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风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能力目标: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情感目标: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了解和欣赏、表现与评述。
教学难点: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关注身边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图片、资料。
学生:搜集我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画笔,大白纸。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 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
教师: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一看到一说到这些,都能让人想到中国。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引出课题:神州风采(板书)
三、探究学习。
(一)了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遗产的含义
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二)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
1.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风格。
2.小组交流讨论。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民俗艺术、秀丽的河山以及雄伟的建筑,人们一看到它们,就想到中国。让我们小组讨论一下,比比谁知道的多。(出示)(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指名答)
4.归纳总结。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上网找了一些图片,你们看,这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出示图片),它是秦始皇的陵墓,在西安。你们看这是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器皿(出示图片)。还有我国的艺术国粹-京剧(出示图片)。我国的艺术瑰宝-书法(出示图片)。
再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祖国精美的民间艺术:有剪纸(图片)、草编(图片)、风筝(图片)。
最后看看我们祖国雄伟的建筑:北京天安门(图片)、故宫(图片)、上海东方明珠(图片)、金贸大厦(图片)。
(三)了解中国特色的自然遗产
来看看祖国秀丽的河山:书本提供图片
及事先准备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我国最大的贵州黄果树瀑布等图片。
设计意图: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激发感情,祝福祖国。
(1)我们的祖国取得过许多辉煌的成就,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2)作为神州大地上的一分子,你想从哪里去表现祖国的神圣和美丽呢?
五、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