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奇妙的克隆》三步学练
谈家桢
第一步 课前预习
◎学法导引
本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浏览一下课文的小标题,就对课文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学习时首先把握文章总分式的标题,体会其贴切、醒目、富有吸引力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其次分析主标题的短语结构,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分析小标题之间的联系,把握文章的结构思路。最后学习文章把高深的科学知识说得通俗易懂的写法,体会科普说明文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及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搜集有关克隆的故事或其他资料,展开讨论,辨证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正负面效应。
◎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谈家桢(1909——2008)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杰出科学家和教育家。
2、关于克隆:
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个“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克隆出的绵羊“多利”是后者。
◎识记字音
锦囊(náng) 克隆(kè lóng) 繁衍(fán yǎn) 胚胎(pēi tāi) 蟾蜍(chán chú) 鳞片(lín) 脊椎(jǐ zhuī) 两栖(qī) 相安无事(xiāng)
◎词语积累
【蟾蜍】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素,俗称癞蛤蟆。
【相安无事】相互和平,没有矛盾和争端。
【匍匐茎】不能直立向上生长,平铺在地上的茎。这种茎的节上长叶和根,如甘薯、草莓等的茎。
【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频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
【分泌】从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出某种物质。
【濒临】接近。
基础训练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繁衍(yǎn) 分泌(mì) 免疫(yì) B、胚胎(pī)蟾蜍(chú)匍匐(fú)
C、乳腺(xuàn)卵子(luǎn)濒临(bīn) D、囊胚(láng)鲫鱼(jì)细胞(bāo)
2、下列加点的形近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骡马 螺丝 一摞书 B、蠕动 儒生 妇孺
C、脊椎 圆锥 惟一 D、两栖 牺牲 晾晒
3、请你标出下列加点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①我们去撮( )合“一撮( )毛”与“月亮女孩”的婚事吧。
②切( )割这个钢片是一项很切( )实的工作。
③畜( )牧水产局是主管饲养牲畜( )的。
④这里品种( )很多,对于种( )田人来说,有选择的余地。
4、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
②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
③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
④形容本领大,办法多。(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鲫鱼的囊胚细胞核取代鲫鱼卵细胞核后能得到克隆鱼,但是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
B、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实在令人担忧。
C、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并开始了类似受精卵分裂发育的过程,最后长出有“胡须”的“鲤鲫鱼”。
D、张明的动人事迹,经过校电视台的大事渲染,成了校园的热门话题。
6、文学常识填空:
《奇妙的克隆》选自《 》,作者是 ,他是浙江省 市人,我国著名的 家,我国国家科学院 部委员。
参考答案:
1、A(B项“pī”应为“pēi”,C项“”应为“xiàn”,D项“láng”应为“náng”)
2、B(B项都读rú,A luó luó luò,C zhuī zhuī wéi D qī xī shài)
3、①cuō/zuǒ ②qiē/qiè③xù/chù④zhǒng/zhòng
4、①相安无事②难能可贵③悲喜交集④神通广大
5、C(A项“但是”应为“那么”。B项“金科玉律”应为“纪律”。D.应改为“大力宣传”)
6、《中学生科技》 谈家桢 宁波 遗传学 生物学
第二步 课堂学习
◎内容结构
全文共16个自然段,自然分成4部分,文中并标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第1~3段)小标题是“克隆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是克隆,这一部分运用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克隆的概念,浅显易懂。
第二部分(第4~8段)小标题是“克隆鲫鱼出现前后”。这一部分介绍了人类在克隆低等动物过程中的探索过程,是克隆哺乳动物的前奏。
第三部分(第9~11段)小标题是克隆绵羊“多利”。这一部分介绍了人类克隆出第一例哺乳动物——绵羊“多利”的经过及其巨大影响。
第四部分(第12~16段)小标题是: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一部分介绍了克隆技术在挽救濒临绝种珍惜动物方面以及在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指出一个值得人们去深入探讨的问题:克隆人的问题。
◎中心思想
文章用生动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克隆技术的本质及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将带来的影响等几个问题。
◎写作特色
1、运用小标题,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2、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深入浅出。
3、科学的说明中,融进作者思考。
◎问题探究
1、“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提示: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
2、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
提示:不好,如果一开始就介绍克隆的专业名词、定义等等,会让读者感到非常枯燥,不能更好的引起读者的兴趣,还是像文中那样由生活中的奇妙现象引入“克隆”的概念更容易令人接受。
3、用一句话概括“克隆”是什么?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
提示:克隆简单的说就是无性繁殖,即不是由生殖细胞结合产生的后代,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文中列举的有:细菌、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的匍匐茎等等。生活中还有如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这种种现象中都包含了的克隆的本领。
4、在介绍“克隆是什么”时,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提示:举例子:如“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这些文字都属于说明方法中的举例子。下定义:如“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列数字:如“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
5、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
提示: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实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
6、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提示:首先引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指出我们伟大的先祖在很早以前就有了对“克隆”的假想。加入孙悟空的例子,使这篇科普说明文趣味盎然。
7、“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提示: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8、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
提示:课文从两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
9、这部分作者为什么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说明呢?文中的顺序安排有什么好处?
提示:文中是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10、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提示: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11、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提示: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通过举例,说明只有通过克隆技术才能最有效、最方便地繁殖这些能给人类带来好处的高附加值的牲畜。
12、你认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
提示:此题为能力提高题,作答时首先要能自圆其说,最好能突出说明“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
文段专练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1、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从选文的内容看,“克隆”的含义是什么
2、文段中“一切准备就绪后”中的“一切准备”具体指什么?
3、请你根据文段说说为什么叫这种鱼为“克隆鱼”?
4、文段中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5、“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请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6、如何理解“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一句中的“难关”一词?
7、举例说明本段语言的准确性。
参考答案:
1、克隆鲫鱼 无性繁殖
2、指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
3、 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称为“克隆鱼”。
4、具体地向人们介绍克隆鲫鱼的过程。说明了实验的艰难,表现了科学工作者面对困难不退缩,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5、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科学、简洁、生动的特点,也渗透了科学家的那种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精神的赞扬。
6、因为“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都夭亡了”,这是189比2比1的比率,成活率极低。“难关”本义指不容易度过的时期,在这里是指从换核卵细胞到成为一条幼鱼的生死关口。
7、例如“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
第三步 课后复习
综合训练
一、基础巩固
1、请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①繁衍( ) ②分泌( ) ③两栖( ) ④夭亡( )
⑤pēi ( )胎 ⑥chán ( )蜍 ⑦乳xiàn( )⑧蛋白méi( )
2、小明书写了下列句子,经检查发现有一句有错别字,请你帮他找出来并更正。( )更正:
A、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
B、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
C、这种依赖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溶合产生后代的繁植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D、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3、你认为填入下列词语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赖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 )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 )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
A 精确 精心 B 精密 精心 C精确 精致 D精选 精心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
①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
相安无事 :
②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悲喜交集:
③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
难能可贵 :
④克隆何以这样神通广大 还是听听遗传学家的解释吧。
神通广大:
⑤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潜在:
5、本文所谈的克隆问题,专业性较强,但作者却借助一些说明方法深入浅出,把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讲得清清楚楚。你能说说下面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吗?
①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
②这种依赖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③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
④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
⑤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
6、仿照例句,结合文章内容,给“克隆”下定义。
例: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克隆是
二、能力提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利”绵羊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 威尔莫特等学者先给“苏格兰黑面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得到卵之后,立即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与此同时,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到去年7月,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因此是“克隆羊”。
“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7、“多利”创造出来的四个步骤是什么?
8、表明上述步骤的语言标志有哪些?
9、为什么说“多利”是“克隆羊”?
10、第一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11、与“克隆羊”“多利”一同降生的生物学新见解是什么?
12、下列对第1自然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多利”是科学家利用两只羊的不同细胞核而“组装”成的克隆羊。
B、“多利”仍然是用母羊“护理”方法而生下的小绵羊,因而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克隆。
C、克隆羊胚胎形成的过程与受精卵形成胚胎的过程是相同的。
D、“多利”是科学家利用试管受孕技术创造出来的小绵羊,因此被称为克隆羊。
三、拓展训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克隆猪
①最近,克隆羊多利的“娘家”——英国生化公司宣布:已成功地克隆出世界上第一批5头克隆小母猪。
②猪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动物。但是,什么是“克隆”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实在是神通广大。跟妖魔鬼怪斗法时,他只要从腋下拔出一根毫毛,放在嘴里一嚼,然后用口一吹,顷刻间满山遍野便都是与他一模一样的孙猴子。当然,这只是神话。但在今天生物学家的眼中,孙悟空的这种本领就是“克隆”。
③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生物有两种繁殖方式: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的后代,叫有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是无性繁殖。“克隆”就是无性繁殖或者通过无性繁殖产生一群一模一样的生物。
④这5头克隆小母猪,是2000年3月5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布莱克斯堡“呱呱坠地”的。它们没有父亲,却有着3个假母亲。英国生化公司的科学家从一头成年母猪身上,取出一个没有繁殖功能的体细胞,把这个细胞的细胞核分离了出来;接着,从第二头母猪身上取出未受精的卵细胞,将这个卵细胞的细胞核去掉,换上第一头母猪体细胞中分离出来的细胞核;然后,使这个已经“调包”的卵细胞发育成胚胎;最后,把胚胎移植到第三头母猪的子官内,使它们进行正常的胚胎发育,直到降临这个世界。这5头克隆小母猪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提供体细胞的母猪,因而它们不是这头母猪的后代,只是这头母猪的“复制品”。
⑤这5只克隆小母猪都有了自己的名字。第一只生出的小猪叫米利,取自英文单词“新千年”的字首,表示这是人类进入新千年以来第一头被克隆的动物。后面的几头小猪,分别叫克里斯达、阿拉克西斯、卡罗和多特卡姆。
⑥为什么要克隆猪呢?现已知道,猪的五脏六腑在形状大小和生理结构上,与人体的比较接近,因而科学家们设想用它们的器官代替人体器官,进行器官移植。但是,人体移植了猪器官后会排斥它,因为猪的细胞中有一种特别的基因。科学家希望通过克隆剔除这种基因。一旦这一愿望得到实现,那么猪就会成为人体移植器官的大仓库,能为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带来健康和幸福。
13、“克隆羊多利的“娘家”——英国生化公司宣布”中的“娘家”是什么地方,如何解释?
14、文段中提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是 代 写的 小说《西游记》中塑造的形象,请你写出与他有关的一至两个故事名称,如 。
15、用原文解释“克隆猪”的含义。
16、请你简洁介绍克隆5头小母猪的过程。
17、第④段的第③句有三个分号,能否把分号换成句号?为什么?
18、简要概括回答“ 为什么要克隆猪呢?”
参考答案:
1、①yǎn②mì③qī④yāo⑤胚⑥蟾⑦腺⑧酶
2、C、( “溶”应为“融”、“植”应为“殖”)
3.A
4、①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②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③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④形容本领大,办法多
⑤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
5、①打比方②下定义③举例子④列数字 ⑤作诠释
6、克隆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或者是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7、(1)从“苏格兰黑面羊”体内取出卵细胞,再取出核;
(2)将“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取出,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
(3)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激换核卵,使卵细胞质与细胞核协调,使这个“组装”细胞经历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
(4)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8、之后、与此同时、之后、然后。
9、“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
10、“换核卵”的实验发展过程。
11、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 (或“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
12、C
13、英国生化公司 出生地或研究培育单位。
14、明 吴承恩 神话 三打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等
15、是无性繁殖,或者通过无性繁殖产生一群一模一样的猪。
16、从成年母猪身上取出无繁殖功能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分离了出来;从第二头母猪身上取出未受精的卵细胞,将其细胞核去掉,换上第一头母猪分离出来的细胞核;然后卵细胞发育成胚胎;移植到第三头母猪的子官内,使它们进行正常的胚胎发育,直到降临这个世界。
17、不能把分号换成句号。因为克隆技术的四个环节既是相对独立的四个阶段,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过程。如果把分号换成句号,就表明四个阶段各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互无联系的单项技术了。
18、猪的五脏六腑在形状大小和生理结构上,与人体的比较接近,用它们的器官代替人体器官,进行器官移植。通过克隆剔除猪器官排斥人体基因。一旦实现,那么猪就会成为人体移植器官的大仓库,能为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带来健康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