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放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小放牛》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孩子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通过欣赏乐曲《小放牛》,认识民族乐器唢呐。
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分辨出问路小姑娘和牧童的对话情景,对唢呐及相关乐器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有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民族乐器唢呐,感受民族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准确地听辩出唢呐音色。
教学准备:Ipad、多媒体、唢呐、咔呛、口笛子。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屏幕播放问路情景图片)
老师:同学们,大屏幕上的图片显示的是一个什么情景?
学生:问路!
老师:很好,关于问路在音乐中就有很多乐曲来描写,比如歌曲《小放牛》还有我们接下来要欣赏的这首民族器乐曲也叫《小放牛》?老师先不做过多介绍我们大家先一起来听一下,听乐曲的同时看同学们能想到什么景象或者说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还有就是你能听出这首作品的独奏乐器是什么吗?
展开
(播放课件《小放牛》)
1.带着问题聆听乐曲《小放牛》,问题①音乐作品情绪是怎样的?问题②独奏乐器是什么?
2.师生问答,交流聆听乐曲后乐曲感受,对作品做简单介绍,《小放牛》原为民间歌舞,内容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难,要求村姑答对他提出的问题方能指路。于是二人一问一答,边歌边舞起来,形成生动而风趣的歌舞场面,今天我们欣赏的唢呐曲《小放牛》就是根据戏曲唱腔音调发展变化而来的。
3.根据乐曲互动交流再次聆听乐曲《小放牛》,并提出问题,乐曲是不是多次出现了相同的旋律?同学们能听出乐器模仿人声的一问一答吗?
4.介绍乐器唢呐以及作品所涉及到的咔呛和口笛子并进行简单的示范和互动。
5.用五声音阶1 2 3 5 6 为固定节奏编创旋律。
形成
欣赏乐曲,能准确分辨出乐曲主要独奏乐器的音色,并能用五声音阶编配旋律。
结束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大家对我们的民族乐器唢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中国民族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很多种类等待着我们去认识甚至去学习,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这些乐器,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小放牛
民族器乐合奏 唢呐
哨片(发生部分)、唢呐杆、唢呐碗组成
唢呐 小姑娘
口笛子 小妹妹
咔呛 牧童
2/4
X X 丨 XX X 丨 X XX 丨 X - 丨
根据节奏用1 2 3 5 6创编旋律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广场小学 李广涛
2019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