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找次品 人教新课标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23 12: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找次品教案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探索给定情境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的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天平,结合观察、猜测、图示、推理等活动,理解“找次品”问题的基本原理,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过程与方法: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教学难点:用图示或文字表示找次品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分析题意,自我探究
1、出示课题,让学生读题,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①有81个乒乓球,②其中只有一个球比其他球稍重(揭示课题:找次品),③没有砝码的天平,④要用最少的次数保证找到较重的这个球。
2、学生自主探索,需要几次。
3、生汇报,发现答案很多,引出矛盾:到底哪一种才是最终答案?这个答案是不是就是次数最少的?这其中似乎存在某种规律,在数学里边,当我们遇到这种肯定但又不太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思路:请读(以退为进),我们可以把81这个数据退到2,退到不能退为止。
(二)以退为进
1、学生发现2个只要称一次,而且天平一定不平衡,但是不管如何倾斜都可以通过一次找到次品。
2、学生从笔盒里边拿出3只笔,自己动手探索3个种找次品需要找1次,并请4人一组说一说,最后请一组代表上台,一人演示,一人讲解。
3、问:为什么个数相同,都只需要称一次?
生:两个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而3个要么可以看出来,要么可以推断出来。
师:是的,用天平找次品,我们还可以通过天平上的情况去推断出天平外的情况,从而确定次品要么在第一个盘子,要么在第二个盘子,要么在第3个盘子。
(三)发现规律
1、学生动手在8个里边找次品,汇报有两种答案,一种是(4,4)→(2,2)→(1,1),三次,一种是(3,3,2)→(1,1,1),两次。
2、比较,为什么同样是8个?它却少一次呢?
生:因为第二种排除的兵乓球个数要多一些,它把次品确定在更小的范围里。
师:是的,要想尽快找到次品,就要把次品确定的更小的范围里边,为了保证找到,我们通常要考虑最差的情况。
3、学生继续动手9个里边找次品,发现只要找2次。
(四)总结规律
1、要想最少次数找出重物,我们回顾一下刚刚我们用最少次数找到次品的情况,我们可以怎样做?
2、总结:要分成3份,让最差的情况和最好的情况差不多,也就是让每一份尽可能接近。
(五)再试一试
生动笔,81个里边找次品。(27,27,27)→(9,9,9)→(3,3,3)→(1,1,1) 。
(六)拓展
你知道吗?
小结:孩子们,我们今天学的是找次品,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次品
2 (1,1) 一次 8 (4,4)→(2,2)→(1,1)3次
3 (1,1,1) 一次 (3,3,2)→(1,1,1) 2次 (√)
9 (3,3,3)→(1,1,1) 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