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知识与能力: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和影响;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三国经济发展概况。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示意图,提高读图学史能力。
过程与方法:从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理解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体验学习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知道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同时放映曹操、诸葛亮、刘备等人物的图片。
2.设问:(1)电视剧《三国演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内容?
(2)电视剧的情节与真实的历史事实一致吗?
3.教师导入:一部《三国演义》使得曹操、诸葛亮、刘备、关羽这些人物深入人心,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道出无数豪杰心中的感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1 800年前的东汉末年及三国时代,共同来还原一个历史真相。
(二)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 官渡之战
1.背景:__东汉__末期,占据河南一带的__曹操__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2.时间:200年,双方在__官渡__进行决战。
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__统一北方__打下基础。
知识点二 赤壁之战
1.背景: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孙权听从将军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__刘备__联合迎战曹军。
2.经过:孙刘联军约5万人与曹军20余万人在__赤壁__对峙。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由黄盖向曹操诈降并用__火攻__。
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为__三国鼎立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三 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号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魏 220年 洛阳 __曹丕__
蜀(蜀汉) 221年 __成都__ 刘备
吴 229年 __建业__ __孙权__
2.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1)魏国:重视__农业__生产,大力兴修__水利__。
(2)蜀国:发展经济,改善__民族__关系,加速了__西南__地区的开发。
(3)吴国:__造船业__发达,发展了__海外贸易__。230年,孙权派将军__卫温__率船队到达__夷洲__(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官渡之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0~81,并用多媒体出示材料和《官渡之战示意图》:
材料一 汉献帝虽然是个傀儡,却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谁把汉献帝控制在手里,谁就可以用皇帝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发兵洛阳,把汉献帝和文武大臣一起接到许,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
(1)阅读材料,说说曹操为何要将汉献帝接到许。
提示:因为汉献帝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控制了汉献帝就可以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从而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2)根据教材内容完成官渡之战的情况表。
提示: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胜利
作用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3)曹操为什么能够打败袁绍,统一北方呢?
提示: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人才。经济上:垦荒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探究二 赤壁之战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1~82,并用多媒体出示下面的材料和《赤壁之战示意图》:
材料一
材料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完成赤壁之战的概况表。
提示: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曹操失败
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有曹操,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提示: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孙刘联军的正确战术。
(3)材料二中的这首诗抒发了曹操当时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是什么?实现了吗?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提示:统一南北。没有。不能骄傲轻敌,做事要讲究战略战术;战前要针对作战地点的气候、地形特点等进行适应性训练;等等。
探究三 三国鼎立
三国是中国古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些英雄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2~83,回答:
(1)“三国”是指哪三国?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导致了这一局面的形成?为蜀国的建立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
提示:魏、蜀、吴。赤壁之战。诸葛亮。
(2)分别指出三国各自治国的主要成就。
提示:魏国发展屯田,大力兴修水利,北方经济得到发展;蜀国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改善民族关系,使我国西南地区得到发展;吴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得到发展。
(四)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五)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本节课以一曲《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开头,以宏阔的气势,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巧妙地导入到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展示图片、列表归纳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两次战争失败的主观原因:骄傲轻敌,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课堂气氛整体并不怎么活跃,今后要加强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使课堂气氛整体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