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课 《再别康桥》公开课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二课 《再别康桥》公开课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2 21:0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试分析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的异同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诗意相似都表达一种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感情,但相似中有不同。首节的两个“轻轻”在末节改成了两个“悄悄”,首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是“挥袖”不带走“云彩”,末节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比首节又进了一层,让人惆怅不已。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4.作者以凉风吹拂下的颤动的水莲花作比,是为了突出其________的风致,进而刻画女郎________的神态。
5.“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一句中,“蜜甜”和“忧愁”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诗人用“沙扬娜拉”(日语,意谓“再见”)作结,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柔媚 欲言又止、含羞带笑、娴静与纯美
5.不矛盾。女郎处在将要分别、不忍分别、又只好分别的复杂的情绪交织之中,她不能一味沉默,只好把万千浓情蜜意化做一声声的“珍重”,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爱慕敬仰之意;诗人与这位温柔多情的日本女郎在交往中已经结下了真挚的友谊,即将分别,顿生“忧愁”。
6.用“沙扬娜拉”作结,不仅点题,而且把女郎的声声嘱咐,殷殷叮咛的眷恋心情,传达出来,这是深情的呼唤,也是美好的祝愿。
徐志摩

我敢说,康河是世上最美的一条水!
——徐志摩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胡适《追悼徐志摩》
作者简介
徐志摩在中国新诗史上
是位毁誉不一的诗人。1918
年到1928年,他三次旅欧,
在英国伦敦剑桥大学研究英
国文学时,曾在康桥河里划
船,在康桥上漫步,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怀
抱中。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
一夜》、《猛虎集》,代表诗作《再别康桥》、《偶然》、《云游》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是使诗人获
得巨大声誉的诗作。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写作背景
 康桥,即英国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1922年,诗人曾游学于此,在康桥度过了他人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康桥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开启了他诗人的性灵;康桥浓郁的文化熏陶,使他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写作道路.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地诗文中。为此,1922年回国前他作了长诗《康桥再会吧》,1926年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故地重游,思绪万千,在归国的海轮上,创作了《再别康桥》这首传世之作。
《再别康桥》这首诗,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徐志摩的 “康桥情结”
 在那里,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教育,形成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康桥理想”;
在那里,他结识了影响他生命、终生为之倾慕的一个重要女性——林徽音。
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伟大的诗人泰戈尔,他的诗作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这位大师的影响。
林徽音、泰戈尔与徐志摩
幼仪没有说过她爱志摩,即便她仍是他的妻子时,也没有机会说出一个爱字。於是她便用漫长的人生来说,因为那正是她所相信的——爱即是承担、即是责任。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幼仪对志摩的爱当是最彻底也最完整的。诚如她所言,三个女人之中她最爱志摩。
张幼仪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
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林徽因

林徽音缺少的是狂放激情的能量,当一切都被理性的思惟耙梳过之後,生命只剩余灰而非火焰。徐志摩是火焰,他以自身为中心向外延烧,凡与他交会者无不立即发生变化。徽音爱这激越的能量,然而火焰炙人,徽音不能焚身相随,便只能选择逃开了。
陆小曼
志摩更注重精神的追求,他要拉著爱人飞往更高处同看宇宙的奥妙,但陆小曼却宁愿蜷缩万丈红尘,志摩爱她只能随她坠落。
思考: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作不胜枚举,下面我们就随便举几个例子,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大家看看《再别康桥》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
例1: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离别的对象特别。一般离别
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
的却是“西天的云彩”,告别
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
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
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例?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营造的气氛轻松。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2节至第6节,通过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
集中描写了康河的美丽与宁静,
抒发了自己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
思考:
这三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两个暗喻
河畔的金柳
夕阳中的新娘
清澈的潭水
天上虹
彩虹似的梦
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意醉情迷,物我两忘 ,主客观合一 , 更突出对康桥的依恋。
“油油”是光润的样子,
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
用它修饰“招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
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
得以“招摇”的河水:
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
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
波来回轻摆,
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
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拟人
“招摇”:常含贬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赏 析
回答下列问题:
一、诗人选择了哪些景物作为描写对象以表现康桥之美的?诗中所表现的康桥之美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诗人选择了最能代表康河之美的黄昏到星夜的景物,如波光柳影、柔波青荇、榆阴清潭、满船星辉等,展开抒情。
在浓墨重彩的描写中突出一个“静”字,以自己无声的悄悄的告别来映衬康河宁静与和谐的美。

二、这首诗的开头和结尾反复使用叠词“轻轻的”“悄悄的”,这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歌开头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结尾又连用两个“悄悄的”叠词,突出表现了自己对康河十分珍惜和依恋的感情。康河给诗人最美的印象是它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不忍让自己的离别破坏这种境界,即使是挥挥手打一下招呼,也不能有一点的喧哗去惊扰康河的宁静。
三、“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脍炙人口的诗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是承接上一句诗“但我不能放歌”而来的,因为诗人此时此刻连“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亦不忍,只好以无声的悄悄作为别离的笙歌。在由波光艳影荡漾,水底青荇招摇,星辉斑斓组成的大自然的和谐中,只有无言的沉默是对康桥最好的告别。在这一句内,“悄悄”与“笙箫”亦成押韵,增加了语言的韵律美。“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则是“康桥今晚是沉默的”倒装,这一倒装不仅造成句与句的押韵效果,而且以“沉默”定义康桥此时的特性,再一次突出了康桥的宁静美,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挥手作别云彩图
河畔金柳倒影图
青荇水底招摇图
榆阴浮藻清潭图
撑篙漫溯寻梦图
夜晚夏虫沉默图
招手惜别云彩图

依依不舍
欢喜和眷念
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快乐情绪达到顶点
情绪低落
难舍难分

描幽静宁谧之景
状依恋不舍之情
忘我的留恋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在诗中,诗人将自已几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炼的诗句中,溶化到一个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中
徐志摩遵崇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即诗歌要具有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在《再别康桥》一诗中,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分别是怎么体现的?
诗歌的形式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
A. 押韵。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
《再别康桥》的绘画美
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
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
《再别康桥》的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返回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