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美术鉴赏人美版第三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课件 (8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美术鉴赏人美版第三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课件 (8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23 07: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85张PPT)
艺术语言的三种表现形式: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记者关注
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社会各界对这件事议论纷纷,叫好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孔子也有了标准像!
如果当时有照相机摄影艺术孔子像还会有争议吗?
第三课
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
—走进具象艺术
故事一:中国五代画家黄荃画的四季花草及各种动物栩栩如生以至引得一只进献的白鹰展翅欲啄而受到皇帝的高度称赞。
故事二:传说古希腊画家宙克斯与帕尔哈西奥斯比赛的故事。
具象艺术是人类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类型,具有悠久的历史。
写生珍禽图
黄荃
五代
具象艺术的特点
具象艺术的功能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具象艺术的特点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
具象艺术的功能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具象艺术的特点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
具象艺术的功能
1、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具象艺术的特点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
具象艺术的功能
1、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肖像作品
主题性作品
典型形象
典型环境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具象艺术的特点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
具象艺术的功能
1、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肖像作品
主题性作品
典型形象
典型环境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社会功能的实现
艺术创新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作品,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超现实主义
中国当代画家


清明上河图-郊野风光
清明上河图-虹桥
清明上河图-市区街道
虹桥上下发生着什么样的故事?
通过欣赏图片,请说出具象艺术最显著的特点?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以客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把对象表现得像我们所看的一样真实。
<<教皇英诺森十世>>
委拉斯凯兹
  
<<教皇英诺森十世>>
委拉斯凯兹
  作者准确把握住了对象最典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人物性格特点,气质,从瞬间被捕捉的人物表情中体现。
双眉
目光
双唇
脸色
斜视
紧闭
阴沉
紧锁
做做看这个表情
你感觉到了什么情绪?
多疑
狡诈
阴险
毒辣
<<教皇英诺森十世>>
委拉斯凯兹
  作者准确把握住了对象最典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阴险、狡诈、多疑甚至毒辣的性格特征.
权势显赫的教皇正襟危坐在一把精致的椅子上,一双凶相毕露的眼睛直盯着观众,威严中带着贪婪,凶狠中隐藏着狡诈。
《教皇英诺森十世》
委拉斯凯兹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表现出瞬间性特征。即,艺术家选取的是艺术形象最典型的一瞬间来表达个人情感和观念。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那么具象艺术还具有哪些特征呢?
1、
具象作品是不是如摄影作品一样被动的记录生活?
2、而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主动选择和表现
对比这两张图片,哪张更有感染力?
在欣赏这些具象作品时,我们可以像读小说一样从中“读”出已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故事。
作品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海难故事。
《梅杜萨之筏》油画,席里柯,法国,1819年。
《开国大典》董希文
油画
那具象艺术还具有哪些特点呢?
3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一、具象艺术具有哪些特点:
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情节性又称叙事性
二、具象艺术的功能:
1、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社会记录功能
返回
《占领总统府》陈逸飞
魏景山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同学们感动吗?
为什么会感动,作者抓住了典型形象的哪一瞬间?
母亲在把生的希望给了谁···
反思
李嵩《货郎图》宋
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作者再现了宋朝什么样的场景?
作品描绘了一位中年货郎挑着“货郎担”来到农村时,众多妇女儿童争购围观的热闹场面领略了千年以前·········
社会干预功能


1962
王文彬
三、怎样鉴赏
具象艺术?
首先分辨出它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肖像作品
主题性作品
典型形象
典型环境
肖像作品
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达芬奇《蒙娜丽莎》
  作者准确把握住了对象最典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肖像作品具有哪些特点?
1、表现的是历史上具体的人。
2、作品能传达出“这个人”的
神态、气质和精神面貌。
《蒙娜丽莎》成功塑造了一位城市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据说她是一位皮货商的妻子,画像是这位24岁的妇女刚失去了心爱的女儿,悲切抑郁。达·芬奇为了让她面露微笑,想出种种办法:唱歌、说笑话、让快乐的气氛帮助她展现笑容。
《蒙娜丽莎》微笑之谜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返回
主题性作品:
主题性作品有哪些特征?
人物形象是集中和抽取了众多人的特征后塑造出来的。
反映了一个大的主题,成为时代、民族的写照。
肖像作品
主题性作品

包括
主题性作品
肖像作品
主题性艺术
血衣
素描1959
王式廓
血衣(素描,100厘米×150厘米,1959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藏) 王式廓
画面的中心和焦点是什么(主题人物)?
手举血衣悲愤控诉的妇女构成了形象和情节戏剧性冲突的焦点和中心。
艺术家通过哪些典型环境进行组织的
?
艺术家还塑造了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手拿地契的老农、双腿瘫痪的青年农民,还有阶梯下掉在地上的量器——大斗等人物和道具。
反映了什么主题思想?
揭示了封建帝国主义残酷剥削罪行,显示了民主革命所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时代的到来
我们把这幅作品的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改一改它还能表达出这样的主题吗?
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是不是孤立存在的?
血衣局部
返回




《马拉之死》迷案
这人为什么会死在浴室里?
凶手是怎么知道被害者的生活习惯?
《马拉之死》
典型环境分析
典型环境与人物形象是相辅相成的,主题的表达只有通过典型形象和典型环境才能做到。
《马拉之死》案情分析
《马拉之死》是大卫的一幅名画,它因马拉的特殊身份和简洁有力的形式而为人们所熟知。马拉(Marat,1743-1793年)是雅各宾派的核心领导人之一。雅各宾派当政以后,他因为卓越的号召能力而成为该派的主席,负责处理众多日常事物。他患有严重的皮肤病,每天只有泡在洒过药水的浴缸中才能缓解痛苦,于是,浴室就成了他最经常呆着的办公场所。1793年7月11日,一位持不同政见的女士借口商谈事宜,进入马拉的浴室,并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行刺,使这位革命领导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死去。
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1、具象艺术为我们再现客观社会的同时,通过艺术形式的运用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从而产生教育作用。
2、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只有大胆突破一切艺术上的禁忌和教条,不断借鉴新的思想和观念,并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真正做到创新!


一、具象艺术的特点及其功能:

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叙事性又称情节性

能:1、记录功能
2、社会干预功能
二、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肖像作品与主题性作品
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
三、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社会功能的实现
艺术创新
了解具象艺术
鉴赏具象艺术
评价具象艺术
教师赠言: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万象表现给我们的知觉。
——达·芬奇
课后拓展
作品欣赏
C
A
3、国歌、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每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作为炎黄子孙都应为之自豪,作品《开国大典》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庄严而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请在欣赏此幅作品后回答下列问题。

这是一幅(
)作品
A
中国画
B
版画
C油画
D年画
②《开国大典》并不是照相式的复原的情景,而是作者作了大胆的强调与删改后的结果,作者的这种行为是(

A
一种违背事实真相,不尊重艺术,不热爱祖国的表现
B是一种个人的选择,体现了作者对主要领导人的热爱
C
是一种艺术性的处理手法,为了作品所要体现的主题思想而服务
D是一种无意识下产生的偶然性,纯属无心插柳柳成荫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