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学会记事
学习目标:
1、能够条理清楚地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2、能通过完整具体地叙写亲身经历的事来表达感情
?请你将昨天的“掰手腕游戏”的经过完整的回忆下,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温馨提示:
①这件事发生在何时何地?
②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③当时有哪些人在场?这些人有什么表情和动作?
④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经过要完整,不要遗漏什么)
对待这个游戏你是怎样想的?又是如何做的?
⑤事情的结果又如何?你有哪些收获?
【课前准备】
要求:字迹清晰、叙事完整。
时间:20分钟
学习活动一:
开门见山,例文剖析
活动
要求
评价标准
小组合作并完成任务(时间:15分钟)
仔细阅读,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并归纳3、选好代表做展示
1、回答问题,要用简洁的语言。2、展示时思路清晰,声音洪亮。
例文一:
《掰手腕》一
今天,老师给我们组织了一场掰手
腕的比赛,同学争先恐后的奔向了比赛现场。
经过精心的挑选,出的两名同学坐在了桌子两边的椅子上,认真思考如何打败对手。随着一声开始,他们摩拳擦掌,互不相让,只见他们面部通红,把全身的力气都放在手腕上,有些同学在给比赛选手加油,他们的手越来越紧,目光死死地盯着手腕不放。一方的牙齿紧紧咬住嘴唇。王一龙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把王一方的手紧紧的压在桌子上。
第二轮,王大豪和王一方比。大家投去鼓励的目光,一生开始两个人互不相让,王大豪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王一方以面红耳赤。但还在死,撑着,一分钟两分钟。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着,但在王大豪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卖力的感觉,王一方撑不住了,自己认输,第二场才停了下来。
第三轮,一阳和王大豪,比大家十分激动,毕竟这是较量大力士的对决。
《掰手腕》二
今天,老师在课上组织了一次掰手腕比赛。
第一位出场的是我们班的小韩同学,他个儿
高,身子壮他跟小王比,只见小韩信心十足
的撸起袖子,把胳膊放在桌子上,小王也不
甘示弱,紧握着他的手,开始用力地向他的反方向掰去,我们都喊起了,加油,声音非常大,路过我们班的老师和同学都会看一眼,还有一群趴在窗台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最终,小韩还是败下来了,小王跟中了彩票似的,开心地喊了起来。
第二轮是小李跟小明。这两位都骨瘦如柴。刚开始大家都聚精会神的看着但是他们一直僵持不下慢慢的同学们都开始说起小话小李的脸红的跟一个装满水的红气球似的,突然,小明用力,小李瞬间被掰过去,全班同学为小明鼓掌,直到老师的一声下课,才结束。
请认真阅读以上两个例文,说说它们都存在怎样的问题?
《散步》一文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
起因:
出现矛盾:
解决矛盾:
结局:
通过以上例文,你觉得要写事要掌握哪些基本要求?
例文二:
《包饺子》
星期日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奶奶家,
爷爷说:“今天你们全家都来了,咱们包饺子
吃吧!”,我一听乐了,我最爱吃饺子啦!
我来到桌子旁拿起饺子皮用小勺舀了一些馅放在饺子皮儿上面,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包起来,由于馅放得多,把饺子皮儿给挤破了,第二次,我又重新拿起饺子皮儿来。这次把馅儿放少了,包出的饺子扁哈哈的,我又反复的琢磨练习几次,终于包成了。只不过饺子的姿态不同,有的像馄饨,有的像面团,有的像丑小鸭,不像妈妈包的那样立正,都东倒西歪的。
晚上爸爸下厨房去煮饺子,不一会儿就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我头一次吃自己包的饺子,味道好极了。
例文三《掰手腕》
今天老师给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老师站
在讲台上说,这个游戏我相信大家都玩过,
那就是掰手腕。两人一组,第一局老师挑选
的是一位力气,大和一位力气小点的。老师
语言刚落,教室里就炸开了锅,同学们讨论着。
“游戏开始了,”老师说。双方瞪大了眼睛,紧张无比,只听一声令下,开始。他们两个脸红红的,这时力气大的发力了,那位力气小的使出浑身力气,最后因为力气小得没了力气就甘拜下风了,输得人心想,你等着下一次我一定赢你,第二局老师又叫了两个力气差不多的,老师说。“准备开始,”只见两人不分上下,有一个人的脸上是红扑扑的,对方的脸是白色的,最后没有力气输了。只见那位输的人愁眉苦脸的。
我们的游戏结束了,大家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想要有合适的方法就能赢。
请结合例文,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自己的意见。
例文三:《秋天的怀念》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
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4.“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再读《秋天的怀念》,通过以上文字,你觉得写作文还要注意什么?
例文三:《秋天的怀念》
1.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2.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
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3.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4.“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再读《秋天的怀念》,通过以上文字,你觉得写作文还要注意什么?
学习活动二:总结与归纳
通过以上几个例文,你觉得,如何才能写好记叙文?
学习活动三:牛刀小试
通过学习,对应所学的方法,
请同学们将课前“掰手腕”的作文改一改
温馨提示:
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描写将故事写丰富
要求:字迹清晰、叙事完整、运用所学方法。
以《那一次,我真
》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
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温馨提示:
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题目中的“真”表明,这件事带给你的情感冲击是很强烈的,让你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
2.要注意有重点地展开叙述,突出事件中触动你情感的部分
【课后练习区】
【学后反思与分享】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状态、知
识的掌握,你还有哪些心得
和困惑?(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评互助)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