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三节 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干冰到底是什么?用途?
干冰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以作制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
讨论
1.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CO2的用途.
答:可用于灭火、气体肥料、化工 原料。
2.实验室中,还有什么证明同体积的CO2比空气重?
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温馨提示
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枯深井,由于地势低,空气不流通,可能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若冒然进去会有窒息的危险。
为防不测,人们在进入菜窖、深井前,应该进行灯火试验。
1、区别H2、O2、C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
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将气体分别通过红热的铜丝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三种气体的集
气瓶
2、久未开启的菜窖内CO2?浓度过大,人冒然
进入会由于不能呼吸而晕倒或死亡,进入的安
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D
带一盏点燃的油灯或火柴等
思考
1、实验室中还有什么例子证明CO2?能溶于水?
答:
2、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现象证明CO2溶于水中?
答: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打开汽水瓶盖,冒出大量气泡.
CO2检验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思考:
二氧化碳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如果继续通入二氧化碳,会出现什么现象?
Ca(OH)2+CO2=CaCO3↓+H2O
CaCO3+H2O+CO2=Ca(HCO3)2
石灰水由浑浊变澄清
现象:
说一说:
溶洞是怎样形成的?
CaCO3+H2O+CO2=Ca(HCO3)2
(溶洞形成)
Ca(HCO3)2=CaCO3↓+ H2O+ CO2↑(钟乳石、石笋形成)
①
②
③
④
加热红色纸张
现象
结论
变红色
无
变化
紫色石蕊遇酸变红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无
变化
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变
红
色
CO2与H2O反应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变
紫
色
碳酸不稳定,加热生成CO2和H2O
1、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的反应方程式:
2、碳酸_______,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CO2 + H2O = H2CO3
H2CO3 = H2O + CO2↑
不稳定
练习
碳酸钙不溶于水
答:木炭燃烧生火生成CO2 , CO2 与石灰浆[Ca(OH) 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1、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CO2与Ca(OH)2反应生成____________
的缘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OH)2+CO2=CaCO3↓+H2O
2、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
我的收获: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
解
性
是否支持燃烧
干冰
特性
二氧
化碳
无色
气体
无味
比空气大
能溶
升华吸热
否
化学性质
1.CO2_________燃烧,也_________燃烧。
2.CO2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
3.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不支持
浑浊
碳酸[ H2CO3 ]
Ca(OH)2+CO2=CaCO3↓+H2O
练一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是固态水 B、CO2有毒不能供呼吸
C、石灰水可以检验CO2的存在
2、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既与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制干冰 B、灭火
C 、制化肥 D、作制冷剂
C
D
1.地球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
主要是( )
A.破坏臭氧层 B.产生温室效应
C.产生酸雨 D.毒害作物
2、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能,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
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产生 D.农药、化肥的污染
B
A
动脑筋
世界闻名的“杀狗洞”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附近,这个山洞是盲肠结构,洞口在上。任何一只健壮的狗走进去,过不了多久,就会倒毙在洞中,而人走进去却安然无恙。这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跟什么物质有关呢?
课堂练习
完成图中所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反应条件
课后作业
课本P136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