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上
1.4.1有理数的乘法
第3课时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复习回顾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是什么?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2.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
(1)看是否有因数0;(2)定号(奇负偶正),
(3)算值(绝对值相乘)
3.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乘法的哪些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探究新知
5 × (-6) = (-6)× 5 =
(-7) ×(+8)= (+8)× (-7)=
(-3)×(-7)= (-7)× (-3)=
-30
-30
56
56
21
21
即 5 × (-6) = (-6)× 5
(-7) ×(+8)=(+8)× (-7)
(-3) ×(-7)=(-7) × (-3)
引入负数后,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是否还适合?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因数位置,积相等.
归纳
一般地,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乘法交换律
如果a,b分别表示任一有理数,那么:ab=ba
注意:a×b也可以写成a·b或ab.
当用字母表示乘数时,“×”号可以写为“·”或省略
探究新知
(3×4)×(-5)= 3× [4×(-5)]=
[(-3)×(-12)]×(-5)= (-3)×[(-12)×(-5]=
3× [(-4)]×(-5)]= [3×(-4)]×(-5)=
乘法结合律
-60
-60
60
60
-180
-180
(3×4)×(-5)= 3× [4×(-5)]
[(-3)×(-12)]×(-5)=(-3)×[(-12)×(-5]
3× [(-4)]×(-5)]=[3×(-4)]×(-5)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探究新知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如果a,b,c分别表示任一有理数,那么:(ab)c=a(bc).
推论:三个以上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先把其中的几个因数相乘.
例如:abcd =d(ac)b
练一练
解:(1)(-85)×(-25)×(-4)
=(-85)×[(-25)×(-4)]
=(-85)×100
=-8500
(1)(-85)×(-25)×(-4)
=1×35
=35
探究新知
5×[3+(-7)]
5×3+5×(-7)
=5×(-4)
=-20
=15+(-35)
=-20
乘法分配律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如果a,b,c分别表示任一有理数,那么:a(b+c)=ab+ac
5×[3+(-7)]=5×3+5×(-7)
乘法分配律
练一练
①(-3)×8 = 8 ×(-3)
③[(-8)+5]+(-4)=(-8)+[5+(-4)]
④[(-2)×(-6)]×(-5)= (-2)×[(-6)×(-5)]
②(-13)+98 = 98 +(-13)
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
乘法结合律(a×b)×c=a×(b×c)
⑤
例题讲解
比较两种解法,它们在运算顺序上有什么区别?解法2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哪种解法运算简便?
主题小标
解法1先做加法运算,再做乘法运算。解法2先做乘法运算,再做加法运算.
解法2用了分配律.
解法2的运算量小,因为解法1先要通分计算三个分数的和.
例题讲解
2.计算(-0.125)×15×(-8)=[(-0.125)×(-8)]×15,这里运用了乘法的( ).
A.结合律 B.交换律
C.分配律 D.交换律和结合律
课堂练习
进行简便计算,应许运用( ).
加法交换律 B. 分配律
C. 乘法交换律 D. 乘法结合律
B
D
课堂练习
3.计算
(1).(-4)×13×(-25)
课堂练习
解:(1)(-4)×13×(-25)
=1300
=13×100
=13×[(-4)×(-25)]
=13×[(-4)×(-25)]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符号表示:(ab)c=a(bc).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符号表示:ab=ba
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符号表示: a(b+c)=ab+ac
课外作业
第33页第(1) (2) (3)(4)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