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现象(完美备课教学资料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光现象(完美备课教学资料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0-15 18:37:08

文档简介

“光的颜色 色散”学案
个备: 审核: 时间:
〖课内练习〗
1.透过蓝色透光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 )
 A.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 B.观察绿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
 C.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 D.观察任何颜色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
2.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光是一种有能量的物质 D.白光是可见光,但它是单色光
3.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
A.水母 B.蜡烛 C.月亮 D.电灯
4.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
A.表面光滑的金属板 B.正在工作的小电珠 C.小镜子 D.晴天的月
5.光源是指能_________的物体,光源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我们能看见光源是由于发光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了我们的_________.
6.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_ . 最早做这个实验的是   国科学家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就是太阳光的_________ 现象.
7.将一束红光和一束绿光同时照射到白墙上的同一个地方,有可能出现的是( )
A.白色 B. 紫色 C.黄色 D.蓝色
8.这本书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之所以能看清楚这些字的主要原因是 (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人眼睛
B.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人眼睛
C.白光照到书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色彩.人们把这三种色光叫做__________.颜料的三原色是指      、      、      三种颜色.
10.黄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吸收    色光,红色的油漆铁门只能反射    光
11.带蓝色镜片的人,去看白纸上的蓝字、红字、黄字,则白纸和白纸上的字各是什么颜色?
〖课外练习〗
1.光具有能量,请指出下列能量的转化.
A.太阳能发电站                         .
B.植物的光合作用                       .
C.太阳能热水器                        .
D.太阳能汽车                         .
2.在摄影中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常在镜头前加滤色镜,在镜头前加红滤色镜,会让     色光通过而吸收     的光,从而使照片偏暖色调,在镜头前加蓝滤色镜,会让       色光通过而吸收      的光,从而使照片偏冷色调.所以滤色镜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
3.透过蓝色透光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   )
A.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 B.观察绿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
C.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 D.观察任何颜色物体,看到的都是蓝色
4.各种颜料等比例混合成为                  (   )
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黑色
5.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
A.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 B.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C.月亮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6.关于颜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能使各种色光全部反射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白色的
B.能把各种色光都全部吸收的不透明体是黑色的
C.如果不透明体能使各种色光几乎全部反射,那么这个物体是黑色的
D.隔着蓝玻璃片看红布,红布是黑色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看起来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B.太阳发出的光是白色的,也是最单纯的光
C 月亮是一个自然光源,而通电的电灯是人造光源
D.蓝色的玻璃片只能通过蓝光
8.关于电视机屏幕上的荧光点能复合成各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由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来复合的 B.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来复合的
C.是由光的三原色红、黄、蓝来复合的 D.是由颜料的三原色红、绿、蓝来复合的
9. 关于研究方法中的对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方法 B.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C.根据记录结果进行计算的方法 D.把复杂的问题简化的方法第三章 第三节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影子游戏,在游戏中思考影子的成因;能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进而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理解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现象。
2、了解光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知道真空中、空气中的光速,理解测光距的原理。
3、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现象研究上的成就,知道中华文明对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重点难点:
1、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索过程,光速的大小及理解有关的生活、自然现象。
2、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的成因,光速的应用。
设计思想:
这是一节集物理现象、物理规律于一身的课。授课时,先通过游戏体验有关的现象,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探究,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了解光和影,以及激光测距离,让学生知道科学的巨大作用。
教学用具:
学生器材:玩具激光器、加牛奶的水、烧杯、毛玻璃、火柴、蜡烛、光具座、光屏、中心有孔硬纸板。
教师器材:玩具激光器、毛玻璃、空气清新气雾剂。
教学过程:
师:我们今天讲第四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新课引入
师:大家请看一段录象。
师:这种游戏同学们做过吗?
生:回答
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做个漂亮的手影呢?大家来看一看,他做得像不像。
二、新课教学
生:动手做。
师:手影会随手形改变,那么影子的形成说明了什么?
师:如果在流动的水中插一竹竿,水能绕过插在水中的竹竿而向前流动,光能否像水那样绕过吗?[渗透物理研究的方法----类比。]
生:(可能的答案)“光沿直线传播”。
师:下面我们来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一)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请同学选用桌上的器材进行探究下面的实验
1、光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2、光在水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3、光在玻璃中是否沿直线传播。
做好后请你说出你是如何做的,得出什么结论,并做给大家看。
生:回答(学生动手)。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效果不明显,大家看老师做。
师:在光空气中传播的路径上喷空气清新气雾剂,大家看,现在光在空气中传播的路径不就显现出来了。
师:刚才我们都是探究的均匀的介质中传播的,那么光在不均匀的介质怎么传播呢?
下面我们讲解太阳光进入大气层后的情况。
师:太阳光开始一段是沿直线传播,是在真空中传播的,说明真空能传播光,刚进入大气层发生弯曲是由于什么原因?
生:空气的密度不均匀。
师:到地球附近时又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地球附近的大气层可以认为是均匀的。
师:由上面的现象同学们总结一下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生: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二)光线
师:我们得出结论“光在同种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物理学中为了研究光的这种性质引人光线。(出示光线的定义)
师:请同学们结合光线的定义画出两种光线的表示方法。
学生相互订正找出正确答案。
师:你是用什么表示光的传播的路径,用什么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
生:回答。
师:光与光线是不同的。光是客观存在,光沿直线传播是客观事实。而光线是人们为了研究光线而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
师:下面我们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一些现象
(三)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一些现象
1、影子的成因
师:刚开始我们谈到了影子,影子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结合动画讲解)
师:(小结)如果光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则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就是影子形成的原因。
3、探究小孔成像
师:我国古代除了日晷,在古书《墨经》中有记载(出示小孔成像的画面)古人发现房间的墙上有物体的像,把小孔遮挡住就没了。那么(提出问题)
(1)通过小孔能否在光屏上成像?
(2)如能,成倒立还是正立的像?
师:同学们进行猜想一下。(把猜想的结论写下)
[设计实验]选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生:通过小孔能在光屏上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提出新问题]
师:老师提一个新问题,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有何关系?
(结合动画解释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师:我们先了解两个概念,物距(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像距(像到光屏的距离)。
师:教师分别左右移动物体和像(光屏)后。
(1)我要使像与物体一样大,你怎么办?
(2)我要使像比物体小,你有哪几种办法?
(3)我要使像比物体大,你有哪几种办法?
说明如何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
生:回答
3、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
出示自学指导
师:请同学们阅读P86的“生活-物理-社会”三分钟后回答自学指导
①月食是在_______见到,日食是在_______见到。(填“白天”或“晚上”)
②月食是_______挡住_______的光射到________上。
③日食是_______挡住_______的光射到________上。
(结合月食、日食动画讲解)
学生一起回答自学指导
5、学生讨论,并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其他应用。
四、光速
师:看屏幕。(出示动画)
师:我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有一定的速度,那光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小强和小华的回答是这样的。(出示画面)
师:(1)大家讨论一下光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吗?
生:讨论
师:请同学们说出讨论的结果。
生:回答
2、介绍测量光速的发展史
(1)17世纪开普勒和笛卡儿都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即光速无限论。
(2)当时伽利略对此提出怀疑,但实验失败。
请一位学生读“当时伽利略对此提出怀疑,1607年他进行了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让两个人分别站在相距1.5千米的两座山上,每个人拿一盏灯,第一个人先举起灯,当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人的灯时,立即举起自己的灯,从第一个人举起灯,到他看到第二个人的灯时的时间间隔,就是光传播3千米的时间,但实验没有成功。”
师:这种测量光速的方法原理是什么?
生:V=s/t
师:伽利略测光速的实验为什么没有成功?
生:由于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太大,人的反应和打灯的所用的时间比光在两山头之间往返所用的时间大得多,所以他没有成功。
3、光速:
师:光传播的速度究竟有多大?经历许多科学家的奋斗,改进实验方案现在公认的
①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为3×108m/s。
②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略小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
③光在玻璃中的速度为光在真空中速度的2/3。
④光在水中的速度为光在真空中速度的3/4
4、一光年
师:在电视中经常听到“某星球离地球多少光年”出示1光年的定义[一光年(1 l.y.)是指光在一年通过的距离]。那么光年是时间单位还是长度单位?
生:长度单位。
五、应用
1、利用影子计时
师:大家在第一章第一节学到一个古时候的一种计时工具叫?(出示日晷画面)
生:日晷。
师:我们可以利用影子计时。
2、用激光制成的测距仪
师:为什么不能用超声波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月球是真空的,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师:激光呢?
生:能。因为激光能在真空中传播。
3、学生举例
三、小结
四、练习: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2、用激光制成的测距仪发现:光从地球到达月球并返回共需要2.6s,试计算月地之间的距离?(评讲)
3、当人离开路灯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他的影子 __________(“由长变短”或“由短变长”)
五、课外实践
1、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测出学校旗杆的高度
2、完成“WWW”第2、第3两题。
附:板书设计
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
一、探究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二、光线
三、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一些现象
四、光速
五、应用人眼看不见的光 学案
知识目标:
红外线的性质和应用
紫外线的性质和应用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_________种不同颜色的光,形成光谱,光谱上的各种色光是可见光,在可见光的两侧,还有不可见光,其中在红光之外且靠近红光的是________线,在紫光之外且靠近紫光的是_________线,它们都是不可见光。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_______。
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天然紫外线的最重要来源。
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________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_______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_______的蓝光散射得较多。
过量的太阳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发皮肤癌,这是因为太阳光中含有哪种光所造成的( )
A.红外线 B.X光线 C.紫外线 D.γ光线
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
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
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传递
下列事例中应用了红外线的是( )
A.医学上的“B超” B。探照灯
C.电视机遥控器 D。手机
现在许多公共场所都用紫外线来消毒、灭菌,这是因为( )
A.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
B.紫外线能杀死微生物
C.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紫外线对人体十分有害
下列有关不可见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可见光是一种假想的光,实际并不存在
B.不可见光也可以传递能量
C.不可见光也可以在空气中直线传播
D.不可见光遇到物体也可以被反射
人眼看不见的光 课堂练习
主备:蒋科 审核:钱卓云 时间:2009-10-17
下列关于红外线的作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很强的荧光效应 B.有很强的热效应
C.有很强的穿透性 D.有很强的电离作用
2.验钞机上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光可控制电视机,对于他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A.它们发出的都是红外线
B.它们发出的都是紫外线
C.验钞机发出的是红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紫外线
D.验钞机发出的是紫外线,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
3.关于蛇的红外线感觉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受红外线,引起蛇的视觉 C.发射红外线,引起蛇的视觉
B.接受红外线,引起蛇的警觉 D.发射红外线,引起蛇的听觉
4.关于红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 B.红外线是红色的
C、红外线的速度比可见光快 C、红外线也可引起人的视觉
5.医院用来灭菌的光是( )
A.红外线 C.紫外线
D.红光 D.紫光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日光灯发出的光中也含有紫外线
B.利用不同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的特点可以鉴别古画
C.利用红外线遥感技术可以对地球勘测,寻找水源、监视森林水灾、估测大面积农作物的长势和收成、预报风暴和寒潮等
D.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也在吸收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
7.下列关于紫外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医院里和食品加工厂及一些公共场所经常利用紫外线进行杀菌
B.紫外线对人体没有好处
C.利用紫外线摄像头可以再没有可见光的情况下摄影
D.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
8.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利用卫星上用的_____________探测器拍摄的红外照片,使人们及时准确地获得了火场的位置,范围等重要信息,为扑灭大火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9.验钞机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使钞票上面的荧光物质发光的,以此来辨别钞票的真伪光现象复习学案
知识网络
光的色彩 颜色
(1)光源:自身发光的物体。 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天然光源有太阳、闪电、极光、萤火虫、水母等;
人造光源有打开的电灯、煤气火焰、点燃的蜡烛等。
(2)光的散射:太阳光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
光的散射实验相关结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各色光均向底边偏折,且紫光偏折程度最大。
(3)色光的混合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黄 红+蓝=品红 绿+蓝=青 红+绿+蓝=白
(4)物体的颜色
我们所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的,其它颜色色光均被吸收;我们所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其它颜色色光均被吸收。
(5)光具有能量
光不仅能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还能使胶卷感光……所以,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
人眼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应用:红外线探测器 红外线照相机 红外夜视仪
(2)紫外线
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应用:验钞机 紫外线灭菌灯
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
(2)光速
光传播也需要时间,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为3×10
应用:激光测速仪
光的反射
(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发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如果眼睛不在反射光束的方向上,镜面看上去就是黑的。
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眼睛能从从各个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平面镜
(1)平面镜:反射面是平整光滑的表面。除了镜子外,平静的水面、平整的金属面、等也可看成平面镜。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3)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4)平面镜的作用:成像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应用:牙医用的反光镜 军事上的潜望
巩固练习
填空题
1、“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水中倒影”是物体经水面形成的________像。(填“实”或“虚”)
2、某人身高1.8m,当他站在一竖直放置的高1.2m的平面镜前2m处时,则他在镜中像高________,像到他本人的距离为_________。
3、水平桌面上放一平面镜,镜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为α,水平桌面上有一圆球向镜面滚动,它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α是________度角。
4、在历代诗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的诗篇中写有:“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的著名诗句。诗中写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 现象.将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
6、在内蒙古草原上却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_________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
7、有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若要使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应与水平面夹角为 .
8、(08江苏无锡)如图6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 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 上的火炬点燃。
9、如图为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时,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右图中的______(填序号)。
选择题
1.绿色植物里,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 )
A.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          B.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C.一切色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都相同     D.有些绿色植物适宜于绿色光
2.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
B. 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
C. 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D.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3、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 ( )
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B.面镜,且大小不变
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 D.面镜,且越来越大
4.以下实例中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是 ( )
A.手术室里的无影灯
B.潜望镜
C.夜间行驶的汽车,驾驶室内开灯,司机在玻璃窗中看到车内物体的像
D.光导纤维
天地万物,五光十色.关于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可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光是一种电磁波 D.白光是单色光
6.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较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具有能量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B、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C、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D、反射光线的速度小于入射光线的速度
8.一棵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它的影子从早晨到傍晚的变化情况是 (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  
  D、逐渐变长
9.一束光与反射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时,则 ( )
  A、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C、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D、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都逐渐减小,但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10.夏天,坐在树叶茂密的树荫下乘凉时,会看到地上有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阳光照射下树叶的影子    
  B、阳光照射下树叶所成的像
  C、太阳经树叶间的缝隙所成的实像
  D、太阳的影子
11.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 ( )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距离为3m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A、平静的水面出现树的倒影  B、阳光下树的影子
C、从玻璃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潜望镜观看战壕外的物体
13.傍晚照镜子,当打开室内的电灯后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14、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 )
A.10° B.35° C.45° D.55°
作图题
小明的乒乓球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乒乓球。图中已标示了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如图所示,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平面镜AB反射后,在障碍物CD的后面出现一片明亮区域,请画出明亮区域的范围。
3.如图,水平天花板上贴着一块平面镜,请你画出地面上哪个区域可以通过平面镜看到发光点S(不考虑人的高度)。
4.发光点S旁竖直放置一挡板,下方还有一块大平面镜,请你挡板另一侧画出S能照亮的区域。
题2图
题4图
题3图第三章
第一课时 光的色彩 颜色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
1、能够 叫做光源。光源分为 光源和 光源。在月亮、闪电、蜡烛、电灯、太阳、萤火虫等物体中,能称为自然光源的是 。
2、不能再 色光叫单色光,由多种 混合成的光叫复色光,牛顿的光的色散实验表明,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青、紫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所以太阳光不是 。
3、当白光通过红色(或蓝色或绿色)的玻璃或玻璃纸时,我们发现:红色玻璃(或玻璃纸)只能透过 光,蓝色玻璃(或玻璃纸)只能透过 光,绿色玻璃(或玻璃纸)只能透过 光。上述实验表明,白光照射到有色透明物体上时,被有色透明物体透过的是 颜色的光,其它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我们把 这三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4、 这种颜料通过不同方式或比例混合能配成各种不同颜色的颜料,所以人们称 三种颜料为颜料的三原色。
5、将光的三原色通过各种不同的组合,或以获得各种不同的色光,如将红色和蓝色光混合可得 色的光;将红色光和绿色光混合可得 色的光,将蓝色光和绿色光混合可得 色的光。彩色电视机里的图象呈现出的五彩缤纷的画面,就是由红、绿、蓝“三原色”在不同情况下混合而成的。
6、颜料的颜色决定于外来光照射的颜色以及颜料对照射光的吸收和反射情况。当白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红色表面反射 光 ,吸收其他色光。黄色表面反射 光,吸收其他色光。蓝色表面反射 光,吸收其他色光。所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吸收跟物体颜色 (选填“相同”、“不同“)的色光。
7、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通过某种方式,光能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如(1)太阳能汽车是将 能转化为 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 能转化为 能;(3)人造地球卫星上的太阳能由池板是将 能转化为 能。
8.选用红、黄、蓝三种颜料,涂在图中相应的圆圈内,则重叠区域内分别是什么颜色 亲自做一做,并将看到的颜色名称填在图中重叠区域内.
9.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屏上形成 ,图中
A是 光,B是 光,介于A、B之间的依次是橙光、 光、 光、 光和靛光.
二.选择
10.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蜡烛 B.月亮
C.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11.夏天当人们戴上太阳镜后,看到的景色是棕黄色的,是因为太阳镜( )
A、它能反射棕黄色的光 B、它能吸收棕黄色的光
C、它只能透过棕黄色的光 D、它能将白光染成棕黄色
12.关于电视台屏幕上的荧光点能复合成多种色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由颜料的三原红、黄、蓝复合的 B、是光的三原红、绿、蓝复合的
C、是光的三原红、黄、蓝复合的 D、是由颜料的三原红、绿、蓝复合的
13.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是因为( )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看见
C、这个物体没有其他物体遮挡 D、从这个物体射出的光线至少有一部分进入我们的眼睛
14.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据《杜阳杂编》中记述,这个实验流传甚广,连长安的儿童都能进行演示,那么人工虹是由于 ( )
A.水在太阳光下变色后形成的
B.水在被挡住太阳后喷到影子中形成的
C.光的色散形成的
D.水被喷出后受热汽化形成的
15.关于研究方法中的对比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研究过程中,针对现象进行归纳推理的方法
B.研究过程中,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记录的研究方法
C. 寻找几个事物共同点或不同点的研究方法
D.研究时,通过记录数据进行计算的研究方法
16.电视机屏幕上的荧光点,能够复合成各种颜色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这是根据颜料的三原色来复合的
B.它们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复合而成的
C. 它们是由红、白、蓝三种色光复合而成的
D.它们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复合而成的
17.摄影师照相时,有时要在镜头前加一个滤色镜,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使物体所成的像更清晰一些
B.使物体所成的像更大一些
C.使物体所成的像更小一些
D.为了使拍出的像改变色调
18.下列现象中,不可以说明光具有能量的是 ( j
A.白光由七种颜色的色光组成
B.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的温度会升高
C.光照射到胶片上,可以使胶片感光
D.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可以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
19.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 ( )
A.上装是白色,裙装是红色 B.上装、裙装都是绿色
C.上装是绿色,裙装是黑色 D. 上装、裙装都是黑色
三.计算与论述
20、一位演员的舞台上,她穿白色的上衣和绿色的裙子,当用红色的追光灯照射她时,你在舞台下会看到她的服装呈什么样的颜色?当用何种颜色的追光灯照射她时,她的上装和裙子都是绿色的?当用何种灯光照射她时,才会看到她服装的本来的色彩?
第三章光现象
第一课时 光的色彩 颜色
一、1.自行发光的物体,自然,人造,闪电、太阳、萤火虫2. 分解,单色光,单色光3.红,蓝,绿,自身,红、蓝、绿4. 红、蓝、黄,红、蓝、绿5.紫,黄,青6.红,黄,蓝,相同,不同7.(1)光,动,(2)光,化学,(3)光,电8.略9.色散,红,紫,黄,绿,蓝二、10.D11.C12.D13.D14.C15.C16. D17.D18.A19.C 三、20.上衣是红色,裙子是黑色,用绿光,用白光初二物理教案
课题:人眼看不见的光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通过实验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探索发现,感悟控制变量的方法,从而建构光的相关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红外线、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2)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2)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有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
难点 红外线、紫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防止紫外线过量照射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准备 三棱镜、白纸、温度计、墨水等
教学过程提要
教 学 环 节 个 人 复 备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复习:1白光或太阳光会分解成哪七种颜色光?2、色光的三原光是什么?颜料的三原光是什么?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规律是否相同?3、什么叫光能?光能转化为内能、电能、化学能提出问题,除了七色光外,有无其它光存在呢?
二、讲授新课(新知探究) 1.师生共同探究:猜想:2.提问:冬天人们为什么穿深色衣服,夏天为什么穿浅色衣服呢?学生猜想:深色衣服吸引太阳光本领强,浅色衣服吸引太阳光本领弱。3.按照图3—17实验,先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紫外上读出示数,再将温度计分别放在红光、紫光外侧分别读出示数(将温度计玻璃泡涂成黑色)4、将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实验完毕,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红光紫光红光外侧紫光外侧温度(0C)学生阅读课本P59可见光、不可见光,红外线的概念。5、概念:(1)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2)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的光叫不可见光。(3)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通过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学生从“生活”、“物理”、“社会”探究红外线的应用红外线的应用:(1)红外线探测器(2)红外线照相机(3)红外夜视仪7、紫外线(1)紫外线:在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某种不可见光?在紫光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光叫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2)紫外线的应用:①用紫外灯灭菌②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发光的原理制成的。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益,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它能引发白内障,导致皮肤过早老,甚至发生癌变,电焊工人在焊按时戴上防护罩以防紫外线伤害。环保话题:紫外线与臭氧层。学生阅读P61课文,了解紫外线的概念,紫外线的应用。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臭氧(03)臭氧层好像是地球的保护伞,它能吸收绝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线的直接照射,由于人类大量使用会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碳化物,如电冰箱中所用氟利昂、美发用的发胶、摩丝等。
三、拓展延伸 紫外线和臭氧层阅读P64中的“生活 物理 社会”
四、课堂小结 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交流,通过协作探究解决心中疑问
五、布置作业 1、____叫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属于____光。2、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3、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____效应,物体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4、紫外线是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它的最显著的特性是能使 ,根据这一原理可制成验钞机。天气预报中常出现的“紫外线指数”,各种防紫外线用品上标明的防晒指数,它的含义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人眼看不见的光可见光: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可见光。不可见光:人眼无法觉察到的光叫不可见光。红外线:太阳光中色散区域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通过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紫外线:在红光外侧存在红外线,那么紫光外侧是否也存在某种不可见光?在紫光外侧存在人眼看不见光叫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教后感(共16张PPT)
第三章 光现象
(复习课)
1什么叫光源 光源的分类
2光的三原色 颜料的三原色
3红外线的显著性质
4紫外线的显著性质
5紫外线的应用(举2例)
6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7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8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 小孔成像的性质
10 平面镜成像的性质
11 光的反射定律
12 反射的种类
第一节 光的色彩 颜色
光源的定义 分类 举例
分解太阳光的实验
物体的颜色
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
光能
第二节 人眼看不见的光
红外线
(1)显著性质:热效应
(2)应用:红外探测器 红外照相机 红外夜视仪
注: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
紫外线
(1)显著性质:使荧光物质发光
(2)应用:验钞机 紫外灯灭菌
第三节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光线
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
(1)影的形成;(2)日食和月食;(3)小孔成像
光速
第四节 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平面镜所成像的性质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平面镜的应用
第五节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
光路的可逆性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反射的种类
1. 当人站在竖直平面镜前5米处时,人与像的距离为( )米;若人以2米/秒的速度向平面镜走去,则像向平面镜移动的速度为( )米/秒。
2.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
A 早晚短,中午长
B 早晚长,中午短
C 早晚和中午一样长
D 以上答案全对
3. 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若要得到沿水平方向的出射光线,则下列器材可供选择的是:( )
A 平面镜 B 凸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4. 一人由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悬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所成像的大小将( )
A 大小不变 B 逐渐变小 C逐渐变大 D变化大小由平面镜的大小所决定
5.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将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6.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则平面镜应( )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
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
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
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
7.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面镜时,则:( )
A.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减小
B.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
C.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距离减小
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
8.当入射角是 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直角;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
9.在平面镜前放一支铅笔,如果要铅笔的像跟铅笔垂直,则铅笔和平面镜间的夹角应为( )
A.0° B.45° C.90° D.180°
10.“倒影”和“影子”的形成有什么不同?第四课时 平面镜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
1.平面镜成像特点是:成的像是 像,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
2.距离平面镜4m处站立着一个身高1.8m的人,他距离镜中自己的像的距离是 m,像的高度是 m,人移动后,人与像间的距离是6m,则人向镜面移动了 m,此时像的高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平静的湖面是天然的 镜,桥在湖中的倒影就是桥的 像( “实”或“虚”).
4.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6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4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m.若视力表全长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5.铅笔向平面镜移动,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用铅笔尖顶在平面镜上,测得铅笔尖的像距铅笔尖为4mm,则镜子的厚度是 .要使铅笔和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垂直,则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应为
6.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这是利用 原理来观察周围景物,它类似于 的装置.
二.选择
7.下列不是利用平面镜成像来工作的是 ( )
A. 战壕里所用的潜望镜
B.学校里的玻璃幕墙
C. 古时用来梳妆的铜镜
D.医生观察口腔的小平面镜
8.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又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B.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又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C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D.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但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
9.如图所示,M是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盘,N是垂直于盘面的一块玻璃板,盘中有两粒黑色棋子,它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 ( )
10.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的大小决定于 ( )
A.物体离平面镜的远近
B.平面镜本身的大小
C.物体本身的大小
D.观察者的位置
11.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
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1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平面镜中的像是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到 ‘
B。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C.平面镜后面放一块大木板,会挡住镜前的人在镜内的像
D.平面所成的像一定是虚像
13.如图所示为一时钟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那么此刻的实际时间是 ( )
A. 11点20分
B.2点35分
C.3点55分
D. 12点40分
14.如图为“F”状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
三.作图
1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在乎面镜中所成的像.
16.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在小球运动的前面
A点处有一平面镜,从镜中观察小球竖直向下运动,请在图中
画出平面镜
第四课时 平面镜
一、1.虚,相同,相等2. 8,1.8,1,不变3.平面,虚4. 2,0.8 5.不变,2mm,450 6.平面镜成像,潜望镜二、7. B8.C9.B 10.C11.C12.D13.D14.C三、15.略 16.略初二物理教案
主备:个备: 备课组长审核: 日期:
课题:光的色彩 颜色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通过实例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自主发现,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建构光的颜色相关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3.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4.光具有能量,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尝试用实验对比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3.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 1、光源的要领及知道白光是一种复合光。2、色光的混合。3、光具有能量。
难点 色光的混合及颜料的混合
教学准备 三棱镜、光屏、平面小镜子、手电筒两只、绿色和蓝色玻璃纸各一张、红绿蓝颜料各一、白纸若干、颜料笔一支(分组)
教学过程提要
教 学 环 节 个 人 复 备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引入:伴随着《红太阳》的播放,利用投影出示一组图片(图3 2、3 3、3 4、3-5、36)学生对照图片,阅读“信息快递”,了解什么是光源,学生通过观察各图,不同光源发出的光,发现它们的色彩不样,产生了探究其原因的想法。
二、讲授新课(新知探究) 分解太阳光1.议与学生共同探讨光的色彩和颜色之谜。2.出问题:17世纪前,人们以为白色的阳光是最单纯的,真是这样吗?3.励学生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找出正确的答案。4.交流:分析讨论实验结论,并举例说明结论的正确性。5.利用“雨后彩虹”的例子,略加解释色散现象。学生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并各执已端提出猜想。学生对照书本图37、38进行分组实验,得出结论,并相互交流。(二)观察色光的混合大千世界色彩缤纷,为了美观常在玻璃上帖上带有色彩和图案的玻璃纸。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当白光通过红色(或蓝色或绿色)玻璃纸时,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得出正确结论,并由教师介绍光的三原色及滤光镜(出示给学生看)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回答P55“看一看”的问题。(三)颜料的混合色光可以进行混合产生不同颜色的光。美术课上用的颜料是否也可以混合并调出不同的色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四)光具有能量结合身边事例,师生共同讨论光的作用。学生分组进行调色,并对比色光和颜料重叠区域的颜色,总结结论。学生明确光具有能量,并举例说明。学生按分组,分组派代表相互交流本课本小组的收获,并提出心中的疑问。
三、拓展延伸 光不仅能使周围变得明亮,变得温暖,还能使胶卷感光。。。。。。所以光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光能
四、课堂小结 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交流,通过协作探究解决心中疑问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案和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光的色彩 色散1分解太阳光: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2.光的混合光的三原色:红 绿 蓝3.颜料的混合颜料的三原色:红 黄 蓝4.光具有能量
教后感(共18张PPT)

一、平面镜成像原因
.S
O1
N1
B1
O2
N2
B2
.S’
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光的反射
虚像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
(1)平面镜成的像和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是怎样的?
…...
(3)我想知道象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有关系?
2.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像比物体小,因为我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要小一些。
猜想二:像到镜的距离和物到镜的距离应该相等,因为我
面镜时,我看到像也面镜。
……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写出实验器材和数量
2、画出侧面实验图
3、写出实验步骤和列出表格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用两个支架架住玻璃板,使玻璃板竖直。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
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停止
移动,观察像的特点。注意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
是否相等。
(5)改变蜡烛与镜面的距离,再做一次实验。
(4)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用直线把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
演示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蜡烛到平面镜的 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第一次
第二次
(1)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
距离相等。
结论:
5.分析与论证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强 调
1、实验中为什么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玻璃板是透明的,便于找到镜后像的位置。
2、实验中为什么要使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
为了比较蜡烛和像的大小关系。
1、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学校的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当他向镜面移近0.5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是 。像的高度是 。
1米
1米
1.6米
练习
2、月亮距地球3.8×108 m,水池深15m,月光明亮的夜晚,水中的“月亮”距水面的距离是 m。
答案:3 .8×108米
课堂小结:
一、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光的反射
(1)像和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所成的像是虚像。
2、阅读教材第44页“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作业:
1、P44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3、4、5题。第二课时 人眼看不见的光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
1.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 ,那些人眼无法觉察的光称为 ,如 。
2.红光外侧不见的光叫 ,它具有 效应。
3.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这一性质简称紫外线的 效应。 就是利用紫外线的这一效应制成的.
4.红外线的热效应是指 ;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是指 .
5.红外线是一种( )
A.红色的光 B.人眼看不见的光
C.无色的光 D.不是光
6.下列选项中,并非红外线的应用的是 ( )
A.烘烤食物 B.鉴别古画
C监视森林火灾 D.电视遥控器
7.关于红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40℃以下的物体不辐射红外线
B.人眼能直接看到红外线
C. 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相同
D.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
8.关于紫外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照射的紫外线越多越好
B.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C.人体不能照射紫外线,否则会伤害人体器官
D.医院中常用紫外线灯来照射灭菌
9.最早发现紫外线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里特 D.摄尔修斯
10.夜晚,下列物体中放出红外线较多的是 ( )
A.草木 B.人 C岩石 D.河水
11.响尾蛇可以靠对光的敏感来捕食,这种光是 ( )
A. 白光 D.红外线 C紫外线 D.红光
12.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 ( )
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
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D.为了使眼睛看到焊接点
13.利用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可以 ( )
A. 杀菌 B.使照相底片感光
C.摄像 D.验钞
14.关于光能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可见光不能传递光能 B. 光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C.光能主要是靠可见光传递到地球上 D.红外线可以传递光能,而紫外线不能
三.实验与设计
15.现有两个光源,一个能产生红外线,一个能产生紫外线,光源上无任何标志.你能想出哪些办法来区分这两个光源 你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16.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红外线是真实存在而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吗?
第二课时 人眼看不见的光
一、1.可见光,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2. 红外线,热3.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荧光效应,验钞机4. 能使物体发热,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二、5.B 6.B 7. D8.D9.C 10.B11.D12.C13.A14.B三、15. 提示:热效应,荧光效应16.略第四节 平 面 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虚像。
(3)知道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过程,学会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信息。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会用对称法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尊重事实,崇尚科学的态度。
(2)通过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悟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3)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
教学难点:
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器材:
教师自制魔术箱一只(参照课本图3—49)、蓝玻璃、夹子、干电池、白纸、直尺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旁 注
引入新课魔术表演:1、教师将魔术箱全方位的展示给同学看,将开口的一面对着同学们,再用抽拉挡板将口封闭。2、请一位同学上台将一张纸币从魔术箱顶端投币口投入。3、教师拉开挡板,让同学们观察纸币在不在箱里,并对看到的现象展开讨论,发表看法。4、分解魔术箱,取出平面镜,现出纸币。板书课题:§3—4平面镜活动探究魔术箱的奥秒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平面镜成像有哪些特点?1、师生共同探究提出问题:平面镜中的像究竟在什么地方呢?猜想与假设:像好像在镜后的某个地方设计实验:(1)在实验桌上铺一张白纸,并用笔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沿直线竖直在桌面上,在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枚相同的电池A、B(2)调节电池B的位置,使电池B与电池A在镜中的像重合并用笔做好记号。(3)不断变换电池A的位置,重做几次。(4)移开电池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上,直接观察白纸。得出结论:像确实在镜子的后面教 师 活 动 观看表演讨论思考,讨论小组交流提出猜想进行实验看看纸上能否出现电池的像学生活动 时间不宜长第一步很关键,因为一旦玻璃板发生移动,像的位置往往会变化,实验就很难进行,测量就会不准确虚像的概念是学生难理解的难点,本课没有必旁 注
由刚才的实验,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你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教师评估:平面镜能成虚像;像与物体等大;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学生自主探究除了以上一些结论,你还有哪此猜想?你还想探究什么问题?教师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再组织同学们去探究。如:①把像(电池B)所在的位置与物(电池A)所在的位置连起来,它们的选线与镜面是否垂直?②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会改变?③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左右相反的吗?……3、活动小结(出示幻灯片)①平面镜所成的像 (能/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 (实/虚)像。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不相等)。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不垂直)。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相等/不相等)。⑤像与物 (是/不是)上下颠倒的; (是/不是)左右相反的。问:如果已知镜面前有一个物体,该怎样画出此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呢?例:作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师示范作图,边画图边讲解作图的要领,并告诉同学们这种方法叫“对称法”。练习:用对称法作出下列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的应用1、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对人类有益的一面。 小组推荐代表交流自由发言先小组讨论好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再进行活动回忆数学课上讲的对称图形学生板演结合日常生活谈谈 要在此纠缠,只要通过“信息快递”让学生对虚像有大致了解就可以了,在学习了光的反射后再将虚像弄清楚。小组选择问题进行探究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旁 注
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平面镜对人类有害的一面。课外调查(出示投影片)1、夜间行车时,为什么车内不宜开灯?为什么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都是否斜的,而不是竖直的?2、有没有表面不平的镜子,你在哪些场所见到过?它们有什么作用?巩固练习1、身高1.68m的小明同学站在一竖直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小明本人_____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m;当他后退0.5m时,则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____m。2、军事上用的潜望镜是______,牙医用来检查病人牙齿的反光镜是______,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是______,太阳灶用来聚光的镜子是______。3、手工制作制作一个潜望镜 平面镜的应用阅读P80“光污染”(共21张PPT)
学习目标:
光传播到两种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时,有一部分会被反射,仍在原来的物质中传播。这种现象就是光的反射现象。
i
O
A
B
N
入射光线(AO)
反射光线(0B)
入射点(O):光线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r
1.按照课本图学生阅读P67[实验]内容,结合图5-8甲按要求组装实验器材。
①比较表格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的相对位置,能看出什么规律?
②比较每次实验中两角的关系,可看出有什么规律?
③把纸板F向前折或向后折(图5-8乙),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
比较表中1和3、2和4的各项结果,可说明什么问题?
若沿法线入射到镜面时,光线怎样被反射呢?
实验次数 入射位置 反射光线相对于法线的位置 入射角 反射角
1 在法线右侧60°处
2 在法线右侧30°处
3 在法线左侧60°处
4 在法线左侧30°处
学生实验: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光的反射定律
1.光路具有可逆性
2.若垂直入射到镜面时,反射光线将按原路反射回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等于0°
r
i
例: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过入射点画法线
2、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画法:
i= r
练习:画出图3的入射光线。
图3
i
r
i= r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
漫反射:
漫反射使我们能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释现象:
(1)我们为什么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答:一般物体的表面都是粗糙的,由于太阳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故各个方向均有反射光射到眼帘。
(2)黑板“反光”
答:因为粉笔字写在光滑的黑板上引起的。粉笔字发生漫反射,发生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强,所以看不清粉笔字。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一、光的反射定律
二、光路具有可逆性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漫反射使我们能在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1、一条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2、通常将反射现象分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坐在教室里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线在黑板上发生了( )反射,这时每条光线都遵守( )定律。
50°
80°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光的反射
60
课本P68页练习第2小题,如图4,画出反射光线,并回答:入射角 度,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 。
30°
图4
i
120度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B.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定律;
C.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是平行光束;
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在是平行光束。
2.放电影的银幕应该形成的是:
A.光的会聚;
B.光的发散;
C.光的漫反射;
D.光的镜面反射。
A.变小;
B.不变;
C.增大。
3.当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变小时,反射角将:
一、选择题
1、反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00角时,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是
A、900 B、400
C、 500 D、800
2、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真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200角时,反射角也是20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0
D、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一、填空题
1、 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0,时,反射角为 ________
2、 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入射角为20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
3、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当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200 时,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恰好垂直,则原来的入射角为________
30°
40°
25°
1.阅读课本第二节《光的反射》。
2.本章习题2、3题。
3.预习课本第三节《平面镜》。(共35张PPT)
彩虹
3.1 光的色彩 颜色
太 阳
闪 电
舞台灯光
发光的水母
激 光束
萤火虫
光源:
天然光源:
人造光源:
太阳 闪电 萤火虫 水母等
激光 点燃的蜡烛 舞台灯光等
太阳、激光、 萤火虫 、点燃的蜡烛 、舞台灯光、 闪电、水母等
光源
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钻 石
恒星
活动1
分解太阳光
2、白光被分解成彩色带。包含着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牛顿研究
3、结论:白光是由7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
白色光屏
4、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思考:几种单色光能混合成新的色光吗?
思考:红花、黄花为什么显示红色、黄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
判断各种单色光照射到纸上的颜色
6、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
7、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光的颜色决定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思考:红色的玻璃为什么显示红色?
判断各种单色光能否透过有色玻璃
8、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光的颜色决定
太阳能汽车
9、光具有能量
太阳光使冰雪融化
花草树木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课堂巩固
1.通过 实验,我们知道太阳光可以分解成 七种颜色的光。
2.自然界中 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的,因此被称为三基色,其他颜色的光则可以通过这三种颜色的光适当混合而得到。
3.某歌手穿白褂子,蓝裤子在尽情的歌唱。舞台上灯光师将一束红光照到他的身上来烘托气氛。观众看到歌手衣服的颜色是什么。
4.为什么电影幕布的颜色都是白色的?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5. 判断不同色光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物体上时看到的颜色?
A
B
C
例:解释小兔的色彩。
把小兔的图片放到暗室里,你能看到画面上的色彩吗?
这说明了什么?
思 维 拓 展
看小兔的颜色
透过纯红的玻璃片观察小兔的图片,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
看小兔的颜色
红色的部分仍然呈红色,白色的部分也呈现红色。
这说明了什么?
看小兔的颜色
透过纯蓝的玻璃片观察小兔的图片,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
看小兔的颜色
蓝色的部分仍然呈现蓝色,白色的部分也呈现蓝色。
这说明了什么?
1.光的色散:白光是由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透过光的颜色决定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光的颜色决定
知识小结
3.物体的颜色
红、绿、蓝
2.光的三原色:(共20张PPT)
1、 白光或太阳光会分解成哪七种颜色光
2、色光的三原色是什么?颜料的三原色是什么?
3、物体的颜色与色光之间的关系?
4、什么叫光能?
人们在进行房屋装修时,常将房间内的墙壁刷上不同的颜色,从视觉上让人感觉更加舒适,你知道在酷夏季节,房间最好是什么颜色会让人感觉较凉爽?严寒冬季用什么颜色会让人感觉较温暖吗?
1800年,科学家赫谢尔在观测太阳光的色散光谱中各区域的温度时,发现热效应的分布很不均匀。在红光外测还有热效应,而且比其他部分更明显。
哪种色光的发热本领大?
1.你用什么方法判断哪种色光的发热本领大呢?
2.如何让温度计更加灵敏?
色光热效应实验注意点:
1、利用温度计判别色光的热效应。
2、将液泡涂黑提高灵敏度。
一、红外线
1、定义:
红光外侧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2、特点:
具有热效应
注:
⑴地球上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的形式送到的
⑵任何有温度的物体都在发出各种不同的红外线。
红外摄像仪
大兴安岭火灾林区红外照片
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就可以设计出红外线摄像机或红外线照相机。
主持人的额头很红,表明温度高;
衣服表面呈蓝色,表明温度偏低;
女主持人的手部呈黑色,表明她手部的温度较低。
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强。
响尾蛇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红外线.因为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 的红外线越强
电视机遥控器
红外夜视仪
红外夜视仪的军事应用
红外线自动控制:
自动门
自动水龙头
自动干手器
自动跟踪摄像头
它们的共同原理是: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强。
这些装置上有红外线感应器.
德国物理学家里特有一次把含有氯化银的照相底片放到可见光光谱的紫外光外侧,发现底片被感光,他反复探究,终于发现里面有一种不可见的光----紫外线(ultraviolet rays)
紫外线的发现
在红光的外侧存在红外线,在紫光的外侧是否存在紫外线?
猜一猜:
二、紫外线
1、定义:
紫光外侧人眼看不见的光——紫外线;
2、特点:
⑴具有杀菌作用;
⑵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注:
过度照射紫外线是对人体有害的!
验钞机
消毒碗柜
手机验钞
紫外线防护面具
紫外线主要影响眼睛和
皮肤,引起急性角膜炎和结
膜炎,慢性白内障等眼疾,
诱发皮肤癌。海洋中的浮游
生物也会因紫外线的照射,使生长受到影响甚至死亡;紫外线辐射也是产生有害的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因素。紫外线辐射对包括人在内的各种动、植物的生理和生长、发育都会带来严重危害和影响。过量地照射紫外线,势必导致皮肤老化,出现皱纹、雀斑等等,并最终诱发皮肤癌 。
紫外线的危害及防止
1、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_____,任何物体均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也_______。
升高
较强
2、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能_______,验钞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______。
杀菌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有害
3、冬天,在商店购买的红外线烤火炉,看起来它发出淡红色的光,这是因为( )
A、红外线本身就是一种淡红色的光
B、烤火炉的电热丝的温度超过标准,因此在发出红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红色的光,红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看见的淡红色的光并不是红外线
C、红外线中有一部分是看得见的,有一部分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那一部分只能是淡红色
B
4、医院里杀菌用的紫外线灯看起来发出淡紫色的光,其原因是( )
A、其实那盏灯并不是紫外线灯,因为紫外线本身是看不见的
B、灯管在发紫外线的同时,还发出少量的蓝光和紫光
C、该灯管发出的紫外线与太阳发出的紫外线不同,前者是淡紫色的, 后者是看不见的
D、上述说法都不对
5、以下对紫外线说法正确的是( )
A、紫外线对人类生活只有危害,应尽量减少紫外线照射
B、患皮肤癌或白内障的病人都是由于受紫外线照射引起的
C、只有太阳光中含紫外线
D、紫外线灯看起来是淡蓝色的
B
B(共21张PPT)
光的直线传播
    这是我国民间的什么戏?  它是怎么表演的?
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一种平面偶人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
[提出问题] 影子的形成说明了什么?
[进行猜想] 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
[设计实验] 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收集证据]
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3、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得出结论] 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一 光的直线传播
二 光线: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这条直线就叫光线。
1、光线是人们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而光的传播是客观存在。
2、二种光线表示
(1)一条光线
(2)平行光线
如(太阳光)
三 解释现象
1、影子的成因
2、影子的变化
3、利用影子记时
4、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
5、评一评 小孔成像  
6、比一比 插针游戏
1、影子的成因
2、影子的变化
  如果光传播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则在物体的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就是影子形成的原因。
当人离开路灯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他的影子由短变长
日 食 全 过 程
影 子 的 形 成
讨 论 光 速
2、介绍测量光速的发展史
(1) 17世纪开普勒和迪卡儿都认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即光速无限论。
(2) 当时伽利略对此提出怀疑,但实验失败
(3) 1676年丹麦物理学家罗默首次测的光速
(4) 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菲索在地面实验室成功的进 行了光速的测量
(5) 192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改进菲索的实验更精确的测定了光的速度
(6) 现在公认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 千米/秒
四 光速
1、讨论光速
当时伽利略对此提出怀疑,1607年他进行了最早的测量光速的实验:让两个人分别站在相距1.61千米的两座山上,每个人拿一盏灯,第一个人先举起灯,当第二个人看到第一个人的灯时,立即举起自己的灯,从第一个人举起灯,到他看到第二个人的灯时的时间间隔,就是光传播3.22千米的时间,但实验没有成功,为什么?
这种测量光速的方法原理是什么?是否正确
v =
s
t
因为光的速度很大,在相距约1.6km的两山顶间来回一次,所用的时间大约只有十万分之一秒,用这种简单粗糙的方法根本不能测出这样短的时间来。
(2) 当时伽利略对此提出怀疑,但实验失败
四:光速
1、讨论光速
2、介绍测量光速的发展史
3、光速:真空中: 3×105 km/s
4、1光年是指光一年通过的距离一光年的距离:
5、用激光制成的测距仪发现:光从地球到达月球 只需要1.3秒试计算月地距离?
距离=3×105 km/s× 1.3s=3.9 × 105 km
3×105 km/s
×365
×24
×3600s
=9.4608 × 1012km
解:1光年 =
小结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
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现象;
直线
光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
3×10 8 m/s
合 km/s。
3×10 5
练习:
1、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
光沿直线传播
2、已知织女星距地球约2.7光年,求织女星距地球多少千米?
2.7光年= 2.7 × 9.4608 × 1012km
= 2.554416 × 1013km
课外实践活动:
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测出学校旗杆的高度第三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
1.光在 均匀物质中沿 传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 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 .
2.你排纵队时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个人挡住了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因为光 ;下雨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由于 的缘故. ·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太阳距地球1.5X1011m,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 s才能到达地球.
4.月食的形成 在中间,日食的形成 在中间,它们都是由于 形成的.
5.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而信息是以真空中的光速传播的,其速度为 m/s;若北京到南通市的传输距离约为1.5 XlO6m,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南通市接收到从北京发出的信息需 S.
6.阳光经过茂密树叶的缝隙,在路面上形成了许多 形光斑,这是太阳的 ,是由于 而形成的.
二.选择
7.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线是真实存在的
C.光的传播需要时间 D.光的传播速度是3XlO8m/s
9.剪去易拉罐的上部,并在上面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大
D.在物体与小孔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10.百米赛跑终点记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就开始记时,而不能听到枪声才记时,这是
因为 ( )
A.看枪冒烟记时准确 B.声音嘈杂听不清枪声
C.听枪声才记时不够准确,使成绩偏低 D.都不对
11.光在下列几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
A.空气 B.水 C.玻璃 D.真空
12.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 )
A.影子的形成 B.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C .水中筷子弯曲了 D. 小孔成像
13.光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下面的光速大小排列中,正确的是 ( )
A.V空气>V真空>V水>V玻璃 B. V玻璃< V空气< V水< V真空
C.V真空> V空气> V玻璃> V水 D.V玻璃< V水< V空气< V真空
14.王派晚自习下课回家的路上,她发现某行人在路灯下经过时,行人影子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 )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三.计算与论述
15.用激光发射器向月球发射信号,第一次发信号后经2.7s接收到返回信号;隔一些日子后,第二次发出信号经2.6s接收到返回信号.据此请你算一算,月球这两个位置到地球的距离相差大约多少千米
16.李明同学想测一下广场一个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晚饭后路灯亮了,他拿了一根2.8m长的直杆和皮尺与小军来到路灯下,从灯柱向前走出7m把杆立成与地面垂直,然后由小军测了一下杆的影长为3.5m,最后他们算出了路灯的高度.你计算出路灯的高度.
第三课时 光的直线传播
一、1.同一,直线2. 直线传播,光速大于声速3. 3,荧光效应,验钞机4. 能使物体发热,能使荧光物质发光3×105,500 4.地球,月球,光的直线传播5. 3×108,5×10-36.圆,像,小孔成像二、7.B8.C9.C 10.A11.D12.C13.D14.D三、15. 1.5×104km16. 8.4八上物理第三章 《光现象》测试卷一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成绩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蜡烛 B.月亮 C.日光灯管 D.煤气火焰
2.光的三原色是( )
A.红、绿、蓝 B.黄、绿、蓝 C.红、黄、蓝 D.红、黄、绿
3.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
A.白色 B.黑色 C.紫色 D.无色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雨后彩虹 B.日食的形成 C.小孔成像 D.影子的形成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 108m/s B.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物体经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6.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 )
A.只能有一条 B.只能有两条 C.可以有无数条 D.无法确定
7.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8.一束光跟平面镜之间的夹角是40°,则( )
A.入射角为40° B.反射角为50°
C.反射角为40° D.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
9.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 )
A.与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 B.与镜面的大小有关
C.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与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关
10.一个人坐在离平面镜1.5m处的椅子上,如果人离开椅子后退了0.5m,则此人的像到椅子的距离是( )
A.1.5m B.2m C.3m D.3.5m
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不可逆的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反射现象
D.光在哈哈镜上反射时,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2.河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 )
A.倒立等大的虚象 B.正立等大的虚象
C.和树木一样大的影子 D.比树木大的虚象
13.如图1所示,取一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中央扎一个小孔,用一
层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将小孔对着窗外远处的景物,在薄膜上观
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
A.正立、等大的 B.正立、缩小的
C.倒立、缩小的 D.倒立、放大的
14. 如下图所示,一只小猫在平面镜前饮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  )
15.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
A.凿壁偷光 B.一叶障目
C.镜花水月 D.形影相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6.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光源,光源分为______光源和_______光源。
17.太阳光通过棱镜后会分解成七色光,这说明太阳光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首先用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
18.___________是颜料的三原色。光能够使周围变得温暖,说明光具有_____。
19.夜晚,我们在水池边可以看到岸边路灯倒映在水中,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
造成的。若池水深1.5m,路灯距水面的高度是8m,则路灯和它在水中的像的距离为______m .
20.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_________就越强;_________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21.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眼罩是为了防止_________对人眼的伤害。
22.“小孔成像”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在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大小为___________km/s .
23.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_______。用久了的油漆黑板会“反光”,这是由于光在黑板上发生了__________的缘故。
24.“镜花水月”是由于光的_______发生的;“坐井观天”说明了____________的道理。
25.有一束光线以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应该为______。当镜面绕入射点转动25°角,则反射光线转动了_______。
26.某校医室为了给同学们检测视力,医务室房间仅长4m,根据规定人与视力表的距离应该为5m,校医在房间的墙上挂上视力表,在对面的墙上挂上平面镜,学生面对平面镜在离镜子_____m处往镜子中看视力表的像就符合要求了。
27.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图5光路中,一光束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12分)
28.在图1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29.在图2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
30.在图3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1.在图4中,光线a、b是两条由点光源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通过作图来确定点光源S的位置。
32.画出图5中光线的传播方向。
33.如图6所示,太阳光跟地面成40°角,将平面镜怎样放置才能使太阳光照亮竖直的井底?画图说明。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6分)
34.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右图所示。图中A是_________(选填器材名称),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 ____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 ,这一事实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像(本空选填“虚”或“实”)。
35.如图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u_______v。(填“>”、“=”或“<”)
(2)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6.右图,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中,第一步,改变
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
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
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实验结论是:
37.请你仔细观察,说出下图中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至少说出三点)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五、简答题(43题5分,第44题4分,共9分)
38.雨后天晴的月夜,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不踩到积水,当他迎着月光走时,是往发亮的地方走还是往发暗的地方走?为什么?
39.如果电影院里用平面镜做银幕,你能够看到银幕上的画面吗?请简述理由。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A A A B C B B A D C B C C C
16.正在发光的物体 人造 天然
17.红、橙、黄、绿、蓝、靛、紫多种色光 色散 牛顿
18.红、黄、蓝 能量
19.反射 16
20.红外线 紫外线
21.紫外线
22.光的直线传播 真空 3×105
23.漫反射 镜面反射
24.反射 光的直线传播
25.0° 50°
26.1
28-33 图略
34.平面镜 不会 虚
35.= 虚像 便于找到像的 位置
36.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意平面内
37.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镜面玻璃发生镜面发射 毛玻璃发生漫反射………
38.往暗的地方走 迎着月光走时,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全部进入人眼,地面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光线较弱,所以亮的是水,暗的是地面
38.不能 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只沿一个方向,无法进入各个方向的人的眼睛
图1
A
B
C
D
图5
B
A
30°
图1
图2
图3
40°
b
a
图4
图5
图6
镜面玻璃 
毛玻璃 
第30题图初二物理教案
课题:光的反射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通过实验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探索发现,感悟控制变量的方法,从而建构光的反射相关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2)了解反射定律,知道法线、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含义。(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活动,从而获得比较全面的对探究活动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态度,提高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2)培养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 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教学准备 激光笔、平面镜、附有量角器的白色硬纸板、投影
教学过程提要
教 学 环 节 个 人 复 备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新课导入演示:平面镜将太阳光照在室内的墙上。提问:你观察到什么?(墙上有一明亮的光斑)归纳: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二、讲授新课(新知探究) 新课教授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演示:如图①所示,把一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平面镜的O点。讲解: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出示投影)探究活动一: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探究活动二: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测几组入射角,并将有关数据填入下表:次数入射角I反射角r123归纳:反射角=入射角探究活动三:移动入射光线的方向,使之与反射光线重合。归纳: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反射角=入射角=00 探究活动四:入射光线逐步偏离重合位置,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情况。归纳:当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远离法线;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探究活动五:寻求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归纳: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探究活动六:以法线ON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OB面绕法线ON缓慢旋转。归纳: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共面”、“异测”、“相等”)巩固练习:根据下列各图,分别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镜面的位置探究平面镜成像原理思考:1、为什么我们只能在镜前观察到物体在镜中的像?2、人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的光射入了人眼,人看见物体在镜中的像时也一定有光射入人眼,那么成像的光是从哪来的?平面镜中像的形成是否与光的反射定律有关呢?阅读:P72中“读一读”。讨论:人眼是怎么观察到平面镜所成像的。归纳:平面镜的虚像是由射入人眼中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巩固练习:作出光源S在镜中的虚像。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演示:让太阳光斜射在平面镜上,在墙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用白纸替换平面镜,则不会产生光斑。讲解: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区别和特征。练习:在暗室里,将一小平面镜放在张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哪个显得亮?
三、拓展延伸 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应用凹面镜有实焦点,凸面镜有虚焦点
四、课堂小结 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交流,通过协作探究解决心中疑问
五、布置作业 光线与平面夹角是300,则反射角是____,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反射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一束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其入射角为__________,若平面镜转过200,则反射角为_____。课后作业:P74 T1 T2 T31、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啃到地面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光走,地上的境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如图:O1B、O2C是点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反射后的两条光线,作出点光源S的位置
板书设计 光的反射定律:“共面”、“异侧”、“相等”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原理: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虚像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教后感学案
课题:光的反射
一、阅读课本“光的反射规律”并回答以下问题:
1、 叫做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是: ;

3、在下面的反射光路图中,AO叫做 ,
ON叫做 ,OB叫做 ,MN1叫
做 ,角α叫做 ,β叫做 。
4、如下图,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
5、如上图,画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度数。
6、如上图表示入射光线A和它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B 的一部分,试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7、甲同学在一面很小的镜子中看到了乙的眼睛,则乙 看到期甲的眼睛。(选填“一定能”、“可能”、“不可能”),这一现象说明了 。
8、白天在房子里照镜子,为了能清晰的看清楚自己的面孔,面部应该正对窗口还是背对窗口,为什么?
二、阅读课本“漫反射”并回答以下问题:
1、光的反射分为: 和 两类。它们的特点分别为:

2、如下右图所示,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图,属于漫反射的是 图.
3、请你列举几个有关这两类反射的例子:
4、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电影银幕上的像是因为光射到银幕上时发生________的缘故,此时每一条光线_________(选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5、黑板有时出现“反光”,是因为( )
A.黑板太粗糙,能向各个方向反射光线 B.黑板太光滑,成镜面反射
C.发生漫反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晚上小明在写字台前学习的时候,写字台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小明看书学习,请你想办法帮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让小明在写字台前学习的时候,不再受这束强光的干扰。
宜兴市太华中学初二物理 当堂训练
课题:光的反射 主备:蒋科 审核:钱卓云 时间:2009-10-17
1、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 时,反射角为 ,反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为 。改变入射光的方向,使它逐渐靠近法线,入射角将 ,当它与法线重合时,入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方向 。
2、一条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法线成30 角,若将平面镜按顺时针方向转动20 角,这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
3、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时,人射角是 度,经反射后的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
4、如右图所示,人射光与平面镜镜面夹角为25O,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120O,则平面镜应绕O点沿 时针(填顺或逆)转过 度.
5、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 角斜向下传播,若用一平面镜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那么平面镜与水平镜的夹角应为 。
6、阳光射到镜子上,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看到刺眼的光,这种反射叫 。如果阳光射到白纸上,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叫 。
7、在黑暗的房子里的白墙上挂一平面镜,用手电筒对着镜子和白墙照射,从旁边一看,墙是 ,镜子是 。(填“亮的”或“暗的”)前者发生光的 ,后者发生光的 。
8、从某一平面镜上反射出一条光线,这条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1300,那么该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应该是( )A.1300 B.650 C.400 D.500
9、阳光下放置的光滑金属板会产生刺目的光,这是因为 ( )
A、金属板发生了漫反射 B、金属板发生了镜面反镜
C、金属板本身温度升高发光 D、人眼发出的光照到了金属板上。
10、如图,要使太阳光照井底,作出光路图,并画出平面镜
11、完成右图所示的光路;并画出平面镜
12、晚上在田地里走动,因为白天下雨,地面低凹处有积水,为了不致踩在水里,如是迎着月光走,则发亮处是 ,若背对着月光走,则出亮的是 ;请你写出你的观点并说明原因 ?
60 第六课时 平面镜和光的反射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
1.濠河是南通人民的母亲河,濠河边的路灯距河面的高度是5m,河水深6m,则映在平静水面中灯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水面 m.
2.我们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 的缘故,其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 定律.
3.时间长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写在此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造成的;而毛玻璃黑板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光射到毛玻璃上发生了光的 ·
4.如图所示,属于镜面反射的是 图,属于漫反射的是 图.
5.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现象;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其作用是利用光的 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 .
二.选择
6.下列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的是 ( )
A.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 B.电影画面照在银幕上
C.霓虹灯光照在橱窗玻璃上 D.太阳光照在乎静的湖面上
7.夜晚在白墙上挂一块小平面镜,用手电筒正对着这面镜子和白墙照射,从旁边看去( )
A.墙是暗的,镜子是亮的 B.墙和镜子都是暗的
C.墙是亮的,镜子是暗的 D.墙和镜子都是亮的
8.我们发现水中“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 )
A.眼睛有一种习惯性感觉 B.光射到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进入水中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照片质量有问题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一定是平行的
C.漫反射时,大部分光线都是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的
D.任何光线在反射时都要严格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平行线光射到粗糙的表面上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入射角都相等,反射角也都相等
B.入射角都相等,反射角不一定都相等
C.入射角不一定都相等,反射角一定都相等
D.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不一定相等,但每一反射角一定和它对应的入射角相等
11.在暗室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
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 (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 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 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 .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2.观看足球比赛时,坐在不同方向看台上的众多球迷都能看到飞向球门的足球,这是因为
( )
A.足球是个发光体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足球上
C.足球对光产生了镜面反射 D.足球对光产生了漫反射 ·
13.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的灯光从任何方向射向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如图所示为四种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则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是 ( )
三.作图
14.由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将通过A点,试在图中确定这条光线及
其反射光线.
15.如图所示的两条反射光线都是由同一个点光源发出的
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试找出点光源。
16.如图所示,两块平面镜互成直角放置,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17.工人师傅将反射薄膜M贴在一个工件的表面.用反射光线来“放大”显示表面的微小变化, 如图所示.试在图中作出一束平行光线的反射光线.
第六课时 光的反射
一、1.虚,反射,5 2. 漫反射,反射3. 镜面反射,漫反射4. 甲,乙 5漫反射,镜面反射,光滑二、6. B7.C 8. B 9. D 10.D11.C12.D 13.B三、14.略15.略 16. 略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