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课 题 第2课 计算机之魂——计算机软件系统
科 目 信息技术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40分钟
授课人 康薇 年级 八年级 学号
教 材 信息技术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节选自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本套教材内容是根据初中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来安排的,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并适当融合综合实践活动及其他学科的内容,突出任务驱动和螺旋上升的理念。着力体现优化教材内容,注重与时俱进和展现技术价值的特点。
本节内容是第一单元认识计算机的第2课,本节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操作系统的作用及常用操作系统的名称;常用应用软件的分类及名称;安装和卸载常用应用软件。本小节是上一节课程的延续,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操作系统的作用及常用操作系统的名称。
能说出常用应用软件的名称。
会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相交流,了解各类常用应用软件的名称和作用。
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对小型免费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卸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与他人交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乐于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尝试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一方面由于环境已熟悉,另一方面随着年龄逐渐增大,青春期的到来,因此会更叛逆更爱玩儿。
在注意方面,学生的有意注意已经占主导地位,注意的集中性、 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记忆方面,有意记忆能够占据主导地位,抽象的记忆还有待提高,但具体形象记忆的作用仍不是非常明显。
在思维方面,学生能够分离出概念中本质与非本质。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待提高。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根据需要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
教学难点: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教学策略 与方法 通过理论模型,用模拟法讲解操作系统的作用。
通过尝试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安装一些小型免费应用程序。
教学资源 与工具
计算机教室(投影、广播教学,另需要黑板)
(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导入 (3分钟)
新课讲授
(10分钟)
(1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课堂总结
(2分钟)
正式上课问好,首先我们先回顾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上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学习完硬件系统了,我们要学习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了。这节课我们学习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提问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什么?
新课导入,PPT展示首页
新课讲解:
教师说:“有了硬件系统,接上互联网,计算机和手机就能上网了吗?不是的,这些设备要想工作离不开软件,人们必须通过软件才能与计算机交流。
不可或缺的软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
解释操作系统是干什么用的。
1.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WindowsXP、Win7、win8、Unix、Lenix
实践操作查看本台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信息。
让同学们自己查看自己使用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
Android(安卓) iOS(苹果)
塞班(诺基亚)等
有特定功能的软件—应用软件
1.个人计算机常用的应用软件
提问:计算机中常用的应用软件有哪些?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PPT展示软件的分类及名称。
2.手机软件(APP)
举例说出几种手机软件
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1.个人计算机中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利用360软件管家演示“英语口语学习王”的安装与卸载。
2.手机应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课堂练习:让同学们在自己电脑上练习安装并卸载一个小应用软件。
课堂总结:根据学生的练习做出适当的总结。 和老师问好后安静坐好,认真与老师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答: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学生认真听讲。
认真观看老师的演示过程
自己动手查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信息。
认真听讲。
学生答:QQ、微信、QQ游戏、酷狗音乐、爱奇艺等。
学生答:百度、QQ、微信、美团、酷跑等。
学生认真观看老师的操作,并记录每一步。
学生动手练习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
认真听老师的总结。 加强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巩固,与本节课知识的衔接。
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此环节是交互式学习,能够让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方便学生学习,也能够让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学习得到有效的练习与巩固,教师可以观看学生的练习情况,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结是一节课必有部分,让老师和学生都明确这节课的所学习的内容,明确重点与难点老师从中总结经验,以便于以后更好地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
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