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雨霖铃》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雨霖铃》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3 20:2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雨 霖 铃
柳永
雨霖铃
柳永
了解柳永及其词作的特点和创作风格。
体会诗歌的感情,并把握其意境。
品味诗歌的语言。
学习目标
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qí)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也称“柳屯田”、“柳郎中”。婉约派重要代表词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精通音律,创作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他的词风行一时,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乐章集》传词将近两百首。

???? 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
鹤冲天(1022年)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
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我是奉旨填词。”
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
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
  柳词从题材方面看,大体可分三类:
1.写都市生活和风光;
2.写妇女生活、愿望和男女间的恋情;
3.写羁旅行役之苦。

作品以白描见长,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解 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时旧曲翻制而成。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作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本词是作者晚年赴屯田员外郎任时作。只是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
为此词人在赴任时的那种羁旅行役之情,沦落飘泊之感是可想而知,何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别。
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此《雨霖铃》以寄别恨。这首词就是抒写他和一位红颜知己(情人)在长亭话别的情景。 所以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
“多情自古伤离别”
朗 读:
1、自由朗读,品味词流露的情感

2、齐读把握诗歌的情感与节奏
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我和心爱的人相坐于长亭,一直到了傍晚。此时,一阵急雨刚停住,外面是湿漉漉的一片。她在京都城外设帐(为我)饯别,我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我出发。握着她的手互相凝视,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到时候只有在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描写哪些景、物事?
抒发什么情感?
运用怎样方法?
(内容)
(情感)
(技巧)
品读诗歌:
自由朗读诗歌,选择词中的任意两句,从三个方面加以赏析。
雨 霖 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不止交代离别的节令(寒蝉)、时间(晚)、地点(长亭)、天气(骤雨初歇)
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作用?
从中你可以读到哪些信息?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长亭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
寒蝉
长亭
骤雨
景 语
凄切、落寞
别离之愁
悲凉、清冷
氛围、情 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看似简单写景,好像只在对着长亭的当儿,听到寒蝉在叫,看到骤雨刚停,但其实,不仅声音、形象中有异样的情味,连呆对着的长亭也不是单纯的建筑物。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冷清!看来这是一个很好开头,起句便给全诗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全诗定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鉴赏:这一句点出了别离的_____、_____和_____(1分)。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意象(1分),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营造了_____________(1分)的氛围,写出将别未别之际的痛苦心情,为全词奠定_________ 感情基调。(1分)
季节
地点
时间
寒蝉、长亭、日暮、骤雨
悲凉伤感
凄清萧瑟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矛盾
恋人在都门外的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
这七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矛盾何其尖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用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情景?
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情态,描绘了离别的场景:执手、泪眼、凝噎。
凝噎——喉头发硬,欲语不能。失语乃情感失控之象,表达了词人因离别而伤心之至。
白描手法,勾勒细节,拨动心弦,引发共鸣。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用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情景?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情态,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心中千言万语要和对方说,却激动地哽咽,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凝噎——喉头发硬,欲语不能。失语乃情感失控之象,表达了词人因离别而伤心之至。白描手法勾勒细节,拨动心弦,引发共鸣。
以诗解诗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句词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试作分析。
千里烟波——绵长
沉沉暮霭——浓重
楚天辽阔——无垠
三种景物: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象,是虚写。
“念”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作者要去的地方,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霭之上是辽阔无边的楚天。与无边广漠相对的是一叶行舟和孤寂行人。而且这一去不知何处才是归宿,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前途茫然。借浩淼迷茫的景象,来表现离人黯淡的离愁和无尽的别恨。
虚写,借景抒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1分)词人借用 ___ __________ ,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这些意象,(1分) 营造了____________ _的意境,(1分) 含蓄而形象地写出了词人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的浓重、绵长和深沉。(1分)
寓情于景和虚写
想象之景
迷蒙辽阔
浩渺的烟波,沉重的暮霭,无边的楚天
离人黯淡的离愁
无尽的别恨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触景生情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万里悲秋常作客
秋风秋雨愁煞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
共同感受
普遍情感
哪三个字点明主旨? “自古”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清秋节更让人难以承受离别之苦?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乌夜啼》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芳林醉?总是离人泪 。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诗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此画面出现在什么时刻?
“酒醒”之后的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梢头。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
看似平常的一句诗为什么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感慨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惜别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孤独时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思念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哀伤时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然鲜明在心,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前路“千里烟波”不知所终,只能离爱人越行越远,可想而知词的人心情。
酒醒
愁来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柳——留谐音,有挽留之意。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所以古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杨柳岸
风:秋风带来的是无限凉意和凄凉。秋天早晨的风更凉。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月 亮
把酒、杨柳、晓风、残月这四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越发增添了凄清、伤感、冷落、空虚、孤寂、惆怅的情调。
用几个名词连缀而成,质朴白描,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名句欣赏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句最妙就在于词人能___________________ (1分),词人用最能触动离愁的四个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 (1分)集中渲染成一幅_________的画面(1分),用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来烘托___________________ 的离人心境(2分),几个名词的简单勾勒,使抒情更含蓄而有韵味,的确应为千古名句。(小结1分)
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酒、杨柳、晓风、月影
凄清孤寂
酒的愁苦
杨柳的萧疏
晓风的清冷
残月的破碎
分别后形只影单、孤零惆怅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良辰好景”为什么“虚设”?其中包含怎样的情感?
“良辰好景”因无人共赏而如同“虚设”,即使有“千种风情”也因无人共语而倍觉痛楚,词人以虚景、虚情收束全篇,写出了“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的实情却是随时令之
推移与日俱增。
体 会 诗 意
离别时:
离别后:
勾勒环境
描写情态
因情设景
刻画心理
寒蝉、长亭、骤雨
实写
(景语)
执手、泪眼、凝噎
烟波、暮蔼、楚天
好景虚设、风情难言
(情语)
实写
虚拟
(景语)
虚拟
(情语)
杨柳、晓风、残月
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细节描摹
感情基调:凄凉哀婉
课堂小结
忆柳永
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
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
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
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怀念柳七郎。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
综合领悟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如果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别佳人
长亭别
拓展应用
诗词本是一家,那么大家能不能选取《雨霖铃》中的意象,把这首词改写成诗呢?试试看吧!
别佳人
帐饮都门外,相望长亭边。凝噎留意处,执手望泪眼。
晓风杨柳岸,良景徒虚年。纵有千番情,更与何人言。
长亭别
寒蝉凄切骤雨歇,执手相望语凝噎。
杨柳晓风残月夜,那堪冷落清秋节。
京城郊外,寒蝉凄切地哀叫,我们在长亭里一直坐到了傍晚。暴雨才刚刚停止,外面湿漉漉的一片,更增添了我们的离愁别感。我们在这里为我的离去设帐饯行,可是却没有一点儿心绪。我与你正回忆着过往的点滴,却不想船家催着发船。我拉起你的手,却看到了你泪眼朦胧,一时情到深处,话语全无。我想着此去行程遥远,在江上需飘荡千里,那傍晚云雾笼罩的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我又会落身何处?
从古至今,离别时总是难舍难分的,更何况是如今一片凄清的秋季!今天晚上,借酒消愁的我酒醒回神时,不知道会在哪?恐怕是只看见一轮残月高挂空中,岸边杨柳依依,在凄凉的晨风中摇摆,一如你挥别我的玉臂。我想,我这次离开后的每一年,这些迷人的风景应该都是白白浪费了,即使能勾起我那么多的情意,我又能和谁去诉说呢?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离别的一刻终于还是到了。我又一次紧紧握住你的纤纤玉手,那缕缕的温软和那微微的颤动从你的指尖到了我的心头。你眉黛紧蹙,明眸中的我氤氲着无穷水雾,我愁肠百结,眼眶里的你翻腾着层层泪意。我知道你心中有千般不舍,万种情意,紧握的玉手一丝也不愿放开,只怕这一放便失了这份不离不弃。你也该知我胸中有万般无奈,千种不愿,离别的脚步一步也不愿迈开,只怕这一走便成了海天相离。离别啊离别,你有万语千言,我有千言万语,此时却都不知从何说起。可是啊,你那声声低咽却一次次让我肝肠寸断,你那紧咬进唇尖的皓齿啊,还是轻一点,再轻一点!你可知那份钻心的疼痛不止在你的心间,更在我的心头。让我再一次拥你入怀,愿这一刻时光啊,只在此停留,只留你我彼此相依……
上阕:
依依惜别

下阕:
羁旅长愁
疏通文意,整体感知