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耻、矣、岂”3个生字和多音字“识”,会写“耻、诲”等5个字。
2.能根据语境正确理解“知”“急”“敏而好学”“诲人不倦”等字词的含义;能借助字典、注释,并联系上下文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3.初读课文,能正确断句,流畅朗读;朗读中能通过节奏、速度、重音与语气的变化。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领会古人读书的方法、态度、情怀和智慧。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能正确断句,流畅朗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领会古人读书的方法、态度、情怀和智慧。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能正确断句,流畅朗读,初步领会古人读书的方法、态度、情怀和智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揭示课题,明确任务
1.任务驱动
描述任务:同学们,大家读的书不少,肯定有不少的读书经验,是不是?老师想组织你们去和一到四年级的弟弟妹妹们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对他们的读书做点儿指导,愿意吗?想一想:如果让你去介绍,你想说些什么呢?
2.进行试探
引导试探:为了让小伙伴们有收获,我想大家该写个发言稿,会写吗?(观察学生的反应)会写的说说想怎么写,不会的则提出自己的困难。
3.揭示课题
引入课题:是的,要保证活动成功,必须认真准备发言稿。对此,刚才有人谈了看法,也有人谈了困惑。到底该怎样写呢?我们好好地向古人请教吧!(板书课题:古人谈读书)
4.明确目标。
引导揣摩:读了课题,看看又都是文言文,你觉得怎样学这篇课文,才能从古人谈读书中学到写读书体会的方法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读好课文→理解意思→明确写法→尝试运用)
学习活动二: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1.布置自读
提出要求:要知道古人怎样谈读书,必须先把课文诵读好、理解好。请大家先读好课文,要求认真读,反复读,直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觉为止。
2.指导难点。
出示下列长句,让学生在文中用“”标注朗读停顿,并试着朗读。然后教师提示停顿,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正确停顿对句意表达的作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3.引导互读。
为真正把书读通顺、读流利,可让学生与同桌比试,看谁读得好,从而把初读课文的目标落到实处。
4.指名读课文
教师可指名朗读课文,如一人读一则,并要求其他人认真听读,听读后参与评价。朗读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对朗读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能正确断句,流畅朗读;朗读中能通过节奏、速度、重音与语气的变化,把作者要强调的主要观点表达出来;能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自主感悟每篇短文所表达的思想,正确领会古人读书的方法、态度、情怀和智慧,并清晰地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3.能学习古人说理的方法,有重点分层次地介绍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的内容,正确领会古人读书的方法、态度、情怀和智慧,并清晰地说出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教学难点
能学习古人说理的方法,有重点分层次地介绍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三:引导理解,读懂课文
1.自学质疑。
各自根据字的注释,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如文中还有不懂的字,可通过查字典来解决;解决不了的字、词和句子,做上记号带到小组内进行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先对各自不能理解的字、词、句进行探究,接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和每则文言文的大意。可提示学生:理解时不需要逐字翻译,字字落实。
3.交流点拨。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合作探究的情况,重点说说课文的大意;教师可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大意,其间可穿插下面的练习。
(1)理解下列句子中同一个字的不同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谁知这件事是对是错?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余下的他也尝了一口。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他为何这么急不可待?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朗读升华
让学生自由朗读,努力读出句子包含的意思和情感。自由朗读后指名朗读,然后师生共同点评,以提升朗读与感悟的水平。
学习活动四:梳理内容,探究写法
1.明确目标
教师提示:课文已经读好、读懂了,下面该向古人学习写读书体会了。他们用文言文写,我们则可用现代文写,虽然我们不是名人,但有名人的引领,我们也能写出像模像样的介绍材料来。
2.梳理内容
让学生再细读课文,看看作者谈读书分别谈了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梳理的信息,并说梳理信息的方法。交流中教师可相机归纳、板书。
第一则:“三学”——好学、真学、多学
第二则:“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探究写法
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重点弄清文言文二是怎样介绍读书方法的。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探究。继而,请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情况。交流中教师可相机点拨,以清晰写法(写法特色见上文课文解读)。
通过提示、点拨,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古人谈读书的方法给我们写介绍稿的共同启示是——一是目的要明确,要有观点;二是可分层叙述,有条理地叙述;三是要抓住关键,要有重点。
学习活动五:尝试运用,服务生活
1.叙谈体会。
可结合课后第三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故事,简要说说课文内容对自己的启发。交流中可相机归纳、板书。
(好读、多读、虚心、专心、坚持、运用、选择、分享……)
2.指导拟稿
引导讨论:要写好发言稿,除了学习古人的写作方法,还要具有鲜明的“对象感”和真实的“现场感”,那如何才能做到呢?讨论中,教师可适当点拨并小结:一是用通俗的语言;二是讲真实的故事;三是有现场的互动。
确定内容、明确方法后,可让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下读书体会。初稿写好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评议,指导学生修改完善。
3.走向生活
可根据稿件内容进行分组,力求让每组的介绍都能做到内容丰富且角度不同。同时,教师应与有关班主任联系,利用班会课分组到各班进行介绍。
板书设计
25古人谈读书
三学:好学
真学
多学
三到:心到
眼到
口到
(有观点
有层次
有重点)
精彩片段
师:古人有读书的经验,我们也有读书的体会。如果要你选择古人给你启发最深的一点,你主要想谈什么呢?
(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归纳:好学、多读、虚心、专心、坚持、运用、分享……)
师:是啊,有了古人的引领,下面该动笔写自己的读书体会了。除了古人使用的方法外,我还要增加一点:有事例—借助读书故事说理。
(各自撰写后组织交流)
生:朱熹的“三到”对我很有启发。我也觉得,读书真的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特别是“心到”。上四年级时,我开始看青少年版的《水浒传》,看着看着,只觉得故事有趣,当爸爸让我讲讲看过的故事,结果一个章节几句话就讲完了。爸爸批评我说:“读书不用心,一辈子也讲不出《水浒传》里的故事。”我不服气,当天晚上,我就看了《风雪山神庙》一章,全身心地进入其中,仿佛自己就到了风雪之中,仿佛自己就是林冲。不知怎么的,看完后躺在床上,这一章的内容就像放电影似的在眼前浮现。第二天,我让爸爸听我讲,他听完后连连点头:“你用心看书了,书就真心给你了!”学习了朱熹的“三到”,我觉得爸爸的话就是从他那儿学来的。
师:借朱熹的名言,说自己的故事,说明读书要专心致志,这样的体会深刻而具体,是真故事、真体会。
(其他学生的交流略)
师:上课开始,老师就告诉大家要把自己的体会,变成指导一到四年级弟弟妹妹读书的财富。刚才的体会,还只是我们之间的交流,到现场向他们介绍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交流中归纳提示:一是用通俗的语言——让小朋友们听得懂;二是讲真实的故事,让小朋友们感到有趣;三是有现场的互动——注意倾听与回应)
师:老师将在认真阅读大家的介绍稿后进行合理分组,并与各年级班主任联系,利用近期班会课分组到各班级去介绍。请大家课后认真修改,认真练讲,做好充分准备!
点评:
为让学生由古人谈读书走向自己谈读书、由在本班谈读书走向跟学弟学妹谈读书,教师借助归纳提示,为学生写读书体会明确了方向。初稿交流中,教师通过针对性点评,让学生对如何提出观点、分层叙述、借事说理有了清晰的把握。另外,教师还坚持分层引导,逐层递进:首先是关注方法,即用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引导学生写自己的读书体会;其次是关注对象,即根据向学弟学妹介绍读书体会的实际,探讨修改方法;最后是考虑现场,即根据例文,联系介绍场景,研究修改方法。这样拾级而上,能使相关目标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