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版(2014)第一册 13.初识Powerpoint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电子工业版(2014)第一册 13.初识Powerpoint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09-23 10:5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案例名称 第13课 初识PowerPoint
科目 信息技术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提供者
课时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初识PowerPoint》是《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四单元的第1课。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选择模板,添加“艺术字”标题;添加作者信息;保存演示文稿。主要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利用模板建立演示文稿,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能够制作简单的幻灯片。
二、教学目标
选择模板 添加“艺术字”标题
添加作者信息
插入第二张幻灯片
保存演示文稿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 教学难点: 插入文本框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对于电脑操作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新学的软件并不是很熟悉,需要老师在难点重点的问题上做适当的讲解演示。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采用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讲解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学网络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导入 教师首先展示制作完成的幻灯片,学生欣赏,提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吗?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初识PowerPoint。 学生欣赏、
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选择模板 学生自主运行PowerPoint,打开窗口界面
对照教材P95页,记下窗口的组成
提问学生
自主完成模板和版式的选择
教师巡视
总结点评 运行PowerPoint
观察窗口组成
回答问题
尝试操作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加上自主学习,锻炼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实际联系操作,让学生体会操作中的要点。
二、添加“艺术字”标题 插入艺术字:学生自主完成
调整艺术字位置:
学生尝试操作
找学生演示
老师巡视,讲解问题
调整艺术字颜色:
学生自主完成
找学生演示 自主操作
小组相互
观察
操作练习
三、添加作者信息 添加文字:
设置文字格式:
学生演示操作 学生练习,
个别学生演示讲解
四、插入第二张幻灯片 插入新幻灯片
添加内容
教师巡视 小组互助完成
五、保存演示文稿 保存文件
查看文件
找学生演示 操作
学生演示
板书:初识PowerPoint 选择模板
添加“艺术字”标题
添加作者信息
插入第二张幻灯片
保存演示文稿
八、教学评价设计
学习内容 掌握程度
选择模板 □不清楚 □了解 □熟悉
插入艺术字 □不清楚 □了解 □熟悉
插入文体框 □不清楚 □了解 □熟悉
九、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