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与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3 08:2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
自由落体运动
科目:
物理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课时:
2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由于受到日常生活的影响,学生对于“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印象很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做好演示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以前,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具备了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基本知识。(1)明白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是空气阻力,在忽略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快慢相同;(2)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及条件。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特殊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
(3)掌握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理想化方法,体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并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自由落体运动的模型进行处理;(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物理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合理地假设与猜想,最后进行验证,这也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教学中渗透对物理方法的教育,使学生体会对问题的研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透过现象看本质;(2)通过提问,鼓励、启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大胆发言,促进课堂和谐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感悟学科价值魅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平时听到的孩子们口中的“重的物体下落的快,轻的物体下落的慢”,可以发现学生在真正在传授知识点之前,由于受到日常生活的影响,学生对此结论印象很深。因此,让学生认识到自由落体运动中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为g。
知识与技能方面让学生记住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个知识点并不是难事,重点是第三点掌握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因此,教学过程和方法板块中的演示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将改变一个印象深刻的观念,我们就得进行更为深刻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直观和深刻,而这就是让学生参与探究,通过实验能够达到的目的,而不是老师单纯的讲授知识点。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新课程倡导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强调对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为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本节课以情景创设与实验探究相结合为主,充分体现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将物理情景、实验探究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渗透了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探究意识、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多媒体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策略是:在课堂教学上首先通过设疑,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提示,让学生思考、讨论,先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后,教师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由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高效。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掌握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对“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这个观念的认识,理解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2、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的技巧及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得出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的实例中提出问题:轻重不同物体下落快慢是否相同?
观看图片并思考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块儿石头和一张纸片,请观察两物体是否同时落地;2、一张纸片与一张纸片揉成的纸团,重复以上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对比分析实验结论、思考物理规律,同桌讨论、推理、得出:物体下落快慢与轻重无关,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习惯;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
进行真空管实验,让真空管中分别充满空气、出部分空气、完全排除空气,观察羽毛、软木塞、玻璃球下落的快慢情况。
学生观察讨论得出:在排除空气阻力时,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
知识小结:本课知识要点及结构、体现的思想方法
听讲并和老师一起思考总结
知识和方法两方面的小结,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和内容。
七、教学评价设计
小组编号小组成员姓名实验前猜测验证实验试验后结论自我评价与总结01李明重的物体先落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块儿石头和一张纸片,是否同时落地物体下落快慢与轻重无关,空气阻力是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主要因素。猜测错误,知道与轻重无关张辉
同时落地通过实验更能验证猜测潘慧
八、板书设计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条件  (1)只受重力作用。  (2)从静止开始下落。  3.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方向:竖直向下。  2.大小:通常取g=9.8m/s2,有时g=10m/s2。  相关因素:(1)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2)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三)例题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创设物理情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课堂上来看:一、学生喜欢观察物理情景,也喜欢表达自己的看法,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二、自主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进行猜想和设计实验时,思维活跃,主动参与。整个课堂教学中,改变了重知识传授、轻学习过程的传统教学方法,利用物理情景与实验探究相结合,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探究,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生主动性强,反应热烈,气氛活跃,效果良好。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有个别学生动手能力差,看别人操作后才动手做实验;少数同学受日常生活影响较深,不能很容易改变“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这个错误观念。
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时可要求学生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但不必过分要求学生深入地掌握和应用该知识.但是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应指导学生明白所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示和规律对自由落体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