东南风 海陆热力差异
B.东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西南风 海陆热力差异
D.西南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答案 12.A 13.D
解析 第12题,我国冬季受亚洲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与图中甲有关。第1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⑤地的风向为西南风,主要是由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导致的。
(2020·长春外国语学校期末)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下图分别为“‘瓶子树’景观图”和“南美洲地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5.“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
A.4月~9月
B.6月~9月
C.7月~8月
D.10月~次年3月
16.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洋流
D.海陆位置
答案 14.B 15.D 16.B
解析 第14题,“瓶子树”分布区降水季节差异显著、干湿季分明,应位于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图中甲处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乙处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处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丁处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正确。第15题,“瓶子树”储水时期应为当地的雨季;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雨季应为所在半球的夏半年,故选D。第16题,“瓶子树”的独特体型是为了适应当地降水分配不均匀的气候特征,故B正确。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乙是“图甲三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和冬雨率柱状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造成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三个城市年降水量和冬雨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山脉走向
B.纬度位置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C.沿岸洋流 植被覆盖率
D.地势起伏 人类活动
18.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区域实施的调水工程最可能为( )
A.东水西调
B.西水东调
C.北水南调
D.南水北调
答案 17.B 18.C
解析 第17题,旧金山、洛杉矶、圣迭戈均位于30°N至40°N之间,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30°N至40°N之间,南部纬度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冬雨率较高,年降水量较小;北部纬度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冬雨率较低,年降水量较大。故正确答案为B。第18题,读图可知,图中北部降水较多,南部降水较少,应该是把北部多余的水调往南部地区,所以调水工程为北水南调,故正确答案为C。
(2020·广西南宁三中月考)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8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图甲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甲中( )
A.降水量多少决定于①气流的强弱
B.水面结冰后②环节增强
C.③过程的原理类似于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20.图乙中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出现在( )
A.1月 甲地
B.5月 乙地
C.9月 丙地
D.11月 丁地
答案 19.C 20.D
解析 第19题,降水量的多少主要受空气中水汽含量及气温的影响,①气流的强弱会影响该地区的温度,对降水量有一定影响,但不能起决定作用。②环节为湖面蒸发,水面结冰后会阻隔湖水蒸发。③过程是①近地面冷空气经过湖面增温增湿形成暖气团,在湖泊另一岸与冷气团相遇,暖气团主动爬升、冷气团被迫形成环流后退的过程,类似于暖锋。④为高空冷空气的水平运动,离湖水较远,受其影响较小,不存在受热抬升,故选C。第20题,图乙为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降雪量最大的月份最可能是冬半年的月份,排除B、C;而甲地位于背风湖岸,降雪量较少,排除A;丁地既位于向风湖岸,又位于山脉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雪量更大,D符合题意。
(2020·浙江嘉兴一中期中)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21~23题。
21.图示气压分布状况最有可能是( )
A.1月
B.6月
C.7月
D.10月
22.P点的气压值为( )
A.1
000
hPa
B.1
005
hPa
C.1
015
hPa
D.1
020
hPa
23.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图中M点向N点航行(虚线为海轮航线),其天气变化可能是( )
A.气温:高→低→高
B.气压:低→高→低
C.风向: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
D.降雨:晴→雨→晴
答案 21.A 22.A 23.C
解析 第21题,此时亚欧大陆上为高压,太平洋上为低压,说明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应为北半球的冬季,选A。第22题,图中等压距为5
hPa,锋面发育于低压槽中,故P点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结合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P为1
000
hPa,选A。第23题,图中M点位于冷锋锋后,N点位于暖锋锋前。故从M点到N点,气团将从冷气团→暖气团→冷气团,气温将经历低→高→低变化;气压将经历高→低→高变化;风向由偏西风→西南风→东南风;冷锋主要为锋后降水,暖锋为锋前降水,故降雨将呈现雨→晴→雨变化,选C。
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据此完成24~25题。
24.两地的夏季气温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
A.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
C.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受沿岸寒流影响
25.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
A.纬度位置较低
B.受西风影响较弱
C.地势相对较高
D.距地中海较近
答案 24.D 25.B
解析 第24题,由两地气温曲线可知,里斯本夏季气温低于雅典,这是由于里斯本受沿岸寒流的影响,因而气温低于与其纬度相差不大的雅典。第25题,雅典年降水量低于里斯本,这是由于雅典离大西洋较远,受西风影响较弱,从大西洋上带来的水汽较少,所以雅典年降水量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图中填写出①~⑦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用箭头标出②④⑥风带的风向和三圈环流中各圈环流的方向。(2分)
(2)全年受①气压带控制的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2分)
(3)受③气压带与④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大陆________(填“东岸”或“西岸”),而在与其纬度相近的大陆另一岸却形成了______________(气候类型),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一般来说,全年受④风带控制的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①为赤道低气压带;②为东北信风带(东北风);③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④为中纬西风带(西南风);⑤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⑥为极地东风带(东北风);⑦为极地高气压带。在图中相应位置画出各环流的方向即可。
(2)全年高温多雨
(3)西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两地大气环流不同
(4)不明显 ④风带控制的地区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A为________月图,B为________月图,说明判断理由。(3分)
(2)A图中高压的位置在________________一带,如无海陆热力差异,在其纬度上分布着________________带。高压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①为________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________季,原因是___________。(4分)
(4)②为________季风,它使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形成________季。(2分)
答案 (1)1 7 A图的亚洲大陆,风由陆地吹向海洋,说明海洋气压低于陆地,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是北半球冬季;B图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说明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是北半球夏季。
(2)蒙古、西伯利亚 副极地低气压 冬季大陆降温快,气温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
(3)东北 旱 风从陆地吹来,比较干燥
(4)西南 雨
28.(2020·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期末)读“世界四地区简图”,回答问题。(14分)
(1)分析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2分)
(2)当我国华北正值雨季时,甲、乙、丙、丁四地中,正处于多雨期的是哪些地区?(2分)
(3)该气候类型在丙地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6月该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3分)
(4)丁地及其周围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分布面积与乙地气候类型的分布面积有什么不同,并分析乙地气候如此分布的原因。(4分)
(5)丙地附近海域是世界重要航线,该海域气象条件在冬、夏两季对航海的影响有何不同?(3分)
答案 (1)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2)甲、丙。
(3)丙地在30°S以南地区的陆地面积较小。 温和多雨
(4)该气候类型在丁地及其周围沿海地区的分布范围比乙地区大得多。 乙地东侧有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西风只能影响山脉以西的南北狭长的沿海地区。
(5)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控制,风浪较小,利于航海;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大浪急,不利于航海。
解析 (1)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都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2)我国华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季在夏季,地中海气候是冬季多雨,所以应该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的甲、丙两地处于雨季。(3)由轮廓可知,丙地位于非洲大陆,非洲最南端大陆纬度不超过35°S,所以地中海气候范围小。6月是南半球冬季,地中海气候区温和多雨。(4)丁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该气候类型分布范围大。乙地东侧有南北走向、高大的落基山脉阻挡,西风只能影响山脉以西的南北狭长的沿海地区,导致地中海气候分布南北较长,东西较窄,范围较小。(5)丙地位于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较小,利于航海;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西风从海上吹来,摩擦力小,风大浪急,不利于航海。
29.读“我国两幅部分地区的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12分)
(1)比较图1中甲、乙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解释其原因。(4分)
(2)图1中天气系统A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状况是怎样的?(2分)
(3)图1中A和图2中的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可能成为自然灾害,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6分)
图1所示A天气系统
图2所示天气系统
自然灾害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对农业的影响
不利:③________
有利:④________
不利:⑤______
有利:⑥______
答案 (1)甲>乙。 甲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大。
(2)常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
(3)①寒潮 ②台风 ③冻害 ④减轻虫害 ⑤淹没农田 ⑥缓解旱情
解析 (1)甲地等压线比乙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甲地比乙地风力更大。(2)图1中天气系统A是冷锋,到达北京时,北京是冷锋过境天气,天气状况是大风、降温,可能有雨雪天气。(3)图1中的A天气系统是冷锋,强烈发展可能形成的自然灾害是寒潮。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冻害等,有利影响包括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等。在图2中,用平滑曲线将数值是875、900、925、950、975、1
000hPa的点分别连接起来,可以形成六条等压线。可以看出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该天气系统是气旋(低气压)强烈发展形成的自然灾害——台风。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狂风暴雨,引发洪水,淹没农田等,有利影响是其常形成于夏秋季节,可缓解旱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